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前几天因为对圈子里一位前辈的喜爱,特意购买了两瓶他们开发的产品。
昨晚到货,包装设计本身,绝对是国内一流,本人甚是喜欢,开瓶体验,味道也是非常的好。
早上吃早餐时,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看见桌上的酒瓶问我:爸爸这是什么呀?我说是长安米露。
她接着问我:什么是长安米露啊?这个问题让我当场就接不上话。
什么是长安米露?
想一想,一个陌生顾客看到长安米露时是什么表情?头顶上肯定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顾客不知道长安米露是什么,他还会购买这个产品吗?
我们再追问一下:
“长安”会对米露这个产品有加持吗?
消费者心中有“长安米露”好的认知吗?
“米露”是什么?
百度搜米露首先是一个演员的介绍,下面还有一个“米露”的百科——“米露是一种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提等工艺而制成的新型饮料”。
你是不是吓出一身冷汗!!!
四个字,我们都认识,组合到一起时,我们就懵圈了。
这个产品如果只是在网上销售,可以通过主图、详情页、宝贝标题来解决。
在线下销售呢?往往只有包装这一个手段。
想要卖货,就需花大量的精力、财力去拉动销售普及“长安米露”是什么的认知。
这可能需要N个亿,几代人的努力。
“长安米露”其实是一款糯米酿造的,酒精度是5度的低度糯米米酒。
注意:一个顾客不熟悉的品类名字,是难以对接顾客需求的。
四喜在给老街口开发一款炒花生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鸭屎香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非常陌生,叫鸭屎香炒花生估计大部分客户不敢买。
我们给他改成了“老街口,鸭屎香茶叶炒花生”。老街口每年销售几个亿,基本没打广告。
这款产品很快就成长为他们销量第三的产品,一年几千万的销售贡献。
不敢说这个改变有多大功劳,起码让顾客知道他是什么,对接上了顾客需求。
小马宋老师说:营销,不是一下干件大事,而是做对一系列小事。
注意:新奇特的品类名字一定是与顾客熟悉的概念关联,新奇特可以吸引顾客,熟悉的概念才能让顾客买单。
无独有偶,去年一个好朋友介绍,认识一位做甑糕的客户,客户的想法是将甑糕做成休闲食品,因当时项目太多,就没有太多关注这个事情。
产品上市,销售并不乐观,前几天客户找过来交流,我们一起讨论甑糕的价值是什么?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糯米 各种豆类、葡萄干之类的“糯米饭”。
如果把甑糕当做休闲食品,谁会因为休闲需要吃一盒糯米饭呢?事实证明,甑糕在某宝上最好的月销量也就1000多单。
在陕西,甑糕的消费场景是早餐,早餐吃一盒甑糕是很多老陕人的习惯。但因疫情影响,大家现在很少在线下去购买甑糕。
客户去哪儿呢?社区团购平台。消费者将甑糕作为常规的食品购买,当做早餐食用。
所以我给客户推荐了做社区团购的朋友——竞争力营销的李总,现在正有序进行着。
甑糕这个产品本来应该在疫情影响下发展得非常好。但理解错了品类价值,找错了消费场景,让这个产品做得艰难。
注意:品类有他独特的场景,场景错了,销售怎么努力都很难。
上面三个例子,讲的是大家对品类价值的理解。
开发产品往往陷入一个误区,我自己理解这个概念,认为这个概念好,就开始用了,忽视了顾客对这个概念的认知。
长安米露如果改成“5度米酒”你是不是就秒懂;
鸭屎香炒花生少了茶叶两个字,总会感觉味道怪怪的;
甑糕你可以建议用户平时吃,但一定别忘记了它的核心消费场景。
最后再强调一下:品类代表了顾客的需求,对接不上顾客需求,一切都是空谈。
作品摘自: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