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前梳理与指导 ——语言文字运用(上)

2023考前梳理与指导 ——语言文字运用(上)

首页休闲益智成语填填竞技更新时间:2024-05-09

来源: 陈保侯 语文畅学优

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体现了学科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积累性,强调对日常语言现象的积累和梳理;二是情境性,凸显语言在具体环境中的实际运用能力、生活到语文学习的迁移能力;三是交际性,语文与生活的“同圈关系”,使得语言的交际性特点明显。高考题,语用变化最大。从2020.2021.2022三年高考真题(教育部命制)来看,语言文字运用变数最大,每年高考语用题都会在前一年基础上有新题型出现。这里的考前梳理就2022年高考题型进行。

语言文字运用

01

填写成语

纵观往年高考,成语考察离不开选择题形式。2022年对成语的考察,变为主观题,要求填写成语,难度加大。分析2022年高考,教育部命制的四套试题(全国甲卷、乙卷,新高考Ⅰ卷、Ⅱ卷),有三套卷语用第一题考察的是填写成语,题目的统一表述内容: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另外,2022年北京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对成语的考察则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要求考生结合语境判断成语意思表达的正确与否。高考成语必考,填写成语是2022年新题型,预测2023年高考大方向不会走回头路,回归先前选择题考查的样式。

从2022年高考成语考察题目来看,有以下共性:①成语是常见成语,难度不高;②答案几乎是唯一的,可选择的空间不大;③填写的难度在于要结合文段的具体语境。成语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也是必备知识。成语积累是第一位,考前要通过晨读、晚读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常见成语考一遍。在高三临时抱佛脚所做的题目、背的成语等手段方法都只是起辅助作用,填写成语考的是硬功夫。成语的使用,无论是客观选择题,还是主观填写题,都得注重两点,成语的意思 具体语境词不离句,在句段语境中选择、甄别成语,这是关键能力。题型变化,但是知识点、能力点是不变的。在复习常见成语过程中,要让考生不仅明白成语意思,还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成语

例【2022年高考新高考Ⅰ卷】

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简、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的。奕恩杰从导弹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奕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解析】第①处只有一个答案,“不解之缘”,体现科学家与航天事业密不可分的关系。语境是“从此与……有了……(什么样的关系)”,语感第一时间会出现“不解之缘”,无多大技巧可言。第②处根据语境(上文“秘密”下文“鲜有资料可供借鉴”),描述在欧美国家潜地导弹技术的秘密性和独占性,突出保密性、不公开性,相应的成语有“秘而不宣”“守口如瓶”“秘而不露”。第③处这一句是段落的总起句,陈述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的失败。此外语境:承接上一段“每一步都失败过”,引出下一句中“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再分析本句“失败在……过程中是……的”,说明失败次数很多,可以填“司空见惯”或“屡见不鲜”。但是从全段来看看,突出在航天研发过程不惧失败的顽强精神,用“在所难免”,更为客观,更为严谨,也更合主观情感表达需要。综上分析:2022年新高考Ⅰ卷填写成语的题目非常典型,体现了成语运用的积累性、情境性和常见性。

【参考答案】①不解之缘 ②秘而不宣(守口如瓶,秘而不露) ③在所难免,(屡见不鲜,司空见惯)

02

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是高考不可或缺项。常规考点,也是难点。要熟悉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2021年高考,修改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2022届高考变为主观题。2023年高考主观题形式可能性大。不管题目形式怎样变化,掌握病句的修改规律,方可以不变应万变。主观题干统一表述:“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小技巧:①必备的语法知识(主谓宾、定状补);②结合文意来判断,不只是语法上的技术问题,表达服从于文意需要;③要有点逻辑推理能力(关联词方面对就的逻辑推理);④选择题找不同,不同的地方就是错误点争执的地方;⑤错误点有两到三处;⑥主观题,书写工整,特别是修改的地方,这是阅卷老师“目之所及”

【2022年高考真题回顾】

01【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T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病句类型:①搭配不当 ②不合逻辑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

【答案】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将古代绘画艺术与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

【解析】原句语病有:①第一处,“举办……展演艺术”搭配不当,“举办”的不是“艺术”,而是“展演”,改为“举办……艺术展演”;②第二处,“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不合逻辑,改为“将古代绘画艺术与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

02【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T21病句类型:①句式杂糅或不合逻辑 ②关联词不当 ③主语不一致

缺血超过90分钟,视网膜光感受器组织损害不可逆;缺血超过4小时,视网膜就会出现萎缩,即使恢复了血供,视力也很难恢复,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接受治疗,并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

【答案】修改: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接受治疗,才有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

【解析】①句式杂糅或不合逻辑。“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最迟”后面必须跟确定的数字,而不能是一个范围,因此可将“内”删掉。②关联词不当。“并”表示并列关系,而前后句子是承接或者条件关系,把“并”改为“才”;③主语不一致。前面句子主语是“患者”,而“尽可能保住视力”的是医生,可将“尽可能”改为“有可能”。(第③处修改难度高)

03【2022年高考新高考Ⅱ卷·修改病句真题及解析】T17

病句类型:①主语不一致 ②关联词不完整 ③表意混乱

17.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携手开讲,在近一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在现场演示,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并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此次“天宫课堂”。

【解析】①主语不一致。前面“三人携手开讲”,主语为“三人”。所以后面的“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在现场演示”出现了“偷换主语”的语病;可改为“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②关联词不完整。“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前面一句要加上“不仅”。③表意混乱。划线句的逻辑主语是“三人”,后面的“并通过多种媒体平台”的逻辑主语不应该是“三人”了,而应该是后台的工作人员,所以前面的语意结束,应该为句号,后面另述一层意思。

【答案示例】在近一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不仅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通过多种媒体平台,此次“天宫课堂”向全球同步直播。

04【2022年高考浙江卷·修改病句真题及解析】T4

病句类型:①搭配不当 ②语义混乱 ③成分残缺 ④句式杂糅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杭州亚运吉祥物裸眼3D宣传片,生动展示了足球、帆船、电竞三个运动场景,是实现亚运吉祥物的“破屏出圈”,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体验的重要技术。

B. 肺鱼也是一种重要的“活化石”,其化石的记录在整个地史时期都有较好的保存,肺鱼身体结构的变化连续地展现出它们由海洋到陆地淡水环境。

C. 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旨在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D. 全球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积极进行绿色能源、低碳产业和清洁技术的布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赛道。

【答案】D 【解析】A.“杭州亚运吉祥物裸眼3D宣传片……是实现亚运吉祥物的‘破屏出圈’”搭配不当,可改为“通过3D技术,让亚运吉祥物‘破屏出圈’”;“杭州亚运吉祥物裸眼3D宣传片……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体验的重要技术”语义混乱,可改成“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B.成分残缺,“展现”后面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词,应在“淡水环境”的后面加上“适应过程”。C.句式杂糅,“旨在……为目标”杂糅,可删去“为目标”。

03

修辞手法

【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修辞考点的基础点:修辞手法的理解。这些知识点是固定的,如识记某一修辞手法作用的专业术语。这些可以称之为非智力因素。

1.比喻 比喻又叫打比方,即用有相似点的某些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比喻的特点:(1)比喻要有相同点;(2)不是有比喻词就是比喻句;(3)比喻句不管什么形式种类,喻体一定明确出现。

2.比拟(拟人 拟物)1.定义。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叫比拟。通俗地讲就是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2.种类。(1)拟人。即把人以外的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人的动作或思想情感。(2)拟物: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拟物更强调物的动作情态,往往不出现所拟之物,而是出现所拟之物的动作情态,如上面例子中的“咆哮”“长在”。难点:比喻与拟物的区别:所有的比喻句都有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喻体必须出现;拟物中的物可以不出现。“咆哮”“长在水里”的动作主体并未出现。比拟的作用: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俏皮活泼,表达某种情感,或引起情感共鸣。

3.排比 把三个或多个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这种修辞手法叫排比。排比的作用:“增语势,广文义。”增强语势,说理更加严密透彻,抒情更加鲜明,内容更辊丰富。

4.对偶 将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修辞手法叫对偶。作用:便于吟诵和记忆;凝练概括,富于表现力;有对称美和音韵美。

5.借代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手法叫借代。种类:(1)用事物的特征代替。(2)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例如:①举酒欲饮无管弦。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全部与部分互代。例如:①孤帆远影碧空尽。②吟罢低眉无写处。(4)用专名代替泛指。例如:①迁客*人多会于此。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借代的作用: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形象的效果。

6.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做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种类(1)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形式。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夸张的作用,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7.通感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种类: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相互转换。作用,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构思新颖,生动形象,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8.设问和反问 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修辞手法叫设问。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反问。

9.对比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作用,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10.引用 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作用,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增加文化内涵;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掌握常用的答题模式】

修辞考点主观题答题核心能力点有三点:①要找准修辞手法,这是大方向,不能错;②对这一修辞手法的本质性理解,包括其作用,要有专业术语的识记;③将修辞手法结合文句,进行内容和效果的分析。修辞考点的关键能力在于结合文句内容(语境)分析表达效果 将修辞手法具体到某一句话中进行考察,而不是对修辞手法的客观认定,体现出新高考改革的方向——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其实,现代文阅读 Ⅰ和Ⅱ、古诗鉴赏的主观题,都有“考点的专业知识 文本的阅读理解”,这些能力是相通的。主观题提分的关键,最后拼的是“文本理解”。

修辞考点主观题答题“黄金三要素”,不管文句是什么,也不论题目如何问,回答语用修辞考点主观题离不开三点:一是明确指出修辞用法是什么(修辞名称),二是解读修辞手法有什么(内容解读),三是分析修辞手法效果(效果分析)。研究以下高考题,都 会发现有以下规范答题步骤。

【2022年高考新高考Ⅰ卷】T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

【答案解析】(1)设问。(修辞名称)“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先问后答,下文以三个意味着来具体作答。(内容解读)设问的效果,引发人们对失败内涵的追问与思考,产生一种阅读期待,强化了表达意味,并使前后衔接紧密自然。(效果分析)(2)排比。(修辞名称)三个“意味着……”构成的排比句,依次从“付出辛劳,工作更艰巨,在航天世界中的位置变化”, 论述了“失败”的内涵。(内容解读)内容丰富,层层推进,富有气势,(效果分析,专业表达)强调各种失败虽然给航天领域的研发带来的危害损失巨大,反衬出奕恩杰科研决心之坚定。(效果分析,语境理解)

【2022年高考新高考Ⅱ卷】T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原文】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答案解析】排比。(修辞名称)①按早晨、午间、黄昏的时间顺序,通过细数露珠、向日葵、红霞等记忆深刻的事物,写了早到晚三个时间的三种景色;(内容解读)②句式整齐对称,音韵和谐,富于想象,极具感染力;(效果分析,专业表达)③在铺叙堆叠中突出作者对小城满满的回忆,渲染了自己的怀念之情,表达出一切美好终将逝去的惆。(效果分析,语境理解)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T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原文】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答案解析】示例: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内容解读)(2分)。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效果分析,语境理解)(2分)②使表达生动,俏皮活泼(效果分析,专业表达)(1分)。(若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T20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原文】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答案解析】(5分)①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修辞内容,构成,什么和什么对偶)(内容解读)(2分)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效果分析,专业表达),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效果分析,语境理解)。(3分)

选择题例题【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T21

【原文】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21.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D.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答案】21.D【解析】文中“槐蝉”是借代,代指高官显贵。A.借代,用“管弦”代指音乐。B.借代,用“桑梓”代指家乡。C.借代,用“蛾眉”代指杨贵妃。D.比喻,是否定喻,“人心”是本体,“木石”是喻体。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