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场上的怪兽全部破坏。
Vol.1中出现的普通魔法。具有破坏场上所有怪兽的效果。
不需要触发条件或者成本。
由于这张卡消灭所有的怪物,如果对面有两个或更多的怪物比自己的怪物多,你可以获得优势。
和《雷击》相比,它涉及到你自己的怪物,但是很多情况下你没有自己的怪物。如果对手消耗他的手牌来布局。你使用它,如果对面的场面空了将是对对手的直接伤害,因此可以扭转战局。
涉及自己的怪物的点基本上是劣势,但你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达成连招。送入墓地时主动使用怪物效果也不错,例如“哥布林僵尸” ,或者将其与机皇帝(自己场上的怪兽被破坏可以特招)的特殊召唤联系起来。和《暗黑创世神》配合得很好,清场后立刻特招上去。
①:这张卡给与对方战斗伤害的场合发动。对方卡组最上面的卡送去墓地。
②:这张卡从场上送去墓地的场合发动。从卡组把1只守备力1200以下的不死族怪兽加入手卡。
这张卡不能通常召唤。自己墓地暗属性怪兽有5只以上存在,自己场上没有怪兽存在的场合可以特殊召唤。可以把自己墓地1只暗属性怪兽从游戏中除外,自己墓地1只暗属性怪兽特殊召唤。这个效果1回合只能使用1次。
还有“激流葬”作为类似的完全清除卡。由于这通常是魔法,可以在自己的回合适当使用。 但是,由于无法在对手的回合中干扰,因此有时候不如激流葬。
由于魔法卡和陷阱卡的区别很明显,所以我想根据环境来决定使用哪一张。
虽然一般来说是一张强力的去除卡,但是是对手部署完毕后才处理的卡,所以很多事情不能及时完成。此外,由于攻击力高的打点和各种怪物效果,不依赖这张卡就可以进行移除的卡组数量正在增加。
尤其大部分卡组的本家卡片就有移除效果,所以这张卡在主流套牌中使用的情况很少。
另外,现在有破坏抗性的怪兽很常见,这张卡的去除性能也不再无敌了。
包括这种倾向,我想根据与要采用的卡组组合使用的其他去除卡来考虑是否插入。这是一个不取对象效果,因为它破坏了未指定数量的怪物卡。
从引入限制卡时开始就被指定为限制卡,并在引入禁止卡六个月后成为禁止卡。 当时认为没有回归的可能,但随着2005/09/01改为限制卡,之后,随着2006/03/01再次成为禁卡。 在那之后,它仍然是一张禁卡,但也许它有望用作大规模部署的针对卡卡,2011年9月1日变成限制卡。之后,环境变快,通货膨胀加剧,采用率不足以称其为必备卡,因此在七年后的2017/07/01放宽为准限制卡。放宽后,在环境中有一定的采用率,但最终于2021年1月18日解除限制。这是自限卡制度推出以来 ,18年来首次完全解除限购。在服役期间,是最长四年半的禁卡。
虽是强力卡,但在EX / EX-R等中正常录制,一开始很容易获得。
“黑洞”是一种质量大、密度高、引力极强的天体,即使有光也无法逃逸。
2019年4月10日,我们首次成功直接成像黑洞,证明了它的存在。
据说,质量超过太阳30倍的恒星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在引力坍缩发生超新星爆炸后形成。
据说在黑洞的中心有一个“引力奇点”,密度和引力变得无限大。
此外,作为一种活跃星系的类星体的能源被认为是超大质量黑洞。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白洞”作为对立的天体而存在。
有一种假设,两者通过虫洞相连,被吸入黑洞的物体从那里释放出来,但存在很多物理上和逻辑上无法解释的矛盾,也有很多观点否认存在。
游戏王较为经典的破坏性魔法卡之一,也是游戏卡组在决斗城市编之前出现的最后一张新卡。首次登场并非是决斗而是在KC公司的五大老发明的决斗怪兽冒险游戏中,AIBO考虑到这张卡会涉及到全场怪兽就先让孔雀舞召回了「女武神」,然后本想发动这张「黑洞」来破坏天空中无数的怪兽们,谁知道被趁机发动效果的「青衣忍者」给阻止了。后来的剧情中乃亚也用这张卡来破坏了海马的强力怪兽。
在Konami的游戏作品中-
DM1有一个系统,你每回合只能打一张牌,就在抽牌之后,所以这张牌实际上具有“消灭场上所有怪物以换取放弃这一回合效果。我有的魔法卡。 在这个游戏中,唯一能阻止对方回合攻击的方法就是《光之守护剑》 ,所以你几乎肯定会在下个回合被直接攻击,这不是很方便。
在True DM中,将场上设置为怪物的所有魔法卡和陷阱卡破坏。
与国标DM4后的《大风暴》效果相同。
在WORLD CHAMPIONSHIP 2009中,记录了上面提到的“Sp-The End of Storm”,但是速度计数器是10,而且很重,不能随便使用。
不过,在WORLD CHAMPIONSHIP 2010之后,使用成本变成了 8,使用起来也变得轻松了一些。
大师决斗激活时会在场上产生特殊效果。
文章内容主要翻译了游戏王wiki,图片取自游戏王查卡器,还参考了游戏王ygo 萌娘 谢谢收看
已保存草稿 2022-05-14 09:33:311890/4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