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在吹的高级感,我在这档国综里找到了

人人在吹的高级感,我在这档国综里找到了

首页休闲益智成语我最6更新时间:2024-06-15

2019年迎来尾声。


扪心自问,一年来的自己都做了什么。


当初写下的「年度目标」是否有所实现,还是说,可以原封不动继续挪到下一年。


毫不客气地说,大多数人都只是闲歇性踌躇满志。


「诗和远方」只在喝醉酒的时候才有胆量喊出。



一觉醒来,依然没时间读诗,也到不了所谓的「远方」。


外面的世界万般精彩,可似乎都与自己毫不相干。


偶尔在微博上看到一篇旅行攻略,转发就等于去过。


有时间的说自己没钱,有钱的说自己没时间,有钱有时间的说自己懒得动。


最糟糕的是没钱没时间的,说自己已经彻底放弃。


去远方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真正有胆量动身的寥寥无几。


于是旅行类综艺节目火了。


「云旅行」,成了最后一个逃离现实生活的窗口——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面包、空气、奇迹。


三个看似没有什么关联的词语,其实都指向同一个事物:


「我扑在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人离开了,就像离开了空气一样不能生活。」

是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没错,这部纪录片的线索,就是「书」。


节目的设置,就是让嘉宾带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分别去到不同的地点,探索文字中的深意。

一边旅行一边读书。


在旅读中确认自己。


听起来就很浪漫。


节目也确实做得好,开播后颇受好评,豆瓣评分8.2。



嘉宾的人选很用心。


来自不同领域,处于不同年龄阶段。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角度,因而也就各不相同。


夏雨,演员。


18岁就凭借《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举获得金马奖、威尼斯电影节影帝。



但过早地成名,有时也并不是一件多么好的事。


年轻就很容易迷失方向。

突然有一个这么大的奖拽到我身上,没有一个人能指导我应该去怎样对待,所以我走了挺长时间一段弯路。」


而读书、旅行,能帮助他从名利的世界中跳出来,重新认识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


陈粒,90后独立音乐人。



不仅音乐风格极具特色,本人也很有个性。


读书、练字,这些年轻人很少再做的事,她每天都在坚持。


「书给我极大的安全感。」


只有保持独立思考,才能在杂乱的娱乐圈里,不丢失自我。


西川,当代诗人。


和海子、骆一禾并称「北大三剑客」



不用智能手机,也没有微信,随身带的只有纸笔。


跟这个速食文化的现代社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唯一的联系,大概就是书籍了。


第一季中,三位嘉宾前往的旅行目的地,是我们的邻国——日本


日本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国家。


既是ACG新潮文化起源地,又极重视古典文化传承,完整保留着一千多年前从中国学到的传统。



工业经济高度发达,又热衷于手工制作的匠人精神。



最讲究隐忍、克制,却也洞察最真实的人性。


在《日本之镜》里,诗人西川曾读到过这样一句话:


「日本人痴迷于自我定位: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和别人如此不同。」



西川对当代日本很感兴趣。


他发现身边的年轻人都在追赶日本新潮文化,但于他而言,那是完全陌生,毫无了解的认知盲点。


正因为不了解,才有着莫大兴趣。


第一站,他就来到了日本二次元圣地——


秋叶原


满街的漫画大楼,如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让西川无所适从。



他走进了一家女仆咖啡馆。


几个穿着女仆装的少女围上来,热情地说着「欢迎主人回家」。


直接吓得老大爷连连摆手:「受不了受不了」



西川还拜访了去年跟初音未来结婚的男子——近藤显彦



他完全不能理解,怎么会有人跟虚拟人物结婚呢?


「是行为艺术,还是内心真的认可这是婚姻?」


近藤显彦非常真诚地回答他,自己喜欢初音未来已经有十年了。


「她在我最失落的时候用歌声治愈了我。

我是真的把她当做一位女性在爱护。



很多人觉得,近藤显彦只是极端个例。


但实际上,他曾在网上发起过一个统计:


「你跟卡通人物谈过恋爱吗?」


收到一万五千份答卷,其中67%的人都回答「谈过」。


事实证明,大众所认为的这群「少数人」,数量一点也不少。



比起现实中复杂的恋爱和婚姻,有相当一部分人宁愿活在幻想里。


越来越低的结婚率,已经说明了问题。


保持单身,或选择跟虚拟人物结婚,以自己觉得舒服、喜欢的方式进行生活,是年轻一代人更趋向于的选择


近藤显彦表示:


「跟初音一起生活后,我的情感变得更丰富了。」



诚然,在现实层面,近藤依然是一个人在生活;


但精神层面,他的孤独有了一个地方可以寄托。


说到底,所有的恋爱关系从精神层面讲,不也就是将自己的一部分感情交予对方么。


只不过大多数人选择交予一个实体的人,近藤们则选择了一个虚拟人物;


还有相当多的独身主义者,用理想或爱好或其他某种形式,来填满这个缺口。


「日本的动漫发明了一种新的形象,创造了另一个世界。这是他们对于天堂的想象。」



就像是一个平行世界。


人们对现实生活失望、不满,便逃离到另一个次元。


不过也有一些人,他们找寻的另一个世界,是死亡


日本一边催生着快乐至上的游戏文化,一边自*率居高不下。


陈粒来到福井县的东寻坊海岸。


这里风景秀美,但却是一个自*集中地。


常常有人半夜来这边跳海自*。



陈粒不解:

「这里风景这么好,为什么他们不欣赏美景,反而还想自*呢?」


旁边的一个当地老爷爷回答:


「看到海很害怕的人,会不敢跳下去。觉得大海很漂亮的人,反而毫不犹豫地跳下去了。



对绝望的人来说,死亡是一种解脱。


家庭暴力、工作压力、校园霸凌。


每个想自*的人,都有自己活不下去的理由。


为了拯救这些人,警察退休的茂幸雄成立了「防自*组织」。


十四年间,他们从海边救回了640个人。



直到去年,《精灵宝可梦Go》游戏风靡。


这里成为了抓小精灵的一个绝佳地点。


每天来这里抓小精灵的人络绎不绝,甚至到了晚上都还有一百多个玩家在岸边停留。



想跳海的人找不到机会,只好回去,因此这一年来的自*率大大降低


游戏就这样以一种意外的方式,拯救了许多人。


虽然回去之后,他们还是要面对生活的难题,再娱乐的游戏也无法承载现实世界的沉重。


现实的问题终究还是得在现实中找答案。


陈粒问:「有什么途径能获得长久的快乐吗?」


茂幸雄看着汹涌的海浪,沉默了一会儿,说:


「不改善社会环境是不行的。」



但要改变社会环境,谈何容易。


《小津》一书里写:


「日本传统中某种克制的品质,赋予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像小津导演的电影世界一样普遍的生活态度。一边抗议,一边又接受现状。让日本人在承受生而为人的矛盾时,更多的是叹息,是赞美这无常而难尽人意的世界。」



在极大的社会压力下,隐忍,几乎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的基因。


「忍者」这种特殊的职业,也是日本独有。


忍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忍耐力」。


带着对这种职业的好奇,夏雨拜访了日本「最后的忍者」——川上仁一


川上仁一告诉他,想成为忍者,从小就要进行很多抑制本能的训练。


饥饿、疼痛、严寒酷暑,这些都是必须忍受的。



由于现代社会不再需要忍者这种职业,川上仁一只好藏起一身的技能,去当一名工程师。


但他发现,忍者的思维,其实仍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根本没有消失或淘汰。


「现代人在工作中也总是在观察别人,即使生气了也可以和别人笑着讲话。」


这不就是压抑本性,小心翼翼生存的我们吗。



这部纪录片一共八集。


没有走马观花式的打卡,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深度探索旅行的所在地。


除了二次元和忍者,还有吃、喝、建筑、设计,以及日本极具特色的推理、妖怪等文化。


此外,三位嘉宾还分别拜访了岩井俊二、药师寺宽邦和松尾芭蕉等艺术家,跟他们交流了许多。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绝不仅仅是朋友圈的游客照,或酒桌上的吹嘘资本。


我们走在路上,更多地发现这个世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


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别人,看到了五花八门的答案。


婚姻可以很美好,单身也可以很充实。


「现充」活得光鲜亮丽,「阿宅」也能够自得其乐。


有人洒脱、随性、不羁,有人克制、隐忍、坚守。


原来生活并不非得都是一种模样,问题并不是只有一种解法。



眼界打开了,心胸宽阔了,也就能以更宽容的态度去迎接和尊重未来所可能遇到的新事物新状况。


我们在放过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放过自己。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考试,那你阅历越多,了解越多,就相当于提前储备了一堆的应对方案和答题方案。


想不考高分都难。


而这高分的意思,不是财富和地位,而是你对自己人生的满意程度。


找寻到自己想要的活法。


这就是旅行的最大意义。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