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时代,玩具简简单单,大多家长帮做或是自己创造,不用花钱买玩具的时代,照样玩的开开心心。下面盘点一下70后小时候爱玩的游戏。
1.丢手绢。
在一块平坦的地上,七八个或更多小伙伴,围成一圈,选出一个拿着手绢站在圈的外围。
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唱“丢、丢、丢手绢,轻轻放在他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的儿歌。轻轻把手绢的小朋友在外周跑着,把手绢放到任一小朋友的后边,继续围着跑。如果身后有手绢的小朋友发现,并在一周追上了,那么被追上的人就要被罚表演节目;如果没有追上,那么这个小朋友就重复上边的活动。
2、扔沙包
在平坦的地上画出长方形,并在长方形的中点画上一条线。小朋友分成两队,每队一个沙包,队员各自在自己的场地内活动。
游戏开始,拿沙包的队员向对方队员发起进攻,并随时躲闪由对方投来的沙包,如果被击中就要离开场地。如果队友接住对方投来的沙包,则离队队员可以重新回到场地。当有一方被全部打下时,则为输掉一局。
3、踢毽子
小朋友若干、毽子若干
选一平坦的场地,小朋友分成两队,可以单脚踢-用脚的内侧踢;拐脚踢-用左脚或右脚的外侧踢;脚尖踢-把毽子放到脚尖上,用力抛向空中。
看那组踢的多,则为胜利方。
4、抓子儿
小朋友若干,石子5颗
小朋友拿石子5颗,选一光滑桌子。游戏开始,小朋友手心向上扔出5颗石子,然后手背来接;接住的石子,再用手背抛出,用手心来接,看谁手中剩的石子多,则胜出。
5、木头人
小朋友若干
选择一平坦的场地,小朋友围城一圈,然后喊口令“我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
喊完口令,立即保持静止状态,无论本来什么姿势,都必须保持不动。如果有一人忍不住,先说话、先走、先笑,则被淘汰出局。能最长时间保持不说、不走、不笑的小朋友就是胜利者。
6、猫捉老鼠
小朋友若干
游戏开始,先选出两个人分别做猫和老鼠,其他人围城一圈。大家一起喊“一、二、三”后,猫立即开始在圈内、圈外捉老鼠。围成圈的人都是老鼠的小伙伴。大家或抬起胳膊,或放下胳膊等,制造各种障碍来妨碍猫捉老鼠。如果猫捉住老鼠,那么被捉住的老鼠就扮演猫,从其他人中在选出一老鼠,进行下一轮游戏。
7、踩影子
选择有太阳的时候,小朋友若干
在一平坦的地面,太阳照到人身上时会出现一个影子,这时别的小朋友就用脚去踩你的影子。为了避免你的同伴踩到你的影子,你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向、不同角度,不停地跑动,这时别的小朋友就追着你的影子跑,踩到你的影子,则为胜出。你们互换角色,继续来玩。
印象中最深的就这么多,你曾玩过几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