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剧本杀,你有沉浸式体验吗?

玩剧本杀,你有沉浸式体验吗?

首页休闲益智鹅鸭模拟剧本杀更新时间:2024-10-01

图@视觉中国

聊起剧本*,有些人不以为然,觉得剧本*就是小孩子过家家。有些人对剧本*的印象停留在侦探类综艺里,喜欢看明星玩,自己还没试过。有些人喜欢玩线上剧本*,在闲暇时段与网友一起推理破案。有些人则是线下剧本*的忠实粉丝,他们在读剧本时沉浸在角色中,时常在不同剧本里体验人生百态,感受世间冷暖。关于玩剧本*的沉浸式体验,广州日报的编辑记者有话说。

小编碎碎念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腾、梁意聆、嵇沈玲、林琳

栏目策划/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腾、林琳

不换衣服、不搜证还叫剧本*吗?

当主持人把我带到一个朴素过头的房间,我被告知这场剧本*不用换上精美的人物衣服,没有侦探类综艺里那一间间可以搜证的小屋,甚至连一块推理白板都没有时,我看着主持人手里厚厚的那摞本子,想大喊一句“这叫什么剧本*”,然后拂袖而去。可能是我眼中的嫌弃太明显,朋友劝说我,“剧本*里的角色分配很‘科学’,玩之前会先做性格测试,什么样的性格就会分配什么样的角色,我们预约的情感本对新人很友好,等你入戏了,一定会有改观。”我勉为其难地同意了。如果我当时径直离开,可能要到很久以后才会领略到剧本*盒装本的魅力。

不过我期待的性格测试并没有出现,DM(主持人)按星座分配了剧本,我拿到了长辈角色,这个角色因为婚姻失败,让孩子们在近乎压抑的家庭环境下长大,全都过得不幸福,我看剧本时没有入戏,但会因为故事情节愤怒。我听着蓝牙音箱里为保证剧情连贯加进来的声音剧情,在小剧场里根据人设读着台词,看着手里那些把线索写得清清楚楚的卡片,30分钟后,在大家的指认下,我摊牌了,我就是“真凶”。这么简单?我刚想离开,结果主持人又拿出一摞本子,表示刚才发生的家长里短只是电视机里播放的家庭情景剧,剧本*竟然还会“套娃”,我们就这样进入了第二个奇幻剧情。

奇幻剧情背景很宏大,要理清楚故事需要更长时间,剧情更复杂、线索卡也越来越多,我为了完成剧本任务,大声嚷嚷着要找出坏人,推理后才发现我们都在为团队默默付出,结果因为头脑简单,被坏人骗了,才把大家的生活弄得一团糟。当我还在回味、舍不得放下第二个本子时,主持人拿出一块拼图,让我们找出两个故事间的联系,完成全家福后我们进入第三个剧本,那些拼图碎片竟然是我们缺失的记忆!第一个剧本中的剧情出现了反转,剧情逐渐感人,开始催泪。在拿到完整的四个剧本后,在大家的复盘中,整个故事变得立体形象,坏人得到了严惩,误会得以解开,但孩子们的结局并没有改变。

在剧本*结束的一周里,我的脑海里会反复出现剧本里的剧情,我会主动找朋友讨论剧本里的细节。当时还写下了对那个情感本的感受——很多事情不应以爱为名绑架别人,也不应打着为他好的名义,把他的人生弄得一团糟,结果有时比出发点更重要,就像剧本里,我多希望故事最后真正反转的是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剧本*高手中惊现一只“呆头鹅”

去年11月,我当时关注到国内剧本*市场越来越庞大,爱玩剧本*的朋友也越来越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了剧本*的世界。我玩的是体验本,它是由广州一家游戏公司根据自家经典游戏改编而成,目的是为了改进剧本内容、收集玩家游戏体验,彼时,该剧本还未正式公开发售。然而,一同参与游戏的玩家几乎都是玩了一年以上的“专业”选手,他们一拿起手上的剧本便开始进入角色,而我这个新手在通读了三遍剧本后,还是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身份、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游戏开始后,其他玩家在实景场地里快速搜证、大胆推理,高阶玩家甚至还拿到了NPC(非玩家控制角色)手上的卡牌PK(对决)道具!整场游戏里,我像一只“呆头鹅”,根本没办法从这些老手口中套出任何情报。这场毫无参与感的游戏让我深刻体会到,如果是和一群朋友一起玩剧本*,说不定在挖掘剧本背后故事的同时,还能增进我们之间的友情。但是,和一群素不相识的人,总感觉没法敞开心扉、融入角色。很多人都说,在玩剧本*的过程中,他们的社交恐惧症在无意识中被治愈了,但对于我来说,这场游戏反而把我带进了“社恐”的行列。

有了第一次玩剧本*的“滑铁卢”,第二次玩剧本*时我选择了自由度更高、体验感更强的剧场型剧本*(俗称“小剧场”)。小剧场确实提高了我的游戏参与度,即便与陌生人一同参与游戏,因为和NPC互动更多、人物与故事联系更紧密等客观原因,反而让我放松自如。这次剧本*,我成了最快完成游戏任务的玩家。对我而言,剧本*像是一个体验型的娱乐活动。如果玩家没法放下个人包袱、没法完全放松,会非常影响游戏体验。我想给剧本*新手一个建议:初次玩本一定要挑有口碑的剧本,否则,你也会像我一样,变成一群高手里唯一一只“呆头鹅”。

玩剧本*像是开了一场长达4小时的研讨会

作为一名重度推理小说爱好者,拆解诡计是我的日常爱好之一,习惯了隔空和作者“斗智斗勇”,偶尔也想尝试其他解谜方式。在接触剧本*之前,我对它可谓一无所知,跟随朋友现场体验时,事先并未有任何“剧透”。当我们一行人围桌而坐,每人手捧一本剧本时,我对自己将要开启一场什么样的冒险毫无概念。

阅读剧本、明确任务、搜集线索、自由发言,票选凶手,这么一轮下来,像是开了一场长达4小时的研讨会,紧张有限,疲惫满满,要说最大的收获,应是对文本的宽容度大幅提升。从玩家的角度来说,我无疑太过挑剔,虽然玩之前再三给自己做心理建设——重在参与,不要较真,但我还是在体验过程中频频走神。看来,要在短时间内接受一个本身可能存在重大逻辑硬伤的设定,实在是一件需要耗费海量注意力的高难度任务。有那么一瞬间,我开始对DM这个职业肃然起敬,遇上糟糕的剧本,我大可以结账离店,“一别两宽”,但作为剧本*配套存在的DM,则需要具备“化腐朽为神奇”的超强韧性,果真,“如何合理划分工作与爱好的界限”是每个人都逃不掉的课题。

此后,在朋友锲而不舍的劝说下,我也曾再三登门给店家捧场,但对剧本*的喜爱度始终没有增长。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出在文本质量上。由于“剧本”不受版权保护,抄袭、盗版、洗稿等问题频现,同时,处于成长期的剧本*行业缺乏规范,精品剧本凤毛麟角,经营场所准入门槛较低,也导致玩家逐渐丧失好奇心。

回到“重度推理小说爱好者”这个身份本身,对于这个能让自己跳出书本、沉浸其中的剧本*还是抱有满满期待。随着更多元素不断加入,玩家的视野也将不断丰富,万变不离其宗,剧本*想要成功“出圈”,坚持原创和体验创新必不可少。

做一个剧本要经得住“沉下心”

为了不落伍,跟“90后”“00后”的朋友保持亲近,我欣然参加了几次剧本*的局,发现不过尔尔——小爱小恨,玩起来有些不过瘾。很偶然的机会,在一次工作坊中听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的馆长提及他们的“红色剧本*”——《思南路上的枪声——向着光明前行》,我与策划人马玮佳深聊,发现这部“网红剧本*”确实“当红不让”。这部由中共一大纪念馆原创的“剧本*”,马玮佳强调其为“全实景沉浸式互动体验戏剧”。它融合了红色故事讲述、红色文物展现、实景话剧观看,分组沉浸式剧本*、冷餐会大型社交体验等年轻受众喜欢的元素。

马玮佳透露,“他们想用周公馆这个大IP,面向青年人打造一个红色地标和周末打卡点。”马玮佳说,这个项目酝酿很久,大家非常谨慎——既怕“一锅乱炖”,又怕同质化和跟风,更怕这部“剧本*”脱离史实,成为一个热闹的消遣项目。马玮佳认为,红色题材的戏剧或者说类剧本*的产品要建立一个内核——有精神,有信仰;有战斗,有生活;有民族大义,有伟人思想。而小分支,则需要展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我们在做剧本时准备了两张最重要的图,一张是人物关系图,一张是场景路径图。” 马玮佳介绍,所有主创、主演、DM、NPC都是一大和周公馆的员工,每个人脑子里都有这两张图,他们视自己为周公的家人和周公馆的主人,视所有来宾为真正的宾客,只有把握剧本内核;不断打磨形成周公馆戏剧的特有气质;把自己融进去,琢磨那个年代的真实情况。“每演一次,我们就会修正一次,力求每个人要体验5个不同的组别:民主、工商、文艺、妇女、记者,其他剧本*是一个本子不同的人物,我们却相当于需要体验5个本子。” 目前,这个剧本正处于再次打磨阶段,主要目标是完善分组任务,解决好时间控制问题。在马玮佳看来,一个剧本或一个项目,都要经得住“沉下心”:“在热闹时保持冷静很重要,只有时刻保持一种敬畏和谦逊,才能让项目走得更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