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5日13时整,一枚单级固体亚轨道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一刻注定被历史铭记——这是国家发射场上空首次升起民营火箭,火箭为民营航天公司星际荣耀自主研发的“双曲线1Z”(以下简称“SQX-1Z”)。今年4月,星际荣耀在海南某基地发射了其第一枚固体探空火箭“双曲线-1S”。
2018年已经过去大半,创投市场上仍未有系统性的投资热点出现。区块链技术尚未找到成熟的应用场景,流向 AI 领域的热钱也趋于理性。而受到Space X 发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的刺激以及军民融合政策的影响,国内迅速掀起一股航天热,民营火箭成为资本寒冬里的新热点。
2018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随着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政策红利、资本红利、技术红利的多重刺激下,一批像星际荣耀一样的创业公司把目光投向太空。如果说此前市场还对来自政策层面的态度有所迟疑,这次位于国家发射场的发射无疑给资方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正式运营的一年多时间里,星际荣耀完成5轮融资,累计融资6亿元,估值达到38亿。其走通了从设计、组织生产、后期发射服务及发射资源协调全流程,民营火箭终于成为一门讲得通的生意。
第二波航天热中的领军者
民营火箭在中国已经历了两波创业浪潮,第一波高潮发生在2015年。
2015年前后,军民融合需求愈加迫切,Space X 13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火箭发射这一事业脱离体制的可行性:
2014年底,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卫星市场,民营航天开始破冰;2015年两会,军民融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航空航天装备被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政策解冻的春风吹过,与此同时,Space X于2015年获得富达投资和谷歌10亿美元融资,估值约为110亿美元。
微小卫星组网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民营火箭创业。根据SIA数据,2014、2015、2016年,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规模分别为62亿美元、54亿美元、55亿美元。“而到2020年,总共有超过6000颗的地轨卫星需要被发射,当然其中里面有接近50%是美国的卫星,但是剩下的这些都是我们将来可以去触及的一个市场,整个市场的规模也超过了100亿美元。”商业卫星发射供不应求,有火箭创业者将其形容为火箭的卖方市场。
2017年,军民融合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民营火箭创业迎来第二波高潮。相关配套细则逐渐出台,一些传统航天业技术人员也相继离开体制加入创业公司。
星际荣耀董事长、从业二十多年的航天老兵毛洪涛就是其中之一。
毛洪涛第一次认真思考民营力量做航天,是在十几年前。
当时,毛洪涛跟随原集团领导参加一些国际会议,期间与Space X主管市场营销的副总裁做过交流。“当时美国人就说,中国航天跟我们比几乎没有优势,我们的技术更先进、成本更低。”
这件事对毛洪涛触动很大,“我后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从劳动力、基础原材料、元器件成本来讲,中国都应该比美国便宜。”毛洪涛想不明白,到底哪个环节还可以继续降低成本。
随着Space X一次次发射成功,国内关于这家公司的报道越来越多。2013年10月7日,Space X公司将垂直起降技术应用于新研发的“蚱蜢”火箭上,该火箭在成功升空744米后准确降落到发射台上,标志着人类首次制造出可重复利用的火箭。那一瞬间,毛洪涛感觉更加紧迫了——国内是不是也需要有一些相对更灵活、对市场反应更快的公司,在航天领域做一些探索?“至少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需要这样一个公司来填补空白。”
2015年3月,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不断有投资人主动接触毛洪涛。直到2017年,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中央办公厅、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关于军民融合的文件陆续下发,毛洪涛终于下定决心:就是现在了!
他决意将自己24年的工龄清零,跳入或许可以填补空白、书写历史的民营航天浪潮中。
民营航天的“人才黑洞”
火箭研发是一门硬科技,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这一点首先表现为火箭是个高度人才密集的行业,尤其是参与过实际运载发射、型号设计,经历过失败、做过“归零”的人。
作为航天系统里曾经最年轻的总指挥,毛洪涛的公司吸引了不少原单位人才。有业内人士在对寻找中国创客点评目前几家创业公司时表示,“毛总在原单位还是具有相当号召力的。”
一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一号召力的来源。在原单位,毛洪涛是一个成立不久的预研厂所的一把手。离职创业前的告别会上,毛洪涛从兜里拿出一张揣了很多年、已经有些破烂了的纸条,上面列有每一项他在来到这个厂所时设立的目标。毛洪涛逐一向在场的人说明每个目标的完成情况、超额完成了多少。“在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的严苛要求,以及对手下每一个人、对这个单位的担当。”星际荣耀总裁助理姚博文说。
姚博文从原单位起就跟在毛洪涛身边,他回忆,过去单位附近有一家连锁餐厅,毛洪涛多年来只吃“大湘辣”。在他办公室东南角堆着几箱方便面,这是毛洪涛雷打不动的早餐。“毛总不是很在意自己生活上的细节,他一生可能只执着于干航天这一件事。”姚博文说。
截至目前,星际荣耀团队共有110余员工,核心成员均完整经历过运载火箭、战略战术导弹的全流程研制,其中多人担任过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的运载火箭、导弹武器、空间飞行器的总指挥、总师、副总师、正副主任设计师、项目办主任等职务,在运载火箭研制方面的平均从业时间超过12年。团队总计获得数十项国家及部级以上奖励、数百项航天行业成果奖励、数百项学术专著及论文成果、上百项授权专利。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作为初期的公司,在包装出性感的故事之前,首先还是要具备入轨的能力。”毛洪涛说。对于火箭而言,进入轨道之后才把卫星、货物、人送入轨道的运载能力可言,而有了运载能力,火箭才能真正产生商业价值。
星际荣耀给自己确立的目标是打造高品质、低成本、快响应的商业运载火箭,服务全球小卫星发射市场,成为航天国家队的有益补充。
角色的转变带来视角的转变。过去毛洪涛看到的更多的是差距,创业后毛洪涛看到更多的是市场。
“过去做航天,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对于纯商业的市场来讲,有时候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离开体制前,毛洪涛的设计工作带有科研的性质,或多或少会考虑成果评定、报奖的因素;创业后,市场需求、报价、成本控制、技术方案的实现难度成为毛洪涛考虑更多的问题。
星际荣耀没有一上来就把研发可以入轨(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火箭作为自己的第一步,而是定下了“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策略,通过发射难度较小的探空火箭逐步进行技术验证。
2018年4月5日,星际荣耀在海南发射场成功发射双曲线-1S固体火箭,火箭飞行高度突破100km,最大飞行速度超过1200m/s。这是民营火箭公司在国内首次成功发射探空火箭。
“这次发射主要还是在研制入轨火箭之前的技术验证。”毛洪涛表示,星际荣耀希望通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阶梯状飞行试验,一方面把这支初创团队的能力磨合好,另一方面逐步验证入轨火箭的发射技术。“尽管在原单位这些技术环节都经历过,但创业后毕竟模式不同,这条道路怎么能走得通?我们也希望通过由简到繁的发射进行一些探索。”
今年9月5日,星际荣耀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第二枚验证型号固体亚轨道探空火箭“双曲线-1Z”,这也是民营航天公司在国家发射场的首次发射,其信号意义不言而喻。
毛洪涛介绍,与5个月前发射的SQX-1S相比,SQX-1Z增加了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完成了包括火箭组合导航、制导和控制方案验证。其中控制系统增加的栅格舵(就像鸟的翅膀一样,可以控制火箭的翻转、俯仰、偏航等动作)除了在火箭上升阶段控制箭体姿态外,在下降过程中也对落点进行了调节。“这就为未来可回收液体运载火箭的精确返回提供了一些先期的技术验证。”
液氧甲烷火发动机是星际荣耀的另一研发重点。这是国外知名民营火箭公司Space X、Blue Origine的研发方向,也是通过火箭重复使用达到降低火箭制造成本的必然路径之一。
虽然技术上比固体发动机复杂得多,但液体火箭发动机具有安全可靠、推进剂成本低廉、比冲性能高、启动工作平稳、易于批量生产、可重复使用等诸多优点,是实现火箭可回收使用、降低发射成本的不二选择。
研发进度方面,5月31日星际荣耀顺利完成自主研发的15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变工况高效燃气发生器点火试验验证。
未来,星际荣耀计划推出可靠低价的中型运载火箭,并将任务周期缩短至6个月,及时满足微信发射需求;预计每周发射一次,保障小卫星组网需求。
新京报记者 蔡浩爽 编辑 赵力 校对 李铭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