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盈小学3:上学后游戏升级,骑马打猴冲天炮,撞拐跳羊扔沙包

后福盈小学3:上学后游戏升级,骑马打猴冲天炮,撞拐跳羊扔沙包

首页休闲益智刀扔刀撞更新时间:2024-05-11

到后福盈小学,我上了三年级,好像一点儿学习压力都没有,整天就想着玩儿。班里不少同学跟我的想法差不多,我的志同道合者是大有人在,于是我们就课间抢时间玩儿游戏,放了学不走玩儿游戏。

由于参与的人多,我们经常玩儿打仗。与我和胡同小伙伴玩儿打仗相比,又有了升级,常玩儿一些有配合难度的,比如“骑马打仗”。

“骑马打仗”是大个儿背着小个儿,分成两个拨儿对打。被背的人一旦被对方揪下来,这个组合就不能再参战。哪拨儿的人最后都被对方掀下马,哪拨儿就算战败了。

有时也玩儿与此类似的“冲天炮”。“冲天炮”与“骑马打仗”相比,只是背的方式不同,被背者要紧握双手,伸直双臂,由背人者采取相同姿势从里边顶起来,聚在一起的四臂挺然前伸,就算是炮管了,然后和对方炮口冲炮口地对撞,被撞开的组合即失去战斗力。

有时我们也玩儿可以单兵作战的游戏,如“撞拐”。“撞拐”不用背,双手扳起自己的一条腿,单腿蹦着和对方冲撞,撞得对方松手即为胜利(对方丧失作战权)。获胜后可协助同伙夹击对方,最后将对方的人全被击败,即为整体获胜。

在胡同玩儿打仗,可以使用木制武器,可在学校不行,不让带。我有些不甘心,就把学习的木尺削成了一把微型木刀,偷着玩儿。那木刀连刀头、刀盘都削出了模样,我很得意,经常在课间摆弄,甚至拿它玩儿打仗。

经常和我在一起玩儿的是我新交的朋友赵乐天同学,一次我俩的模拟战斗打得过了火,我的木刀不小心碰到了他头,他叫了一声,就去摸被扎的地方,竟然出了血。我感觉事儿不好,赶紧带他去找老师,老师也很紧张,让我立即和他去医院。

他家住市府后街,离学校非常近,我们先去了他家,他母亲一看也很紧张,立即慌慌张张地带我们往医院跑。医生看了伤口,说就是划破了层皮,不碍事,我悬着心才落了地。事后,他的家长没有骂我,只是提醒我打闹要注意分寸。我把此事告诉母亲,母亲让我再去他家跟他的父母道歉。此后,我俩还是好朋友,不过我再也不玩儿木刀了。

不久,有同学利用角亭中的铁柱子,开发了一个新游戏——“打野猴儿”。

学校中院四角的角亭,除了四周有木质的柱子,正中还有一根30厘米粗细的铁柱子。为什么要加这么个玩意儿,我也说不清,但它用来玩儿“打野猴儿”是再好不过了,它很光滑,抓起来一点儿也不划手。

“打野猴儿”的规则是,用划拳的方式决出输者,作为“野猴儿”供众人打,但野猴儿只要手扶铁柱,就有反击的权力,踢打到谁,谁就是新的野猴儿。

想要打他,就得偷袭,直接进攻很可能被野猴儿踢打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如果冒险冲上去抓住铁柱,就有了被踢打也不当野猴儿的权力,但不能被对方挤出来,一旦被挤出来就要当下一个野猴儿。之所以要冒这个险,是因为可以给别人创造更好的打野猴儿的机会。一是夹抱住野猴儿,使他失去踢打别人的能力,这样大伙儿就可以一哄而上,痛打野猴。二是把野猴儿挤得脱离铁柱,这样大伙也可以任意痛打野猴儿。当然野猴儿会冲破阻挡去重抓铁柱。

我很愿意参加这个游戏,但绝对不会冒险向上冲,我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躲远,让野猴儿怎么踢打不到。

这种游戏听起来有些野蛮,可我们喜欢,因为打闹是男孩儿的天性。比如你剃了头,有人会拍你的脑袋,还念念有词:“剃头打三光,不长虱子不长疮。”

回想起来,除了玩打仗、打野猴儿,我们还玩儿过许多其它的游戏,也很有趣。

男生经常玩“跳山羊”。大家划拳后,输了的就当“山羊”,弯下腰和背,双臂支在膝盖上,让别人拄一下自己的背,从上面跳过去。我总是胆怯,跑到跟前就犹豫,结果跳不过去。只好替代人家当“山羊”。

开始时女生玩儿“扔沙包”,后来男生也玩儿。我还自己缝了一个,个头小不说,缝得还不圆滚,里边装的真是沙子。玩儿的时候人家都不用。我们常用的一般都是家长给缝的,里边装的绿豆,扔起来可带劲了。这个游戏很简单,但很有成就感。尤其是本队只剩下你一个人,而你竟然抓住了沙包,得了“一命”,简直就像力挽狂澜的英雄一般。

我们还玩儿过拨冰棍筷子。那时的冰棍的手柄是竹子做的四棱的小棍,由于形状像筷子,我们就叫它“冰棍筷子”。游戏时参与各方出同样数量的冰棍筷子,然后划拳决定玩儿的顺序,第一位的要把所有冰棍筷子抓在一起撒开,再用手里的冰棍筷子拨动,拨出一根,其它未动,即赢得这根,再接着拨。一旦其它的动了,就让排在后边的人拨。

那时冰棍加工厂回收冰棍筷子(消毒后继续用),所以有人吃了冰棍就攒起冰棍筷子,像现在有人攒快递纸箱一样。为了多卖钱,有人甚至到街上去捡。

有同学把滋水枪带到了学校,当然是自己动手做的那种,一根细竹筒,里边塞上缠好棉花的木棍,拉时吸入水,推时就能滋出水。其他同学看到好玩儿,纷纷效仿。拿的人多了,人们就用滋水枪打水仗。

还有人把铁环拿到了学校。铁环肯定是家长帮助做的,大圆环的接头是焊死的,套在大铁环上的小圆环也做的很圆,这些都是孩子不能完成了。我们都觉得好玩儿,可也只能玩儿他的,因为不求家长,我们自己做不了。

秋天的时候,我们玩儿过“拔根”,就是用杨树叶柄互相勾拉,看谁的不断。为取得胜利,我们都到杨树下捡又粗又长的叶柄。可光是粗和长并不能保证胜利,还要让叶柄都韧性,为此我们都把叶柄放到球鞋里,踩上一天。虽然有时比赛时叶柄会带着臭味,但没人计较。

我们还经常玩“憋死牛”。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棋类游戏。在地上随便画一个正方形,再画好对角钱,然后抹掉一条边,在缺口画个圆圈算是“井”,棋盘就算是画好了。由于棋盘上有“井”,我们也管这个游戏叫“憋死井”。这个游戏只能两个人玩儿,一人找两个子,只要方便区分,什么都行。玩儿的时候双方把自己的子摆在“井”两侧的交点上,划拳商定谁先走,但走一方不能第一步就把“井”边上的子堵到正方形中间的交叉点,只能走另一个子。走起来之后,谁先把对方堵得无路可走,就赢了。如果双方都不出错,会永远地斗下去。

那时还玩过“洋火枪”和“小炸弹”。

洋火枪是由排子车辐条弯曲成的手枪形玩具。制作时把辐条帽设计在大拇指正好够到的位置,并把辐条帽拧出一半,将去掉弯钩的辐条另一端插入拧出的部分,然后绑上皮筋,给插入端加上力,就算做好了。玩儿时先把插入端拔出,再将火柴头的红药放入幅条帽中,再把插入端卡在幅条帽的下沿,用拇指从上部按下幅条帽,让插入端猛然压入,枪就响了(最早的火柴枪就这么简单)。

“小炸弹”是用子弹壳做的玩具。做时要在弹壳内放上烟盒锡纸,然后把熔化的铅锡牙膏皮倒入,做成铅坠,再把铅坠加皮筋固定在弹壳内,并在上部绑一布条,就做好了。玩儿把火柴的红药放到铅坠下面,再将其抛向空中,落下时“小炸弹”就响了。这两种玩具如果使用买的炮纸,效果会更好。

那时子弹壳是不好找的东西,同院的喜子竟然找到一粒没有用过的子弹,他向我显摆说,它的弹头是铅的,化了还能做铅坠,一举两得。没想到他用铁勺在炉子上熔化时,子弹突然炸了,万幸的是他没有受伤。弹壳坏了,弹头没了,他的“小炸弹”自然是做不成了。惊魂未定的喜子已经完全没有心思想他的“小炸弹”,只想着后怕了。

回想起来,那个时期我没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基本光想着怎么玩儿了。

(照片均来自网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