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也曾是文抄公,不仅没有受人指指戳戳,反而得到皇帝嘉奖

状元郎也曾是文抄公,不仅没有受人指指戳戳,反而得到皇帝嘉奖

首页休闲益智成语大状元郎更新时间:2024-04-26

作者:墨念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意思是告诉人们要像春风容纳万物一样,有大爱情怀,有非凡的气度;多读书多动笔墨,写出的文字如秋水一样清澈静明,无尘脱俗。唐朝大诗人杜甫也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是,从古至今,许多诗人、文学家们为了某种意境或文本的需要,不得不借鉴别人的文笔来填充自己的作品。如史学家司马迁著《史记》,就摘抄了前人的《左氏》、《国语》、《战国策》等;大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也疑似诗仙李白《把酒问月》中的名句“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

他们虽有抄袭嫌疑,但是借用得恰如其分,成了神来之笔。不像现在某些人不读书不学习更不钻研业务,等到晋级升官时,信奉拿来主义,搜遍国内外大小网站,然后来个“天下文章一大抄”。君不见有许多投机取巧者,也能功成名就,结果东窗事发,从九重云霄一下又跌落到万丈深渊。因为现在有广大网民的火眼金睛,更有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法。

按说谁都有抄袭前人的嫌疑,就看你会抄不会抄,那些好的词句的确在文章中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但是你不能发现别人的好文章,就狠心地敲开人家的头盖骨一股脑儿全倒进来,遭人涕唾。

不过,在我国古代有一位状元郎,他也曾是文抄公,不仅没有受人指指戳戳,反而得到皇帝嘉奖,抱得美人归。他是谁?

一、“红杏尚书”:“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谁能记住有多少位诗人姓啥名谁,他们又写过多少诗篇呢?但是有一点你不得不承认,若要记住哪位诗人,只要记住他的一篇代表作就可以了,再退一万步讲,起码要记住他的一句经典词句也中。譬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是千古名句,可有多少人知道出自何人之诗作?对了,这句诗就来自宋朝宋祁的《玉楼春》。

我敢大胆地说,如果不是因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你可能真的不知道宋祁是谁?现在提起他,那可是宋仁宗时期国家人才储备库里的大才子。不知道热爱游玩的你是否到过或听说过河南商丘的“双塔村”吗?这个村早在1024年就有一对同胞兄弟进京赶考,成绩斐然,这就是当时家喻户晓的“双状元”宋庠(哥)和宋祁(弟),人们习惯称之为“二宋”。

记得《荀子·劝学》篇中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后来逐渐变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宋氏兄弟俩自幼生在官宦世家,高祖宋绅在晚唐昭宗时期任御史中丞,因其刚正不阿不会溜须拍马,被罢官离京,举家迁往现今的商丘市民权县境内。虽然到父辈时官职不大,家道中落,但是宋家特别重视子女教育,坚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由于“二宋”从小就背负读书兴家的美好愿景,所以在决定命运的科考中都能一举夺魁。

据《宋史》载:二宋同举进士,会试中弟弟宋祁高居第一,哥哥宋庠屈居第三。结果送到垂帘听政的刘太后批阅时,太后对主考官晏殊说:“文章好坏我不懂,但是三纲五常我还略知一二。”晏大人吓得连忙叩首,难道刘太后怀疑这次会考存在作弊问题吗?正在疑惑时,刘太后慢慢地说道:“弟于长,宜先知。弟弟的名次怎么能排在哥哥的前面呢?”

原来如此,在这种狗屁逻辑的指导下,晏殊只好把兄弟俩的成绩互换一下。哪知刘太后还是不满意地说:“听说那个小宋风流韵事太多,没有哥哥老实本分,第三也不中!”

没法子,晏殊只好把宋祁的名次改为第十。

这件事不翼而飞,说起“二宋”,人们还是竖起双拇指,称他们为“双状元”。从此,晏殊也知道了小宋的智慧和才华,决心收他为弟子。

刘太后怎么也知道宋祁的风流韵事呢?

有一年春天,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宋祁在京城名妓小凤仙的陪同下去城东游玩。湖面上波光粼粼好像在迎接一条条前来观赏的客船。虽然湖畔杨柳如烟,但是依然乍暖还寒,唯有远处的杏花在枝头迎春绽放。

此时,小凤仙早已跑去杏花深处,采撷一朵杏花斜插于鬓发上,待宋祁定睛细看时,那美女冲他回眸一笑,这下可要了宋祁的命,这一笑真是千金难买,可惜那时没有手机留下美丽的瞬间。眼看夕阳西下他也不愿离去,他要在这里举杯劝斜阳多在花间停留一会。

于是,就让手下人回家禀报夫人快送暖衣来。结果家中十几位夫人纷纷前来送寒衣,一时间场面十分热闹,正如那些枝头喧闹的杏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可是,穿哪位夫人手中的衣服呢?宋祁唯恐厚此薄彼,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流着鼻涕跑回家中。

书房里,宋祁越想刚刚发生的事情越有趣,想那人生短短几十年,如那小舟划过浮萍的踪迹一样转瞬即逝。人啊,总是抱怨世上欢娱太少,却不知该风流时尽风流!诗人的才情瞬间迸发,提笔写道: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只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常被世人默念之。因此,宋祁被人们称为“红杏尚书”,这里“红杏”借指他的风流,“尚书”指他为官的最高级别。

二、“文抄公”:“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有一天,宋祁和他的老师晏殊刚在小酒馆里喝完酒,迷迷糊糊地走在开封府前的繁台街上。边走边思考老师“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的良辰美景,心想:我什么时候也能邂逅那位巧笑的东邻女伴呢?

宋祁正走之间,前面呼啦啦来了一列宫廷的车队,浩浩荡荡,好不威风,吓得他连忙躲到路旁。

忽然,从一辆豪华的车辇后面传来娇滴滴的银铃声:“小宋!”

小宋循声望去,只见中间那辆豪华车辇后面一位若仙女下凡的剪影映入眼帘,那美女正用水袖半遮面,露出浅浅的笑容。就这惊鸿一瞥,小宋的心啊便随车队而去,愣了半天也没缓过神来。

他想:这里坐的不是公主就是宫妃,起码也是上等的宫女,别的小女子哪里有这样的待遇呢?这可是我一生都巴结不上的美女啊!

不会是在做梦吧!回到家里的宋祁越想越美好,越想又越难过,愈发地惆怅起来。转念又一想,老师把偶遇东邻美女的情思写诗留念,自己怎么不能把今天的这段美丽路遇也记于诗词中呢?只可惜这样的美好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更可惜美女芳名如何?是宫中何人也?所以,提笔写诗作留念,又该从何写起呢?

宋祁一边翻阅《唐诗三百首》,一边苦思冥想,只恨自己没有长出彩凤那样的两只翅膀,可以随时飞到那位美女的身边。唉,如果两个人的心能像灵异的犀牛一样多好啊,无时无刻都是相通的。若此生能够得到那位宫女,一定会长相厮守。到那时,真可以说是生活在金屋玉笼之中;相互交往之人,出入皆鸿儒,往来无白丁;门前更是车如流水马如龙。如果两个人不得不离分,就像当年刘晨在天台山采药时遇见仙女一样,虽然中间相隔万里蓬山,但是思念之情千丝万缕。

想到这里,宋祁来了灵感,只见草宣纸上: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诗是好诗,我却叫他“文抄公”。

细心的读者想想看,这首诗八句话有五句是抄袭而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和“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均出自李商隐的两首《无题》。“车如流水马如龙”则来自后主李煜的《忆江南》。

这样的大抄特抄简直是世间少有,可是,宋祁却把诗的意境赋予新的含义,产生新的美感,受到时任皇帝仁宗的嘉奖,成了抄袭界的大赢家。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蓬山不远”:“泪落胭脂,界破蜂黄浅”

且说宋祁用抄来的几句诗整编为《鹧鸪天》,合辙押韵,人人传唱,最后传到宫中。

据清朝文学家叶申芗《本事词》卷上记载:“词传达于禁中,仁宗知之。因问:‘第几车子?何人呼小宋?’有内人自陈云:‘顷因内宴,见宣翰林学士,左右内臣皆曰:小宋。时在车中遇见之,呼一声耳。’上召子京,从容语及,子京惶悚无地。上笑曰:‘蓬山不远’。即以内人赐之。”这里“子京”就是宋祁,“内人”就是在车里呼喊“小宋”的宫女。

不难看出,那位小宫女的确是喜欢小宋,当皇帝把他们都喊来对质的时候,小迷妹一点也不胆怯,倒是小宋吓得无地自容,哪知皇帝一点儿也不怪罪,还不无调侃地用诗中之词告诉他俩:“蓬山不远”,随即就把宫女赐为小宋作妻。

小宋做梦也想不到,因为抄袭一首诗竟然抱得美人归,而且还是皇帝做媒。从此,“蓬山不远”成了典故,是机缘巧合佳偶们的专用成语。

这等美事,晏殊十二分的高兴,更加地喜欢与自己志同道合,亦师亦友的风流弟子。据北宋文学家魏泰《东轩笔记》所载:“晏元献当国,子京为翰林学士,晏爱宋之才,雅欲旦夕相见。遂税一第于旁边近,延居之,其亲密如此。”

可见,晏殊太喜欢小宋了,为了每天能和弟子吟诗作对,直接在自家旁边买一套豪宅赠予他。要知道那时的都城,一环之内也是寸土寸金啊!

虽然“蓬山不远”,但是家中还有十几位妻妾呢,等到他再一次来到小宫女的身边时,双手拉开梁下绣幕帘,看到牙床上的罗帐高高挂起,小宫女睡眼朦胧,妩媚动人的黑眼球还在慢慢转动着,好像刚刚从一场春梦中走来。

那张粉红如玉的小脸上还隐约留下枕印,那飘逸柔美的秀发上,一枝双燕金钗即将滑落下来。

从她泪水划过的胭脂粉痕可知,她刚才的一场梦不知滴落多少相思泪!看到郎君到来,霎时间又喜出望外,立马整理翠鬟,重新涂抹粉面,对镜贴花黄。

这样的小少妇有如此纯洁美好的心灵,真是一往情深啊!

诗人就是诗人,每一次感动都能带来写作的*,都会用手中那枝瘦笔记录曾经的所见所闻所想。

宋祁等待小妾梳妆打扮的功夫,就提笔写道:

“绣幕茫茫罗帐卷。春睡腾腾,困入娇波慢。隐隐枕痕留玉脸,腻云斜溜钗头燕。远梦无端欢又散。泪落胭脂,界破蜂黄浅。整了翠鬟匀了面,芳心一寸情何限。”

读罢此诗,可见宋祁对小宫女是何等的喜欢!

纵观宋祁的一生,他既能写出风流唯美的诗词,也能修撰严肃庄重的史书。他除了留存于世的1579首诗词外,还编著有《广乐记》《起居注》《新唐书》《御戎论》《宋景文笔记》等等。

故,南宋著名目录学家、藏书家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评价宋祁:“他的诗文多奇字”。好一个“奇”字,让宋祁“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作者简介】马献武,笔名墨念,发表作品百万字,出版小说《情归乡野》。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