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灌篮高手”廖家东:重庆高温期间仍练习投球,不进球不吃饭

“乡野灌篮高手”廖家东:重庆高温期间仍练习投球,不进球不吃饭

首页休闲益智灌篮老人更新时间:2024-04-29

4月份以来,在重庆市璧山区朝阳村老家旁边的地里、草坪上、小路旁,行人都能看到廖家东投篮的身影。

他身体微微后仰,持球的手如扔铅球一般用力掷出篮球。一瞬间,重力似乎对向上飞升的球失去作用,14米高的篮筐,球进了。

投篮设备极为简陋,简易支架或者石磨固定住一根竹竿,任何能容纳一个球的物体都能成为篮筐。篮筐的高度最初只有7米,后来变成了9米、10米、14米。

因为高难度的投篮视频,廖家东被许多网友戏称为“乡野灌篮高手”“野球王”,他相继被重庆本地媒体、新华社、央视新闻的短视频官方账号关注。过去五年间,他的微信朋友圈每年不超过6条,而在2022年已经过去的9个多月里,他已经分享了3次自己的短视频。

镜头之下,他高大威猛,身形矫健,肤色黝黑,身材精瘦,面对拍摄毫无惧色,既像运动员也像农民。现实生活中的他略有反差,身高1米77,性格内敛且执拗,说话间一时来很难找到精准的语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7月13日,因为一条在玉米棒子里拼出Nike标志的视频,廖家东被送至舆论的风口浪尖。所幸央视采访转发,让他免于被指责。

在网友看不见的角落,他依然在练习投篮。今年重庆高温期间,他甚至不投进不吃饭。

现在,他希望拍短视频能够养活一家人,这样他就可以总是呆在老家。如果不能,他也许会再次离开家乡,离开亲人。

杂物间里,被廖家东玩坏的篮球。图/九派新闻记者曾宪雯

【1】因拼出Nike标识被质疑,被央视挽回路人缘

廖家东的老家隐匿在山村深处,乡道尽头附近。互联网在这里并不为人们所熟用,但这里却因这位32岁年轻后生打篮球的视频被全民关注。

在一个堆满了红薯和杂物的房间,箩筐里被玩坏的篮球是廖家东今年的“杰作”。走红之前,他很少有这么好的球可以玩。

7月13日的一条视频,将廖家东送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这条视频里,他在玉米棒子里拼出Nike标志引起众怒。有人质疑为什么不支持国货,甚至鸿星尔克某地专卖店的账号都在视频下方评论“换国货标点赞超百万”,也有人表示看到这个标志直接设置不感兴趣,甚至还有人说“耐克给你多少钱我给你双倍”。

为了挽回路人缘,有不少好心的网友建议廖家东把投篮的背景图案换成五星红旗。“国旗怎么能踩在脚下”,廖家东的高情商回应重新赢得网友喝彩,错怪他的网友向他道歉,最初提出质疑的网友,也因此遭到网友批评。

后来,事态发生逆转。央视给村里打来电话,问璧山区朝阳村有没有廖家东这个人,投篮的视频是否真实。再后来,廖家东成为了“央视新闻”官方账号关注的第34个人,他在7月20日发布的投篮视频,得到了央视新闻的转发认证——“加油,灌篮高手”。

提起被央视点名,本就不善言辞的他变得有些磕巴,“我觉得这是很骄傲的一件事情,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在网友看不见的时刻,廖家东在烈日下不断练习投球。

说起儿子对自己的狠劲,母亲既无奈又心疼,重庆今年的高温全国瞩目,即使在那样的日子里,廖家东也常常在外面投篮,不投进连午饭也不肯吃。

面对生活的艰辛,廖家东保持着热情,他说,“互联网这个东西很神奇,有很多人慢慢认同你的时候,就觉得更有干劲了。”

网络热潮过后,前来寻访的媒体少了,廖家再度回归平淡的日子。最近的重庆阴雨绵绵,视频拍摄效果不佳,廖家东更新视频的频率不高,很多找上门的品牌,他都以不合适为由选择了拒绝。他只知道,眼下正在做的,是自己热爱的。

廖家东家门前,14米多的篮球筐。图篮球筐新闻记者 曾宪雯

【2】自制篮筐,在小角落装上灯泡练习投篮

从小到大,廖家东都没接受过专业的篮球训练,没有人知道,他算不算一个在篮球这项运动上有天赋的人。

第一次接触到球类,是父亲送给他的一个蓝色皮球,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个皮球成为廖家东唯一的玩具。同时进入他视野的,还有乒乓球和其他球类运动。至于为什么在众多球类运动中选中篮球,廖家东解释说,好像在篮球场上才能够体现男性的激情和热血。

农村的田野与院坝是天然的球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和小伙伴玩球成为他最快乐的事情。

家里没钱买篮球,廖家东就用布条裹成一个篮球形状,在二楼的楼垛钉上一个自制篮筐,晚上看不清,他便给独属于他的小角落装上灯泡,没事总练习投篮。

“小时候我们这边没有这个条件,到我上中学时,学校才开始有篮球设施。”一直到初中,廖家东才在学校的篮球场真正接触到篮球。

廖有志看得出儿子对篮球的喜欢,但这不是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没有资金培养儿子的爱好,更缺乏对篮球这项运动的认识。

上学时,廖家东文化成绩一般,体育成绩很好,小学就被招到来凤中学学体育。初中升高中阶段,为了弥补文化成绩的短板,他练起了田径。放学后,其他孩子都回家了,他还需要在田径场训练两个小时;早上五点半,别人还在梦乡里,他们又开始了训练。廖家东最终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大大小小参加了不少比赛。

那时的廖家东,从来没有动过学篮球、做职业篮球运动员的心思,他已经默认了篮球只能是业余爱好。当32岁时再回忆往昔,廖家东突然意识到,曾经的体育学习并不系统,他并不算了解体育,更没想过自己可以尝试一下运动员这条路。

高中毕业后,为了替家里分担,廖家东进入社会打工,他*工作一直都是机械劳动,跟体育没什么关系,不论是篮球还是田径。

廖有志知道,儿子从没放下对篮球的热爱。在九龙坡工作时,廖家东下班回家吃完宵夜,总会到附近的球场打打篮球,打球时流下的汗水,让他感到心情舒畅。

在很多落后的地方,有很多孩子都像廖家东一样,即使天赋异禀,也很难有机会进入更大的舞台。廖家东不是没有遗憾,但现在的日子也让他满足,他说只要心中有球,哪里都是球场。

为方便打篮球,廖家东给二楼楼垛安装的电灯。图/九派新闻记者曾宪雯

【3】曾做过切菜师父、电脑组装工人

今年,是廖家东回老家发展的第一个年头。

高中毕业后的十多年间,这位曾获得过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的年轻人曾短暂做过“墩子”(川菜中的切菜、配菜师傅),后来长期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一个电脑城干着组装电脑的工作。

组装电脑不需要创意,每周做六休一,月薪一万左右,在重庆,这是一个还算可观的收入。从二十出头到已为人父,经年累月的重复劳作中,廖家东日渐觉得乏味,他感到自己对工作、生活提不起兴致,容易疲惫,也不快乐。

工作十多年,廖家东也很少有时间陪家中老人。在九龙坡上班时,他每天下班也会回到璧山城里的家中,但他很少有时间回老家,难得的周天休息日,常常都在睡懒觉中度过。想到日渐衰老的父母和随时可能离开的爷爷奶奶,廖家东索性心一横,干脆辞掉了工作。

短视频创业是早就打算好的,只是对于拍摄内容,廖家东心里还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划,初回老家那段日子,他经常带着妻子在村里闲逛,寻思应该怎样在视频中呈现家乡的美丽风光。打篮球是他日常都在做的事情,想到这里,他心中慢慢有了主意。

廖家东在附近的青冈树林里开辟了一个冈林球场,步骤并不复杂,只需选中一棵树,在上面钉上一块破旧的门板,再挂上一个铁圈篮筐。他心想在这里打球一定很享受,再搭个帐篷,妻儿也可以过来玩。他分享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第一个视频就是在冈林球场拍摄。

廖家东没想到,第一次发布就有六千多的点赞,有网友评论说这是“丛林篮球”。更没让他想到的是,冈林球场搭成没多久,村里便遇上了重庆多年难得一见的大风,林子里很多树都被吹断。

爷爷家二楼的屋角也是廖家东悬挂篮筐的地方,篮筐取材于一个废弃的锅,7米左右的高度,没试几次,球就进了。公路旁、院坝里、通向家中的小道和家门前的草地都是廖家东玩球的场地,他的粉丝也越来越多,在网友的建议下,他开始尝试更高的高度, 7米、9米、10米……

10米往上,廖家东发现球没那么容易进了,有时候要练三四个小时,更夸张时,拍好几天才能进。“从10米开始,我是真正想去超越自我,后面我一口气做了一个16米的,很难投。”

他走遍老家附近的竹林,发现长一点的竹竿太弯。房前屋后堆满了被废弃的竹竿,现在还屹立在门前草地里的那一根,长度足足有16米,立起来之后投篮高度只有14米左右。

廖家东放置在老家院坝里的篮球筐。图/九派新闻 曾宪雯

【4】走红后遭质疑,父母频繁关注他的短视频

儿子决定回老家发展,高兴归高兴,廖有志夫妇心里其实隐隐有一些担忧。

在廖有志看来,一个月拿着一万左右的工资,在重庆可以把日子过得很安逸。妻子也不了解短视频,在她有限的认知里,这可不是一个稳定营生,孙子已经两岁,花钱的地方不少,儿子应该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6个多月过去后的今天,再谈起儿子当时的决定,廖母脸上始终挂着笑意。“儿媳妇支持他干这行,前面四个多月没工资,儿媳妇说给他一年时间,让他试一下。”

所幸在优质视频内容和粉丝的加持下,廖家东很快得到了平台扶持。在他已经发布的85个视频作品中,有不少广告内容,廖家东透露,这些广告多是平台方让他拍摄,凭借拍摄短视频,他已经能够负担家里的日常开销。

流量给廖家东带来热度与收益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不少争议。

“P的吧,感觉上升的后劲没这么大啊”,“抛出去的力度,抛物线构成,总感觉画面不真实”“一个特效还一直发”……常常有网友因各种原因质疑投篮视频的真实性,最初廖家东也会为此苦恼,在评论区一一回应,意识到有的人只会相信自己所认为的,他便不再计较网友恶评。

“有些视频都是平台让他拍的”“我觉得还是可以,搞这么久有了一千多万的点赞,听他说有的一个月做十万点赞都很难”“上了重庆电视台,最开始我都不相信,晚上回来打开电视看到了,没有人想到他能做这么好,我们对这个一窍不通”“火了之后,就算再出去打工,工资起码也会比以前多几千块钱嘛”……这些都是廖家东的父亲为他做出的辩解。

在廖家东眼里,父亲和自己一样不善言辞,他不知道,话少的父亲如今竟能够面对陌生的记者侃侃而谈,交谈内容还是自己并不懂的短视频。

廖母也养成了每天看儿子短视频账号的习惯,她似乎比廖家东更关心,视频有没有增长播放量、点赞量,粉丝数有没有增长。说话间,她打开廖家东的短视频账号,又重复观看起了他最近更新的视频。

廖家东的老家隐匿在山村深处。图/曾宪雯

【5】热闹了大半年后,家里又冷清下来

烟雨朦胧中的村庄,人烟较平日变得更加稀少。留守老人是生活在这个山村的主力,这个南方深秋的午后,有满是白发、听力和视力都很差的老人冒着微雨在田间劳作,也有一些乡邻聚集在一户人家玩着打牌的游戏。

廖家东的爷爷廖红贵已过耄耋之年,他儿孙众多,却不记得任何一个孩子的电话。父亲廖有志56岁,脸上满是沟壑的皱纹,双手因为常年劳作贴了四个创可贴。他平日在璧山城里干装修工作,最近趁着天气不好,想赶紧挖回还在地里的红薯。

廖家东回老家前,廖有志不会使用移动支付,有一次因为收工资需要现金,甚至受到了合作老板的冷眼。现在不一样了,他感到自己跟上了这个时代,不仅学会了网上收付款,还学会了网购。在看儿子拍摄的视频之余,他也在其他的短视频中发现了新的乐趣。

过去的几个月里,廖有志终于体验到了儿孙承欢膝下的快乐,年轻时的他也爱在外漂泊,上年纪之后,他更愿意待在老家,“等到了五六十岁,人都会有这种心态。”他告诉记者,“很多只有老人在家的,很造孽,孩子都在城里,他们很孤独的。”说到最后,他甚至不忘提醒记者,要常常回家看看老人。

这户热闹了大半年的人家,最近又冷清了下来。

屋内刚刚翻修过,妻子担心甲醛对整日在家的2岁儿子危害太大,最近回了璧山城里生活。前几日拍视频,廖家东不小心崴了脚,加上最近天气不好,他也暂时回到城里陪伴妻儿。廖母已经开始念叨,儿子一家人什么时候回来。

对于未来,廖家东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划,他始终贯彻走一步看一步的行动指南,如果拍短视频能够养活一家人,他也希望可以常常在家;如若不能,他也许会再次离开家乡,离开需要陪伴的老人。

九派新闻记者 曾宪雯

【爆料】请联系记者*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