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相声秀才”和“相声状元”,现在还有吗?

谈一谈“相声秀才”和“相声状元”,现在还有吗?

首页休闲益智此间一镖就中更新时间:2024-06-28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包含四门功课,说学逗唱。最早由宋朝的“像声”一词演变而来。到了晚清时代,一般认为是咸丰、同治年间,经华北地区民间说唱曲艺进一步演化发展,并融入了由模拟口技等曲艺形式,以说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形成了现代相声的特色和风格。相声的发源地一般有三: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主要用北京话表演相声,当然各地也有自己地方独特的“方言相声”。

相声广泛的流传于民间,有很多的相声艺术团体,如德云社、青曲社、嘻哈包袱铺等等。我国也有许多著名的相声艺术表演家: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马季、侯耀文、苏文茂等。今天主要介绍相声历史上的“相声秀才”和“相声状元”。

相声前辈张寿臣由于编演爱国主义的相声《揣骨相》和精湛的艺术造诣,早在上世界三十年代就获得了“幽默大师”、“笑话大王”的褒奖。张老由于见多识广,内外行皆以“秀才”称之,但每逢人们这样称呼他,他总是笑着摆手说:“咱可不敢当,我不过是记问之学。”其实,肯于下功夫“记问”,正是他学识渊博的前提条件。有时,张老也幽默调侃:“说我是秀才,可现在马三立是状元。”原来,在天津、沈阳、唐山、济南等地“相声大会”献艺时,经过反复评比、鉴定,大家一致推崇马三立为“相声状元”,这是因为马三立同样博学多思,刻意求新,他演的每一个节目都不同于“大路儿”的独特创造。特别是他勤学苦练,随时随地对上演节目作锤炼加工的劲头,更为人所赞许。四十年代初期,有好几位优秀相声演员以说唱“十八愁绕口令”著称,自诩为佳品。马三立不动声色对这一节目重新丰富加工,练出优异于他人之处,一举成功。有的演员感慨万端地对他说:“我原先就服你的《开粥厂》、《西江月》、《文章会》,没想到你的‘绕嘴子’也胜过我们,你可真是相声状元哪!”

相声秀才——张寿臣

张寿臣(1899年1月29日-1970年7月9日),小名双儿,评书艺名张豫华 (拜师张诚润), 相声大师,相声艺术第五代掌门人,兼评书演员,父张诚甫评书演员兼说相声。十二岁在北京拜焦德海为师。一九七零年,七十二岁的张先生病故于天津。

提起相声前辈张寿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受到业内外人士的折服,他的相声儒雅中带着幽默,睿智中透着机敏,无论是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以及太平歌词等等,都非常擅长,而且是个非常有气节的艺人。张寿臣在他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博采众长,匠心独运,大胆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他是我国相声艺术界重要的代表人物。

1899年,张寿臣出生在西交民巷小四眼井,五岁随父在隆福寺、护国寺等地说相声。八岁上学,十一岁时由于丧父,中途辍学,正式以说相声为业。十二岁拜焦德海为师,张的拜师为相声又延续了一代新人。学艺期间,张寿臣学会了大量节目,出演即红,时人谓之“娃娃红”。十五岁满艺出师,演出于西安市场、护国寺等明地。随年龄的增长,声音、形体发生变化,行话谓之“倒人缘儿”,同行不愿搭伴,于是开始自己单干。十七岁的他,第一次离开北京。与师弟聂小锁步行经通州、三河县、玉田县至唐山,沿途演出。

1931年收常宝堃(小蘑菇)为徒。“七七事变”,京津沦陷后,多次拒绝日方提出到东京(实际是釜山)录制唱片的要求,遭到特务的跟踪,乃与侯一尘到南京、镇江等地作短期演出。而后多年与周德山搭伴演出于天津各曲艺场,并与白云鹏同台演出于新中央戏院表演滑稽小戏。后因思想苦闷,有心退出舞台;但又为生活所迫改行说评书。1953年,参加天津市曲艺工作团,专事单口相声的演出。1956年,为继承北方评书传统节目,由市文化局安排在南市通海茶社,演述评书《水浒》。其代表节目《三近视》被译为外文在国外发表。

1958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张寿臣单口相声选》,共收集代表性单口相声十五段。同年开始在天津戏校少年训练队任教。并不断为全市专业相声演员辅导,扶持群众性的业余曲艺活动。并曾拍摄了单口相声《贼说话》,收入电影记录短片《曲艺集锦》中。1960年去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文代会,与全体代表一起受到*和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当选为中国曲协理事。三年后,当选为第三届天津政协委员。此间陆续发表了《谈单口相声的表演》、《我对传统相声的看法》、《借劲使劲》等论文。在退休后仍坚持传艺和提供史料等活动。而后并再次当选为第四届天津政协委员。

弥留之际的张寿臣呼吸急促、声音嘶哑,可是只要他有精力、有亲朋在他身旁,他就会不间歇地说话,好似说了一辈子的话还没有说够,又好似话的惯性迫使他不停地往下说,他谈的最多的是这样几项内容:以亲身经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他对家人说:“我经历了清朝专制、军阀混战、日本侵华,国民党和新中国,新旧社会两重天哪。共产党、*是中国的大救星,要听*的话,跟着*、共产党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你们这样做,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张寿臣期盼祖国的统一,他还对子女们说:“你们别忘了,台湾解放时(当时的提法)到我的坟前大喊3声,告诉我台湾解放了!”面对相声的凋零,他对相声的前景感到忧虑和茫然,他说:“难道相声这行儿就真的完了吗”……

1970年7月9日早晨张寿臣从睡梦中突然惊醒,出了一身的凉汗,大口喘着粗气,似乎感觉到今日和往日的不同,示意坐在床前的儿子将他扶起来,张寿臣身倚枕头在床上,要过墙上的镜子又令儿子撕下“7月9日”的日历,然后,他端详着镜中的面容,用嘶哑、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你们看,我头上流的不是汗,是油。你们要是不信拿张白纸试试,纸黯了,是汗,纸不黯,是油。‘汗如油、喘如牛’啊,绝象。完了,一切都结束了,人活七十古来稀呀,我今年73(岁),不算短寿了,托*、共产党的福,不是解放,我早就完了,旧社会说相声的,很少活这么大岁数的,我欺祖了,我知足啊……记住今天这个日子,7月9日,告诉你(在)新疆的兄弟,明年的今天是我的祭日……哭吧,呆会儿再哭我就听不见了……”张寿臣说话吃力,但他仍然在说。中午,儿子劝父亲休息一会儿,他点了点头并示意扶他躺下,随即他又说:“我喝口水。”当老伴将小瓷壶嘴放在他嘴边的瞬间,忽然张寿臣的双眸定住、脸色变得惨白、喘动骤停、心脏停止了跳动,此刻是11点10分。

从1925年开始,张寿臣专事逗哏,与陶湘如搭伴,立足于天津,艺术生涯走向兴旺时期。在此期间,改编了大量的传统节目,对《文章会》、《倭瓜镖》、《大相面》、《八扇屏》、《对对子》、《全德报》、 《老老年》、《训徒》等都做了大幅度的增删工作。另外,创作了讽刺卖国贼的《揣骨相》,揭露官府黑暗的《哏政部》及《洋钱伤寒》、《五百出戏名》、《三节会》、《百家姓》、《窝头论》、《地理图》等新节目,取得了较高成就,形成了稳而不瘟、谐而不俗的艺术风格。

相声状元——马三立

马三立 (1914年10月1日-2003年2月11日),中国已故 相声 泰斗 , 相声八德 之一 马德禄 之子。 回族 , 甘肃省 永昌县 人。曾任 中国曲艺家协会 顾问、 天津市曲艺家协会 名誉主席等职。是五、六、七、九届天津市政协委员。亦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擅使“ 贯口 ”和 文哏 段子。马三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潜心探索,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氏相声”,是当时相声界年龄最长、辈分最高、资历最老、造诣最深的“相声泰斗”,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的热爱与尊敬。马氏相声雅俗共赏,在天津更是形成了“无派不宗马”的说法。

马三立曾就读于天津汇文中学, 初中毕业后,因家境不好,辍学说相声。出身于曲艺世家, 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 艺人,擅说《 水浒 》,名噪一时;父亲马德禄 是“ 相声八德 ”之一,又是相声前辈艺人恩绪的宠徒和门婿;母亲恩萃卿曾学唱京韵大鼓 ;兄马桂元师承相声八德之一李德钖 ,以擅演“ 文哏 ”段子著称。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相声艺术十分熟悉。在父兄的熏陶下,打下“说”、“学”、“逗”、“唱”的深厚功底。

1930年开始登台演出,学艺进步很快,视野也日渐开阔。他12岁跟父亲 马德禄 学艺,后拜著名相声演员,相声八德 之一 周德山(绰号“周蛤蟆”,与马三立父亲马德禄是同门师兄弟)为师。解放前,先后与耿宝林、刘奎珍、 侯一尘 、 张庆森搭档。1947年,他登上了被全国的说唱艺人视为大台口的天津大观园剧场,与侯一尘搭档,大受观众追捧;翌年,他第三次来到北京,在华声电台和茶社戏园演出,以他风格独特的马家相声在曲艺迷中引起“原子弹爆炸一样”的轰动。

建国后,马三立积极编演新相声。1950年,应新声戏院之邀,马三立*了个回马枪,重回天津卫,在同行和观众心目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自此之后近十年间,马三立一帆风顺,心情舒畅。新制度新生活一切都是新的。这全新的一切给他带来了新的身份、新的地位。他已经“翻身”了,由“臭作艺的”变成一名职业文艺工作者,他参加赴朝慰问团文艺队并任副队长,他当上了市曲艺团副团长,他被定为市政协委员,他满腔热情地改编表演新相声,他要求团里的同志们热爱党热爱新中国,他说,“党和政府让我们有了单位,有了正式工作,享受干部待遇,每月都有工资领,还发给我们工作证。

但是,1958年很快到了,反右派运动很快地开始了,马三立很快被打成了“右派”。 关于他为何被打成右派,占主流的说法是他改编并表演了《 买猴 儿》,塑造了一个闻名全国的办事马虎、工作不认真的人物形象“ 马大哈 ”。但1979年平反时才发现,在他的档案里,没有任何“右派”认定材料,完全是因为指标由起初的4个增加到11个,太多了,只好把他报上去凑数。就是这个“凑数”的右派,彻底地改变了马三立的一切。他也抗争过,甚至跳过楼,但毫无用处。一次批判会上,他被逼急了,吼了一声:“你们这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啊!”一位昔日旧友冷笑两声,啪地推开窗户:“哟嗬,你还拿死吓唬人?行啊,你要真有那么大气性,从这儿跳出去,算你小子有种!”马三立二话没说,猛地站起来跳向窗外,大半个身子已经悬在窗外了,桌边一个弹单弦的艺人赶紧一伸胳膊,夹住了马三立的一只脚,保住了马三立一命。

平反以后,年届古稀的马三立和 王凤山 搭档,将《西江月》、《文章会》、《 开粥厂 》、《 卖挂票 》等众多拿手绝活再度搬上舞台。尤为难得的是,老人在无人捧哏的情况下,又积毕生之功,编创表演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单口小段:《 逗你玩 》、《家传秘方》、《检查卫生》、《 八十一层楼 》、《追》等等。

代表作品: 《 说瞎话 》《老头醉酒》《追》《汽车喇叭声》《查卫生》《相声的魅力》《 秘方 》《 吃饺子 》《马虎人》《 八十一层楼 》《写对子》《 开会迷 》《 相面 》《 情绪与健康 》《西江月》《 黄鹤楼 》《 夸住宅 》《 偏方 》《大乐特乐》《逗你玩(儿)》《 对对子 》《三字经》《 拉洋片 》《 算卦 》《找糖》《美容院》《开会》《钓鱼》《 起名的艺术 》《 卖黄土 》《让座》《苏三不要哭》《 十点钟开始 》《 似曾相识的人 》《法语的误会》《大上寿》《迎春曲》《 买猴 》《讲卫生》《练气功》《 白事会 》《 吃元宵 》《 扒马褂 》《 卖挂票 》《 开粥厂 》《 天王庙 》《摇煤球》《 学外语 》《八大改行》《 病从口入 》《 文章会 》。

艺坛代有才人出,为繁荣艺术事业,提高相声艺术,我们需要更多的“秀才”和“状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