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军被誉为中国“厕所先生”。作为江苏昆山的企业家,他拼了命地工作,直到某一天得知自己得了肿瘤——良性。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自己究竟做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没有,成了他那个时期一直关心的问题。
直到后来,他发现了,自己可以通过改善厕所,来为人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1月19日,世界厕所日,和《CC讲坛》一起,听厕所院长和的“粪”战史吧。

吃喝拉撒睡,人生五大事。吃喝在我们的文化里面有着很多很多的关注,那拉撒我们有多少关注呢?我们可以一天不吃饭,能一天不拉撒吗?

说到厕所,我们一定会想到日本,日本的厕所文化是做得非常非常极致的。
我们的邻国印度也同样有着很浓重的厕所文化,印度因为受宗教的影响,在宗教里面厕所应该远离我们的住所,因为它是一个污垢的地方。他们的如厕文化和我们有着非常不一样的区别,他们是用水洗的方式,右手吃饭,左手擦屁股,所以他们绝对不会跟您用左手来握手的。

2015年我应邀去四川的甘孜州,甘孜州山美、人美,唯独厕所不美。它的厕所就特别的简单,用几块板拦一拦,下面挖几个坑用几块木板铺一下,当你踩上去的时候吱吱嘎嘎的,你都在担心会不会一起跟粪便掉下去了。

因为厕所,我们在2014年3月份成立了昱庭基金会,我们提出了一个愿景:为改善人类如厕环境而粪斗。这一个“粪斗”原来不是这个“粪”,一个月前刚刚改的。

我先跟大家在这里科普一个小知识,厕纸和面巾纸我们现在都用错了,我们很多是把厕纸当成了面巾纸,面巾纸当成了厕纸。大家买的这种这么大圆筒的或者是机场这种大的卷子的是厕纸,它的制造工艺跟面巾纸是不一样的,它遇到水就化了。
五谷轮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结晶,人和自然就在我们这样的循环当中,我们吃进去、排泄出来,变成肥料去还田,我们每一年排出来的粪便里面的有机质和肥料是非常非常多的。但是现在我们就按一下全部冲到下水道里,对于我们城市的污染造成了非常非常大的严峻的挑战,我们太湖的蓝藻爆发就是因为富营养化,水里面含了大量的磷和氮,造成了蓝藻的爆发。那如果这些东西能够有效地提炼的话,不仅污染解决了,而且能够提炼很多很多这样的肥料用于农业发展。

基于这样的一个理念,我们跟清华大学联合做了一些研究,我们想在厕所里面做一个循环,让孩子们从小在厕所里面去参与、去了解厕所。
这个厕所在今年的6月份欧盟可持续论坛上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全世界唯一一套以厕所为载体的创新教育,我们把厕所变成了一个教育的产品。在这个厕所之前我们已经在清华做了将近两年的试点,这个就是清华现在的这个模型。

大家都知道大型的厕所,比如说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厕所,我们进去之后发现这个门一条直线,不知道哪个是空的,我们可能要跑到每一个点上去看到哪个厕所才是空的,那么我们现在这样的一个设计,我们的设计是有一个16度的角,你只要一进门就能看到所有的厕所,哪个厕所里面是有人,哪个厕所里面是没人,我们发明的水龙头开始的时候是正常的一个水龙头,我们设置了一个时间六到十一秒,六到十一秒之后水龙头直接变成了一个烘干机,强风直接把你的手上的水全部烘干。

我们现在还在做一件大家也许听起来是件天方夜谭的事情,我们正在筹建全世界第一所高校的厕所学院,并且在我们的清华大学。

全世界目前没有任何一所高校有专门研究厕所领域的科系或者院系,那么我们这个厕所学院未来想做什么?我们想做人与厕所的关系和厕所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会把粪便和尿液去做提炼,我们会去做生态的保护,在厕所里面做可持续的发展,能够在前端做设计让粪便和尿液排出去的都是零污染的、没有任何病菌的。

如果说这样的学院成立并邀请您去上学,您会去吗?

如果我们改一个名字,我们改成可持续发展学院,变得高大上一点,您会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