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时代,如何升级你的大脑更无敌?

chatgpt时代,如何升级你的大脑更无敌?

首页休闲益智大脑时代更新时间:2024-04-26

工具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它们不是人类进步的衡量标准,但它们可以代表人类进步的一个方面

By 乔布斯


这是瘦子模型屋第101篇原创文章

全文5000字,预计阅读10分钟

阅读口感:红烧肉

下面的问题,你有吗?

1)作为职场打工人,面对事情太多,时间太少,想要看书,却总是停留在几页,即使看完了,也用不起来,买了很多书,实践的没多少。

2)作为创业者,面对未知的不确定性,每天面临的问题太多,需要大量的信息,却很难有效去管理,去持续在商业领域积累

3)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需要会的技能太多,一个人活成一支部队,但是学习效率太低,经常买了很多书买了很多课,却很难快速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去变现。

你是否也有打造自己第二大脑的需求?

在这个信息过载和不确定性的时代,需要进行知识管理,以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在chatgpt来临的时代,没有自己第二大脑的人可能会被淘汰。

那么,AI时代下,如何升级你的大脑更无敌?

如何构建属于AI时代下的知识管理体系呢?

其实,现在市面上有3种对于知识管理的观点:

1:基于知识点,属于答案的维度

2:基于模型的,属于思考过程的维度

3:基于问题的,属于问题的维度

本文,聚焦在第3个,问题的维度。因为AI时代下,答案是最容易得到的,以前各种阅读各种搜,现在只要会提问会用准确的提示词,就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95%的问题在互联网上都有对应的解法,就看你会不会问。

知识管理具体拆开是长什么样呢?见下图:

以做菜为类比,就很好理解,知识管理每一个模块的含义了:

1)输入阶段,好比买菜

2)内化阶段,好比切菜

3)沉淀阶段,好比放冰箱

4)输出阶段,好比做菜

1.输入阶段,好比做菜

输入阶段,就好比做菜。

第一个问题:什么食材才是好的?

过去,信息不足的时候,基本都是好内容。

现在,信息过载的时候,基本90%的都是信息垃圾。

所以,要对好内容有个标准,才能刻意去收集。

好内容分为4个维度:

1)问题,任何知识的存在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2)模型,即思考的套路,解决问题的套路

3)概念,本质上是让别人理解你说的是什么

4)说服力工具,本质上是为了让别人理解并相信你说的话

任何一本书,都是由这4个要素组成的,所以我自己在拆解一本书的时候,都是按照这4个维度把书拆掉,拆书,而不是读书。

怎么拆书?

就是按照【问题】【模型】【概念】【说服力工具】来拆解。

有的人会说为什么是这4个维度?

学习为了思考,思考为了解决问题。

以终为始,最需要积累的就是问题。为了积累知识,就是在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用积累的知识去解决。

所以,最应该积累的就是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有限的经验已经很难跟上这个时代了,就像你现在问你爸妈如何在视频号上建立影响力,你爸妈会傻傻看着你不说话。所以,为了解决问题,我们现在最需要积累的就是模型

换句话说,学习的本质就是建构模型,然后以模型解决问题。

概念和说服力工具本身的存在,是为了能够表达让别人可以理解。

比如你穿越回古代,跟被人说手机,古代人就懵逼了。这就是完全没有手机在这个概念。

说服力工具,按照左右脑的分类,可以分为6种说服力工具。

左脑,理性说服,以理服人

1)实验

2)数据

3) 案例

右脑,感性说服

1)故事

2)金句

3)类比

第二个问题,如何找到食材会更快?

以前淘宝电视是靠搜索,人找货,现在拼多多是靠的是货找人(今日头条也是同样的逻辑)。所以,如何让信息来找你?

这是AI可以帮你的地方。

举个例子:(以文心一言来演示)

借助一个快速梳理一个学科发展历史的思维框架,AI就可以根据你的思路把过去你要看10-20本书的内容,按照你的框架进行整理。

这就是我所说的,让信息来找你,核心底层你要有框架模型。

这样我们就一下能知道比如经济学的开山鼻祖是亚当斯密吗,他的核心观点是提出了理性人的假设,代表作品是《国富论》。为后面发展起来的卡尼曼是跟亚当斯密对着*,他的核心观点是人是非理性的。代表作是《思考的快与慢》。

这样不到1分钟,就可以对一个未知领域的核心知识有个概览,不用读10-20本,按照一本书2小时来算,10本书就是20小时。而且再也不用去问别人给我推荐某某领域的书单了。

效率提升1200倍!!!

再举个例子(以文心一言来演示):

怎么把上面经济学的主要发展框架,按照我们的食材四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呢?自己整理?

不用,

交给AI,让他重新整理就可以了。

下面就得到一份以表格形式存在的以【问题】【模型】【概念】的学习地图。

这份地图可以帮助精准学习,再也不用看无数本教科书,又看不懂几页放弃了。

当然还有很多的场景,以上只是演示下如何借助AI高效快速让信息以你的思维模型来找你。

换句话说,如何读书效率最高?那就是不读书。

当然经典书,核心是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信息。

找信息这件事,就交给AI做吧,毕竟刚才我们做的实验,提高的效率不是10倍,100倍,而是1200倍!!

关联阅读:

过去写过一篇文章,关于阅读的第一层级读信息的。

读书的三个层次(上):读信息、读人、读时代

经典书,最重要是完成学习作者的思考方式,即读书的第二个层次。

读书的三个层次(中):读人=偷思

2.内化阶段,好比切菜

大部分人,收集完信息,基本不内化,

就丢给比如微信收藏、印象笔记、notion等软件。

收集的信息和知识,应该如何加工和管理呢?

可以想象成切菜:

作为一个多年为媳妇做菜的老厨师,

切菜里面有2个核心要点:

1)切,如果按照之前的信息四要素,就可以快速完成切菜了

2)配菜,这样炒菜会更快,当下不炒,半成品也可以放进冰箱。

内化的核心原理就只有一条:

用旧知识关联新知识

在这个阶段核心做3件事:

1)归类,用逻辑做好分类,解决的是短时记忆的问题

2)类比,关联,用类比关联,解决的是长期记忆的问题。

过去没有任何的软件,所以要靠人脑,后来有了纸笔,后来有了互联网软件。

当然还有一个未来不会被淘汰的技能,就是画图。

画图可以同时实现归类和关联。

这也是我只要是梳理东西,必定手头有张白纸。

当然你也可以借助在线的画图工具,比如我自己用的就是process on

比如,我曾经做听课笔记都是用图来完成的。

但,有一个核心问题一直没有被解决,

就是用好的类比解释,这就是市面上很多名师很贵的原因,

因为他们有一个很牛逼的技能,就是可以把很深奥的内容用很简单的大白话讲述,

尤其可以用类比让大家秒懂(就比如我的文章大的结构就是用做菜来类比,让大家秒懂)。

但现在AI来临,可以好比100个名师在你身边,就看你会不会用。

下面举个例子,(以文心一言来演示):

还是以上面的经济学为例子,

让AI给我们不断做类比解释心理账户这个概念,直到我们理解为止。

不够,再来五个类比例子。

当然以上为演示,如果你觉得AI解释的还是听不懂,可以让它不断给你打比方,直到你理解为止。

单这一个功能,就可以让我们在内化阶段提升至少10倍的效率。过去要找各种名师和高手来让你理解很陌生和复杂的概念,现在让AI给你出100个类比,瞬间让你理解。

当然,如果要系统化把信息进行内化,需要一个专门的时间。

这个时候就可以借助工具,先把信息存储下来,然后慢慢内化。

我自己借助的工具是flomo,因为它有2个很好用的功能

刚好可以解决内化阶段的归类问题和关联问题。

归类问题,用标签来分类,一张卡片就是一个组块。就比如一个个切好的食材。

关联问题,可以靠双链,就是批注功能,让不同食材之间产生关系。

还是举个例子,来看看实际的效果(以flomo来演示):

标签就有之前提到的好食材四要素【问题】【模型】【概念】【说服力工具】

比如基本问题的标签

关联的示例,这样食材之间可以可以被关联起来,很多时候创造就是重新的排列组合。

当然,做个小结。内化阶段最容易让AI升级10倍效率的,就是借助AI不断做类比。然后借助工具把组块之间的关系链接起来,等待创新和洞见的可能。相信在这些工具加持之下,内化这件事的难度会大大降低,会体会到内化思考时候的快乐。

3.沉淀阶段,好比放冰箱

在这个阶段,过去没有软件的时候,基本靠的是脑袋,因为信息少呀。

但是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人脑去沉淀所有的知识已经是不可能了。

所以,要借助工具打造第二大脑是核心。

如果把大脑思考的过程做一个瞬间切片,如下图:

过去的文章有讲,此处不做过多阐述。详细可以查看:

为什么深度思考这么难?你与专家的差距在于你不懂“大脑思考时的运行机制”

所以,未来真正的竞争力在哪里,就在于思考区,长时记忆会被各种软件和chatgpt替代。chaigpt出来之后,很多素材类的信息就不用经常去沉淀到软件中了,因为比如写作的时候要用到,直接问chatgpt就好了。

真正要积累的就是思考区的框架,模型,做好比做菜的菜谱。

所以按照重新的假设,以基本问题为基本假设的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搭建。

就是如下图的内容:

1)问题库

2)思维方式库

3)模型库

4) 案例库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解析,如何用基本问题来串联知识体系:

过去,我们解决问题靠经验,但经验未来靠得住吗?

尤其是面对新兴的复杂问题,就像你问你爸妈现在怎么在视频号做出影响力做到10万粉,靠你爸妈过去的经验,肯定不行。

这个时候就要借助模型的力量。

【问题层】在职场或则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让别人做事情的场景。

比如,作为商家,要让消费者购买商品

比如,作为老板,要让员工做事有激情

比如,作为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过去,我们是怎么学习的?

针对这3个问题,分别去寻找答案,或则请教他人。

然后在不同领域找到答案。

比如,让消费者买单属于市场营销领域

比如,让员工做某事属于组织管理领域

比如,让个人养成好习惯属于行为设计领域

然后在三个领域分别找到3个思维模型。

但其实这3个问题抽象来看,属于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让某人做某事?

一旦可以抽象到基本问题,我们就可以实现跨学科思考。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很难跨学科思考,是因为我们没有抽象基本问题的能力。

一旦以基本问题为点,就可以提炼出这个问题的通用模型,就是福格模型最通用。

根据奥卡剃刀原则,就可以保留一个最简单通用的。

因为遇到这类让某人做模式的问题,就可以按照这个模型展开。

刚才这种方式,

就可以快速获取一个领域的思考方式,有利于我们经常进行跨学科思考。

而让AI告诉我们一个领域的思考方式,只需要1分钟不到。

换做过去,要直到一个陌生领域,要么读了很多书,

要么问这个领域的专家,最少1个小时要的吧。这样最少在效率上提升60倍以上。

当然,还可以在基本问题,模型上,案例上都借助AI来升级沉淀的效率。

鉴于本篇篇幅有限,就不做过多介绍。

包括我自己在沉淀内容的时候,也用的wolai,以前用的onenote。

但是因为双链的功能迁移过了,未来可能会再次升级为TANA,一款更高级的笔记管理软件。

4.输出阶段,好比做菜

输出阶段,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

好比做菜,做得又快又好是好的标准。

实际上输出有3种方式,

1)写作

2)演讲

3) 实践干

如何让自己的内容收集不吃灰?

最好的方式就是输出了。

举个写作的例子,过去写作都需要在大脑中完成。

现在借助AI的软件,可以升级输出的效率。

比如给文章开头写一个金句:

是怎么调用chatgpt的?如下图:

如果没有AI,我估计要靠我过去看过的书,积累的金句。至少没有这么快。

这只是写作一个很小的环节,当写作环节被拆分得更细得时候,我们可以让AI介入进去,不断提升写作得效率和效果。

如何进行复盘?

还可以借助AI,变成我们得贴身技能教练。

比如还是以写作为例子,让AI帮助我们做复盘做点评。

比如,以本文标题为例子,让AI评价下我的标题怎么样?

总体来说,这个标题还不错。

如果让AI再帮我们精益求精呢?会发生什么?

所以在输出环节,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提升输出的效率,也可以帮助自己提升训练效果的效率(比如复盘)。

还有在训练技能的时候,往往门槛很高,很难坚持,用起来很难。

要让训练变得简单,有一个工具是可以用的,就是【一页纸模板】,这个来自于日本丰田的工具。

任何你要变成技能训练的都可以变成一页纸模板。

关于这个,我之前也写过文章,可以查看:

刻意练习的本质:一页纸模版让你30分钟上手一个新技能的神器

当然还可以让AI帮你从思维模型,变成可以落地的一页纸模板。

过去抽象一页纸模板是很难的,但是现在借助chatgpt这件事变得简单了。

当然用chatgpt升级知识体系的场景还在不断拓展在中,有同样需求的,可以私聊交流。

5.总结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四个阶段出发:

1)输入阶段,好比买菜,如何快速找到食材,找到好食材是这个阶段核心的事情。

换句话说,就要快速找到高质量的信息。

2)内化阶段,好比切菜,把好食材拿回家以后,清洗一下,然后切好,并做好配菜。比如好烧肉配好菜就包含五花肉、葱姜。

换句话说,就要把获取的信息做好归类,并可以跟过去的旧知识关联起来,以便用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用。

3)沉淀阶段,好比放冰箱,配好的菜放进冰箱冷藏,等做菜的时候拿出来,就很快了,不用每次再从买菜开始。

换句话说,就是不断结构化,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随时调取出模型思路,甚至整套解决方案。

4)输出阶段,好比做菜,把配好的菜从冰箱里拿出来,做好并摆盘给到食客。

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在说、写、干3者中不断输出,解决问题。

基于chatgpt的时代来临,我们重构了知识管理的体系,从知识点为基本单元到基本问题为基本单元的变更。

这个信息过载和不确定性的时代,打造自己的第二大脑已经不再是可选选项,而是必须项。只有通过进行有效知识管理,才能应对海量、碎片、质量低下的信息,驾驭不确定性和变化,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中脱颖而出。

在chatgpt来临的时代,拥有自己的第二大脑更是必备技能,那些没有跟上步伐的人可能会被快速淘汰。

让我们一起跨入知识管理的新时代,打造自己的第二大脑,应对未来的挑战!

“END”

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欢迎点击下方关注我,以后每周第一时间看到我的分享。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