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封神”的意义是让中国人几百年来扩大了崇拜的对象,极大的丰富发展了道教神仙体系,道教认为神在封神榜以前是没有的或者说是很少的,是稀有资源,借用周灭商创造了一系列神仙,那场战争是招募神仙的一种手段,道教的神仙体系到了封神榜就已经完善了,周之后就几乎很少有神仙的诞生,周之前处于神魔不分的时期。所以封神榜是道教为了对神、魔、鬼、妖进行区分而编制的。其实,封神最大的意义是娱乐了我们几百年,让我们在茶余饭后又多了项谈资
封神榜,相传是由鸿钧老祖用一纸玄黄古卷融合天道之力所成,再集结三百六十五个仙灵,以仙人化神的代价来抵御天道之力.天道之力恐怖异常,有生死之力、因果之力、吉凶之力、善恶之力、阴阳之力等,这些都是由于先前的诸仙战斗、*戮、贪婪、嗜血等干扰了天道,故而降下天道之劫来惩罚众生.而鸿钧老祖借用封神榜和三百六十五个仙灵组成御天大阵,来抵御天道之劫,给众生活下去的机会.封神演义的形成有两个原因:一是阐教门下神仙犯了*劫,需要找人代替(就是*别人替自己死)二是天庭人手不足,三教门下弟子又不听玉皇号令,需要人手补齐360周天正神之数.所以三教三商共签封神榜,但阐、截二教教主都不想自己门下上榜,所以签订封神榜的时候并没有签订具体姓名.这一来就为截教埋下了祸根,截教号称万仙来朝,门丁兴旺,为了道统的延续,阐教就起了打压截教的心思 .于是元始天尊联合太上老君,以及西方教准提接引两位教主一起打压截教.截教通天教主并没有意识到危机,他签订封神榜后除了号令门下众仙紧闭洞府,不许外出外,并没有其他布置,毕竟犯*劫的不是自己门下,只要看热闹就可以了.没想到事情出乎意料,截教的弟子纷纷被申公豹一句“道友请留步”忽悠出山,相继遭劫,甚至连得意弟子赵公明,三宵姐妹也遭了不测,赵被陆压钉头七箭书*死,定海神珠被燃灯抢去,三宵被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拿住,凶多吉少,广成子三上碧游,气的通天教主下了凡尘,布诛仙阵及万仙阵阻挡元始天尊等人,被大师兄太上老君,二师兄原始天尊,以及西方教两位教主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会盟共击之,不敌,失了面子和徒弟,截教不存,心生不忿之念,欲重练地水火风,再开世界,却被道祖鸿钧带回紫霄宫.至此封神顺利进行.
大家都知道,封神榜是由人教、截教、阐教三教教主创立产生,签订之后引发了三界大乱,三教为什么要设立封神榜呢?如果没有他们凭空生事,人间和仙界是不是会没有那么多的动荡呢?他们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
关于封神榜的起因,原著仅有寥寥几句的描述,今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具体原因。
一.主要原因
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十二弟子因一千五百年未曾斩却三尸,犯了*戒。三尸是道家认为人体内兴风作浪的作崇之神共有三个,要完成这场劫数才能继续修行。
玉虚宫元始天尊乃鸿钧老祖得意门生,原始天尊辛辛苦苦培养了上千年的十二金仙如果不能渡过这场劫数,就不能成就大罗金仙。如果十二金仙不能修成大罗金仙造成的后果有多可怕呢?
那后果是相当可怕的,为何如此说呢?十二金仙是站在阐教甚至是整个道教前排的人物,就是现在说的榜样。如果不能修成大罗金仙,后排的道教一众小修会对阐教或道教的教义产生怀疑,这可是立教的根基呀。
所以说整个道教的大佬必定会动用各种资源来帮助十二金仙突破瓶颈,树立榜样,圣人肯定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次要原因
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 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 善恶之神。
那么问题来了?昊天上帝如何敢让十二金仙俯首称臣呢?
昊天上帝之所以敢于下达“命十二仙首称臣”的诏令,就因为他背后有鸿钧老祖的支持。有鸿钧在幕后撑腰,就算是元始天尊也不敢公开反对。
鸿钧老祖好比是一党党首,需要成立一个政府部门来管理人员及事务。于是由昊天上帝出面组织政府,政府各职能部门需要人手来进行具体工作。SO,昊天上帝列出了一份人员需求名单:各部门名称、职位及人员缺口。邮件抄送大BOSS鸿钧老祖。
接下来由鸿钧老祖组织三教开会,阐教,截教,人道共谈,编成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大家都知道没人愿意上这个榜单,具体原因我们下片文章分析哈。凡是要登封神榜,必须先历*戒,死上一回,舍去肉身成个尸解仙。
以上我觉得才是设立封神榜的起因,网上文章都提到了第三个原因,但我觉得那个不是起因,只能算是个实施的过程。
三.项目实施
封神大事已定,接下来就需要找一个事件进行实现了。十二金仙要*人,封神榜上要死人,所以需要一个战场,一个大大的战场。
正巧,赶上周室当兴,商汤气数将尽,又恰逢纣王得罪了女娲娘娘,九尾狐奉女娲娘娘之命迷惑纣王,断送商朝江山,最终成了导火索,于是一场牵涉了天、地、人三界,汇集了三教九流的大战就此展开了!
封神榜上有365部正神名录,偏偏就是因为这365个名字,引起了一场牵涉了天、地、人三界,汇集了三教九流的大战!
一、封神榜上有名
这封神榜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共同签押的,对于修道之人,不管是阐教还是截教没有人愿意上那封神榜,三圣人岂会不知?偏偏没有办法呀,鸿钧老祖在旁边坐着呢,封神榜上需要填写365位大名,缺一不可。那怎么办呢?紫霄宫三教并谈,三商而定论。也就是你先写3个,我在写2个,一个一个的凑呗,三圣人争论的面红耳赤,口沫横飞。最后呢,因太上老君和原始天尊护短阐教这边,可想而知,三个人共议封神榜时,通天教主以一敌二,自己又是师弟,当然说不过那两个雄辩师兄了。以至于上榜的绝大多数是截教门人。通天教主自然知道自己门下谁在榜上,却也依然告诉门人们紧闭洞门不要去西岐惹事。
签押封神之后,谁都反悔不得。是为天数,纵然是圣人,也不能逆,此就是天数。通天教主违背前言,签押之后,还要炼那地水火风,终被鸿钧道人所阻。
用超现代的术语来讲,这个封神榜就好比裁员名单。一旦榜上有名,只能说拜拜了您奈。
二、金榜题名难道不好么?
虽然都是榜,那差别可是大了去了。这个封神榜一旦题名,只能封神。那可就与天地悠悠一散仙无缘了。
不好1:地位低下
因为仙和神级别是不一样的,神都要各归其位做自己的公务 想下凡是不容易的,而仙却逍遥自在,闲游三山五岳,上天入地无所束缚,而且从《西游记》中来看,玉帝只能随意调动天上有神职的人,对于仙,虽然也名义上归玉帝管,但玉帝基本上请不动。 元始天尊、东华帝君、镇元大仙肯定不买他帐,要不然孙悟空也断不会那么嚣张, 这是道教中的权力分布问题。
仙比神级别高。人死而神,肉身成圣者飞仙。神在仙界中只能算是低阶职员,最多是个小主管。如东海龙王常自称“小神”,而称来者为“上仙”。再比如土地公是神,但他连上天庭的资格都没有。综合以上种种,神只配做仙的小跟班。地位、权限等等差仙一大截。
不好2: 不能修行
封神世界里面的人们,在仙山洞府里苦苦修炼百年,千年,多的甚至上万年,都是为的修仙。像是通天门下的截教弟子和元始门下的玉虚弟子,他们为的都是修仙而不是成神。
封神后虽然身为天庭工作人员,虽然掌管日月星斗,但受了封神榜的限制,根本无法借助这些星斗之力修炼,就像是看守宝库的人员,看得到,得不到。所以说如果你被封了神,就永远没机会再修炼成仙了。
不好3:尸解仙朝下品
封神榜提名后只能身死作为一个尸解仙,这尸解既不能自主投胎,也不能了脱生死轮回。“躯质遁变”,是其实质。实在是个不得而为之的方法,身消后寄于物上。只能将灵台一点清明寄予封神榜上方可存活于世间。
不好4:当神没有做仙自由。
虽然那些人都是古人,可是他们对自由还是很看重的,当了神后就要在天庭任职,有一个固定的职位。就像是现在的上班一样,要每天准时准点上下班打卡,还要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想外出旅游一次都很难,因为神是没有假期的。像是西游记中的黄袍怪 奎木狼 因私自下凡而触犯天条。
但是仙就自由的多了,他们可以在任意一个自己喜欢的山上修炼,收几个弟子。没有人管他们,也不用每天固定做事,想出去随时就可以走,比起做神不知道舒服上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