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连载〉骑行京杭大运河&大河小道之旅(沧州~吴桥)

D3〈连载〉骑行京杭大运河&大河小道之旅(沧州~吴桥)

首页休闲益智颠簸前进更新时间:2024-05-02



2018年4月11日骑行轨迹:沧州市区~泊头市~东光县~吴桥县

沧州至吴桥

  

4月3号骑到沧州后,恰逢清明节,逗留了一周后方再次踏上征程!

早晨整理好驮包,穿戴整齐,骑车出发,8点整到达北环运河桥。天气甚好,天空蓝哇哇的,心情也棒棒。

沿着运河堤岸路,一路南行。经常骑行的一段路,今天却有着不一样的感觉,可能是这次要通过这段路,骑行到千里之外的杭州。

沧州段运河大部分已经断流,只有几处城区和部分乡镇还有存水,随运河水消失的还有曾经与运河有关的习俗,纤夫号子、元宵放河灯、开河鲜、赛龙舟、藏冰等都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PS:京杭大运河沧州段(资料源于沧州市运河区人民政府网站)
  

大运河沧州段开凿始于三国时期,为曹魏平虏渠,隋代在此基础上进行疏浚。沧州段运河当时称为御河或卫河,清代以后,称为南运河。

拍摄于沧州博物馆

南运河自隋代大规模开凿至明清,始终是国家的交通命脉,明、清两代每年都有约400万石漕粮经沧州运至北京。

拍摄于沧州博物馆

此外,还有大量瓷器、盐、煤等货物靠运河水路运输。漕运的繁忙和南北物资的融汇给沧州运河两岸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有了大小不等的码头、摆渡。沧州段从南向北有桑园码头、连镇码头、东光码头、泊头码头、沧州码头、兴济码头、青县码头、流河码头等十几处。

拍摄于沧州博物馆

沧州境内运河一直具有航运功能,直到1976年南运河因水资源枯竭而丧失航运能力。至2010年,南运河仅有输水功能,每年国家利用南运河向天津输送黄河水。

PS:“镖不喊沧州”——沧州武术(资料整理于网络)

沧州由于地理、历史条件关系,强悍之武风,历年久远,素有“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

拍摄于沧州博物馆

据统计,沧州在明清时期出过武进士、武举人1937名。源起或流传沧州的门类、拳械达52种之多,占全国129种门类 、拳械的40%,乃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

拍摄于沧州博物馆

1992年,沧州市被国家体委首批命名为“武术之乡”,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拍摄于沧州博物馆

拍摄于沧州博物馆

京杭大运河纵穿沧州境内,沧州、泊头、鄚州(任丘)、河间、献县均为南北水旱交通要冲或商品集散中心,是为官府巨富走镖要道,故沧州镖行、旅店、装运等行业兴盛。各业相争,必握高强武技才可立足。清末,“镖不喊沧州”已为南北镖行同遵之常规。


PS:沧州铁狮子——狮城沧州的由来(资料整理于网络)

沧州铁狮子,又被称作“镇海吼”,铸造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位于沧州东南旧州镇。 沧州的别称“狮城”,也由之而来。

之前游览时拍摄


关于其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后周世宗北伐契丹时,为镇沧州城而铸造;另一说则认为铁狮位于沧州开元寺前,腹内有经文且背负莲花宝座,故应为文殊菩萨的坐骑;还有人根据铁狮的别名“镇海吼”,推测是当地居民为镇海啸而建造的异兽 。

之前游览时拍摄


原传说沧州铁狮子总重量约40吨,1984年为保护狮身为其移位时,经过准确称量,铁狮的总重量为29.30吨。据北京科技大学2001年4月的测量,沧州铁狮子现身长6.264米,体宽2.981米,通高5.47米,重约32吨。



  

8:45左右路过了高中母校,向学校里望去,仿佛又看到了曾经高中的生活,满满的回忆啊!▼

青春的记忆

  继续前行,经过捷地村,今天正是集市,人来人往摩肩擦踵,只能缓缓地通过。本想去看看村西运河边的乾隆碑,无奈今天集市人太多,担心来回时间太长,遂放弃。回来后外看吧。


PS:捷地闸所简介(资料源于河北新闻网)

河北省南运河河务处捷地闸所位于京杭大运河之上,距沧州市10公里,是一个既有历史古迹,又有现代水利工程和休闲风光的景区。

京杭大运河河北段,又称南运河,因过去水势较大,明弘治三年于沧州南5公里捷地处设一分洪河道,东流入海,称捷地减河。捷地减河与南运河交汇处,也建了闸所。

近200年后,乾隆皇帝路经此地,题诗立碑,是为乾隆碑,成为当地一景。这一普通的水利工程也藉此声名远扬。2008年,河北省南运河河务处捷地闸所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捷地分洪设施的职能就是在行洪期开启闸门,将一部分洪水通过减河,向东排去,直到汇入100多公里外的黄骅歧口渤海海域。

历史上的南运河一直是条丰水河,水灾频繁。从明朝到新中国建立,历朝历代都在完善运河的分洪设施。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分洪闸启闭机设备一直保存至今。


穿过捷地村后,柏油路变得破败,炮弹坑不断,因为驮包的负重,单车操控有些困难。

前方石黄高速路横跨运河,准备下穿石黄高速而过。

  穿过高速后,来到了运河堤岸路,运河里水量还可以,有几个垂钓者在静等鱼儿上钩。

悠悠地骑了一会,来到运河与省道s022交汇处,此处立有南运河简介立牌▼

过了与S022交汇处,没有找到适合骑行的堤岸路,只好沿不远处与运河并行的104国道前进。

进入泊头

十点半左右,到达泊头市区北附近。

马上进城

泊头历史上也是依靠大运河繁荣起来,泊头明清时称泊镇,并在此建有运河驿站——新桥驿。泊头因地处水路要冲,在明清两朝逐渐发展成为南北商贸的聚集地,即便后期运河航运衰落,因后来修建的津浦铁路经过泊头并在此设站,泊头不仅没有衰落,还借助铁路进一步发展起来。

  拐下104国道,向西来到泊头北环运河桥。运河桥以南的河段,市政府进行了清理和美化,建成了运河景观带,美观度大大提升。▼

层层水波

油菜花盛开▼

给战车留个影▼

千里马

在运河景观带游览了一番后,沿着运河路继续南行,穿泊头城区而过。途中不少休闲的市民看到我“全副武装”的骑行,向我打招呼并问我从何而来,要去往何方。

泊头城区运河路


PS:泊头火柴(资料整理于网络)
泊头火柴厂始建于1912年,从此之后,中国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火柴厂。

在建成三十八年后,火柴厂改制为国企,规模也不断变大,工厂里面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两千三百多人。在当时,这已经是全亚洲规模最大的火柴厂。

拍摄于沧州博物馆


在九十年代的初期,这里全年生产的火柴就已经达到了两百多万件,每一件里面有一百包,每包装有一千盒火柴。

拍摄于沧州博物馆


之后,随着打火机的出现和普及,人们对于火柴的需求量也开始下降。而木材与化工原料价格的不断上升,也让火柴厂的生产日益艰难。

拍摄于沧州博物馆


时至2012年9月,泊头火柴厂将最后的一批火柴生产设备进行了拍卖处理,随着这一批设备的拍卖,标志着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火柴厂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又向前骑了一会,经过肖圈村时,发现了一座寺庙,名叫泊莲禅寺,看建筑比较新。

运河边的泊莲禅寺▼

泊莲禅寺

泊莲禅寺


PS:泊莲禅寺(资料整理于网络)

2005年初,恒诚法师受原肖圈村孟庆良*及广大佛教信众邀请,经泊头市宗教局批准,在肖圈村拟建泊莲禅寺,法师呕心沥血,广结善缘,多方筹资千万余元,简建天王殿、观音殿、药师殿。往生殿、地藏殿、伽蓝殿、五爷殿、斋堂、钟鼓楼、男,女寮房、五路财神殿,并按教制建设了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标准仿古大殿(大悲楼、下设禅堂),总使用面积达2000平方米。


12点左右,来到十二里口村附近的运河堤坝,堤坝上不能骑行,只能绕行附近的村庄路。

十二里口村附近的运河堤坝▼

大堤

运河大堤

经过一段运河东岸的乡村土路,浮土很多,“战车”绝尘而去。

进入东光县

12点40左右,重新骑上运河堤岸路,路面由砖砌成,看似平整,其实很颠簸▼

从岸上望向去,运河已经干枯,一片昏黄,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繁华,被人们遗忘▼

岸边的树木,有的刚吐新芽,有的春花灿烂,一派春天的气息。

堤岸路静静的向前延伸,没有车来人往,没有鸟叫虫鸣,一时间大脑有种放空的感觉。

路是静静的,河也是静静的,干枯宽阔的河道曾经千帆竞过,如今却布满了车辙的痕迹。

河道里车辙印很多

想象着运河曾经的繁华,继续向前骑了一段后,决定休息会儿。这段的河里已经有了点水,休息的时候顺便给战车留个影。

运河河道▼

河道里的一汪水

也给自己留个影,证明我曾经以这种方式来过这里,哈哈。

休息完毕,继续前行。岸边出现了很大一片桃树林,桃花正在绽放,十里桃花送君行。

运河堤下还有广阔的农田,千百年来,除了航运,运河也给两岸农业灌溉带来了便利,促进农业发展。

经过一个运河边村庄时,看到介绍村子历史牌子,名叫麒麟卧村。看名字就知道村名是由传说而来,牌子上记录了村子的传说和真实历史。

一点半左右,来到东光县码头村附近,村边有一处水闸,名叫东光友谊闸,建筑很有年代感▼


PS:东光友谊闸(资料整理于网络)

友谊闸位于东光县东码头村北南运河与跃进渠交汇处。建于1958年,为跃进渠渠首工程,当运河水量充沛时,可从南运河取水,有一定的灌溉、分洪作用。


继续前行,在河边看到一个立牌,走进一看是东光运河码头宋代沉船遗址的介绍。


PS:东光运河码头宋代沉船遗址(资料整理于网络)

2007年12月,东光县码头镇日前出土了一艘长约13米至15米的沉船,这艘沉船中有磁州窑器物及残片160件(片),完整器物30多件。

经鉴定,这批磁州窑器物为北宋末年或者金初时期的磁州窑产品。专家从这艘沉船推断,河北沧州很可能是宋元时期我国北方重要的瓷器集散地和出海港,东光的码头很可能是那时重要的一个码头。


沉船遗址现状▼

沉船遗址附近的年代久远的桥和村庄▼

运河在东光县城西边流过,并未穿城而过,在县城还有铁佛寺、马致远纪念馆、京剧大师荀慧生纪念馆等几处历史景点。


PS:东光铁佛寺(资料整理于网络)
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寺内释迦牟尼佛体态硕大而闻名,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直系军阀吴佩孚曾亲笔题匾为"铁佛寺"。解放后,铁佛寺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变迁,铁佛寺历尽沧桑和破坏。改革开放后,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县政府报请省政府批准,重修铁佛寺。于1987年开始重修,到1989年完工。

重修后的特佛寺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大殿正中面南端坐释迦牟尼佛,完全由生铁铸成,高8.24米,重48吨。


又向南骑了十来分钟,来到廖庄运河桥附近,还遇到了两位沿运河骑过来的骑友,互相打了个招呼继续前行。

运河也是沧州市与衡水市的界河,对面就是衡水阜城县,决定去衡水一侧的河岸骑一会

在衡水一侧骑了一公里多柏油路,突然变成原生态的土路,衡水一侧基本都是土路,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对大运河的保护和沿线建设更加重视,道路建设应该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河岸边的麦田很绿,路很破▼

14:15左右来到阜城县大龙湾村附近,御龙渡,乾隆下江南时曾在此停留访查民情▼

御龙渡旁京杭大运河指示牌▼

从御龙渡运河桥来到东光一侧河岸,又是一段土路,远处干涸的运河▼

战车魅影

  又向前骑行了一会来到了连镇,运河两岸各有一个连镇,分属沧州东光县和衡水景县。因为历史行政区划的变动,在运河作为界河之后,很多城镇被一分为二,分属不同行政区域,但名称被保留了下来,所以在运河两岸有很多名称相同的城镇。此处还有运河上著名的谢家坝。

在景县的一侧连镇找了家便利店买水,老板娘看我的穿着装备,很好奇,得知我是从北京沿大运河骑到杭州,很是惊讶。

正在聊着,一位骑摩托车的邮政大哥过来送报纸等,还有一位过来买东西的大姐,一起又聊了几句。买东西的大姐得知我的骑行计划后,对我说,要在*时代,你这肯定要挨批评,不好好地在家劳动,建设祖国!哈哈!


PS:连镇(资料整理于网络)

连镇悠久的历史,是明清两代发达的商业重镇和军事要地地。由分处两岸的多个村落连在一起构成,故名连镇,又名连窝、连窝镇。也是依大运河而发展起来的重要城镇。
历史上在连镇附近也发生过不少有名的战斗。太平军与清军在此的战役是尤为著名的一次。 清咸丰四年(1854)太平天国北伐军大将林凤翔、李开芳在此与清军血战一年,最终全军覆没,也宣告了太平军北伐的彻底失败。当时清军用的就是水淹之策,引运河水淹了连窝镇,才最终将坚守的太平军消灭。

清军围困太平军(图片源于网络)


借由古人诗篇感受一下连镇当时之风韵:

《宿连镇》

李庭训
斜阳掩映万家村,立马停边野店门。

聒耳蝉声鸣不断,孤灯茅居已黄昏。


《夜泊连窝》

沈恺

旅泊沧江江上村,隔林灯火正黄昏。

林鸦噪瞑渔收市,野艇冲寒月到门。

欲共陇梅频索笑,那堪邻笛暗消魂。

春风未必长如此,莫对孤篷怅别尊。



买完水,向商店老板娘告别,向前骑了不远便到了谢家坝。

谢家坝保护碑▼

脚下便是谢家坝▼

路面下便是谢家坝


PS:谢家坝(资料整理于网络)
谢家坝长达200余米,位于东光县连镇镇运河五街、六街交界处,南运河东岸。

南运河河北段多弯道,险工、险段众多。谢家坝就处于险段之一,历史上汹涌的洪水多次在此处决口。

清朝末年,当时连镇乡绅谢家捐资,从南方大量购进糯米,并选合适的水势时机,组织人力用糯米熬粥,加灰土、泥土,混合筑坝。为了纪念乡绅的义举,这段大坝被命名为“谢家坝”。

谢家坝为南运河河北段仅存的两个夯土坝之一。坝体长218米,厚3.6米,高5米。堤坝整体稳定性好,筑成后再未决堤,沿用至今。


它再现了中国近代在漕运水利设施中夯筑的先进工艺,同时也为研究清末夯土技术及南运河段险工护岸的发展过程提供了实物资料。

2014年6月,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谢家坝作为其中一处遗产点,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一颗闪亮的明珠。


过了谢家坝,走了几分钟,看到在河边立了一块石碑,上刻大运河流域图▼

进入吴桥

沿着大运河又骑了10分钟,看到吴桥县界牌,也是运河在沧州南向流经的最后一个县▼

寂静的路,矗立的树,原始的路,放空的骑行,忘乎天地之间!

在这条路上,却扎了胎,也是这次大河小道之旅的唯一一次。堤岸上的土路车辆来往较少,很多蒺藜长到了路中间,隐藏在绿草之间,妥妥的轮胎*手▼

遍布“轮胎*手”的土路

土路与运河之间的麦田▼

乌云、小路、麦田。颠簸前行▼

  沿着土路又走了一段,实在无法继续骑行,决定转到附近的104国道继续向吴桥县城出发。

到了国道上骑了一会,感觉前胎的声音有点异样,停车查看了一下,发现轮胎花纹中卡了一粒“石子”,就顺手扣了下来,完了就听到嗤嗤的声音,原来是刚才土路扎的蒺藜。

车胎顿时变软了。此刻天色已晚,不想在路边补胎,而且距离县城也不远了,决定坚持到县城再说。

就用气筒又打满了气,坚持向前骑一段,再打打气,再骑一段,重复了几次,很是难受,第一次有了想放弃继续前行的想法。还好晚上休息后又重新振作起来。
终于在天黑时搞到了吴桥县城,找了一家宾馆入住。老板娘看着我的装扮,还有自行车与驮包,便和我聊了几句,知道我要从北京骑到杭州,表示很惊讶,难以想象。

又侃了几句,去到房间洗漱,叫了份晚餐,完了休息,为明天做准备。


PS:关于东光铁佛寺的传说(资料整理于网络)

关于铁佛寺的传说。传说东光铁佛却不是铸的,而是由运河里漂来的。据传,铁佛原在京东香河县金鸡寺。东光自隋唐佛教传入,善男信女颇多,县城内有一泉眼常泛滥成灾。铁佛因此惦念东光这块佛像的善男信女,金鸡寺僧人每天撞钟即发出“东光、东光”的声响。金鸡寺和尚意识到铁佛要去东光,于是用铁链锁住铁佛的右臂,但铁佛去意已坚,终于挣断锁链沿运河逆流南下。沿途各县见运河里漂来了大铁佛,有的在河边修起了接佛寺,想拦留铁佛进寺,但铁佛毅然向南,目不斜视,一直漂到东光码头停住。

但这样的庞然大物谁能搬得动!此时,走来一个小和尚,说愿意帮忙搬铁佛,但要先吃一顿饱饭。运河边上一家包子铺的掌柜,遂蒸了十屉包子给小和尚吃。小和尚吃罢,俯身把铁佛的背上岸来,放在泉眼上。人们在泉眼上建起了铁佛寺,工匠为铁佛重新铸造了右臂。从此,此泉再无泛滥。
这尽管是民间神话传说,但在香河县民间传说中,其中竟也有铁佛在该县当年的金鸡寺,遗下一只胳臂而去东光的传说。两地相距数百里,传说却如此契合,应是和大运河促进文化交流有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