——
往前几百年,中国有了京剧,国外有戏剧,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艺术之间却有一个共同点——禁止女性演戏,就连日本也在1629年开始禁止女性参加表演。
但是什么剧本会没有女人?就算是《水浒传》也有孙二娘和潘金莲呢。结果就是,中国有了男旦,日本有了男性艺妓,莎士比亚还在世并且身为当红剧作家的时候,《哈姆雷特》里的奥菲莉亚和《麦克白》里的麦克白夫人,也都是由男人来扮演。
女装大佬的诞生,可以说是历史车轮不可磨灭的印记。几百年来,这道车辙在亚洲似乎渐渐消散,京剧行情萧条,男旦生存艰难,日本更是几乎没有了男性艺妓。但是在西方,这道车辙却从单车印变成了坦克印。
同样是源于舞台戏剧表演的西方女装大佬,现在已经变成了夜店霸主,假唱天后,一个个穿得极尽夸张,行为举止都比女人还女人,画面大概是这样子:
风靡全美甚至全世界的《鲁保罗变装皇后秀》,更是把西方的女装大佬们推向了知名度的顶峰。无论高矮肥瘦和衣着,她们(没错,称呼她们要用女字边的她)的自信简直能够溢出屏幕。她们在台上蹦迪,连台下的老大爷都能一起嗨。
很多人以为,变装皇后的兴起只是现代化多元化和对同性恋接受度变大的产物,谁又能想象到,变装皇后不仅有几百年的历史,而且有一部分与歧视黑人,歧视同性恋密不可分,并不光彩。
戏剧的最早期,是没有纯粹的“喜剧”的,哪怕是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和1723年诞生的哑剧对比起来,也只能算是剧情片。就是在这样,纯粹为了取乐而生的剧目里,诞生了男扮女装的保洁大妈和可笑的贵妇人形象。
但是彼时的男扮女装,不仅仅是因为不允许女性演出,更是为了追求穿女装的喜剧效果,说白了还是要让你看出来,这就是个男人。
一战二战之后,哑剧衰败了,随着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碰撞增多,又出现了一种专门用来取笑和歧视的黑人的剧种——黑人剧。
怎么个歧视法?虽然看剧照都是黑人,但是这剧却只能白人来演,他们故意把脸抹黑,就是为了嘲笑黑皮肤的丑态。黑人剧的开场部分,演员们总是会围绕场地边唱边跳,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叫“蛋糕步”,它的由来,其实是黑人奴隶模仿他们的主人走路的姿态。
嘲笑完男人就嘲笑女人,所以舞台上又出现了专门扮演黑人版“刘姥姥”的角色,演没有见识的黑人乡下女孩。
在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和电影院的兴起之间有一段空白期,非裔美国人的大迁徙,人们从乡下走向城市,让喜剧的受众变得前所未有的宽。游走在各个城市之间的巡回歌舞杂耍表演成为了最流行的娱乐方式。
与此同时,世界上最早也最伟大的女装大佬之一朱利安·埃尔廷奇,在1911年凭借戏剧《非凡的寡妇》一炮而红。
虽然1994年的时候,鲁保罗的单曲冲进了美国公告榜单曲前30名,刷新了女装大佬在音乐节的地位,但是比起朱利安当年的红火程度,还是逊色一筹。
朱利安模仿的女性体态之柔美,让当时的媒体脑补了无数他的“可怕经历”,小时候他妈妈给他穿女装,他从小学女孩子跳舞这样的传闻比比皆是,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绝对是当时收入最高的演员之一。
他的粉丝多到出了三本不同的和他有关的杂志,还曾经给英国的爱德华五世表演,爆红程度不亚于梅兰芳和程砚秋当年的风采。
不过他所受到的限制,和中国的京剧男旦也是一样的:演戏归演戏,你要是台下穿女装,就是个无法容忍的变态。所以和京剧大师们一样,哪怕是刻意的,也一定要在私生活证明自己是个“真男人”,朱利安不仅抽烟,钓鱼,还学习了拳击。
朱利安如此提心吊胆,不是没有理由的,现在我们都把美国视为自由和解放的代表,美国也通过了同性恋婚姻,但是在1950年代的美国,同性恋不仅不能结婚,连它的存在本身都是违法行为。
1952年,美国心理协会就把同性恋列为一种心理障碍,也就是说在权威人士的眼里,同性恋是病,得治!
二战刚过去不久,政局仍然动荡,同性恋也不幸“躺枪”,1947年到1950年间有4380个军人被踢出军队,420个公务员被撤职,只是因为他们“疑似同性恋”。就连大学老师也不能幸免,一旦被盯上,分分钟惨遭辞职。
当时的《鉴别同性恋指南》
那个十年,FBI和警察局内部会把同性恋人士列成一个名单,随时追踪他们的一举一动。在大街上穿异性服装会被逮捕,聚集大量同性恋人士的酒吧被勒令关停,被“出柜”的同性恋人士会被公开羞辱,受到身心上的攻击,那个社会对同性恋的恶意,不是“歧视”二字可以简单概括的。
但是对于许多同性恋人士来说,穿女装在舞台上表演已经超越了一种维生手段,更是他们自我认知的途径,他们没有办法舍弃这种生活,因为这才是他们真正的“自我”。于是他们更加大量地涌入黑手党开设的地下酒吧,在那里卸下“男人”的伪装,化身为夜店里的女王。
这些夜店的存在,警察当然知道,于是定期扫荡这些酒吧成为了常事,直到歌手朱迪·嘉兰的死,刺激了一场轰动历史的同性恋抗议活动。
1972年,《粉红色的火烈鸟》里的“圣女”更是把“变装皇后”的形象推上荧幕,在公众视野之中成为了挥之不去的经典形象。
“圣女”和日系的女装大佬有着千差万别——体重高达300磅,自称是“史上最污秽的人”,电影里甚至有比他吃狗屎更恶心的情节……
历经将近300年的曲折发展,变装皇后的存在已经相当普遍,甚至有Wigstock这样的年度大型户外女装大佬节日。
而真人秀《鲁保罗的变装皇后》已经播出了整整11季,第九季的冠军莎莎·韦洛尔的ins粉丝多达140万,全明星第二季的冠军阿拉斯卡粉丝多达150万。
如今谁还能想起来什么黑人剧,什么同性恋歧视?但是没有这些黑暗的历史,就没有变装皇后的今天。她们在女性歧视之中诞生,在表演之中寻找自我,在对同性恋的打压之下奋力反抗,在人们异样的眼光中更加坚定。
你可以嘲笑她们的假睫毛太长,可以嘲笑她们的假发太非主流,但是你无法否定她们的勇敢和自信。人生而不同,但是又有多少人敢接受真正的自己并且引以为傲?她们奇装异服,她们标新立异,但是她们可以坦然地告诉自己:我做到了。
资料来源:
Trixie Mattel Explains the History of the Word 'Drag' | InQueery | them.
Drag queen
Gay Liberation
The Pulse Massacre, and the Meaning of LGBT Pride
Sashay Through the History of Drag Queen Culture
How Drag Queens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