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盛夏7月,大包裹赛道迎来史无前例的热度。继7月2日德邦以更名宣战大包裹之后,7月18日,优速快递宣布将“限时达”升级,覆盖99个城市。
为业界关注的是,即便在小包裹快递市场,限时达尚面临网络、服务和成本等难点,难以全面铺开,大包裹无疑将遭遇更大挑战。并且,在大包裹这一垂直赛道,巨头身影频频闪现:顺丰、百世、中通、圆通和韵达等纷纷入局,而优速是最先点燃“限时达”战火的企业。随着大包裹竞速的开启,赛道竞争迅速升温。
在2015年就转型大包裹的优速快递,因为率先以快递形态(服务)做大公斤段的包裹而备受资本青睐,一度被称作快递行业的一匹“黑马”。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优速快递已经陆续完成三轮融资。其中,2016年A轮融资为3亿元以上;2017年1月,获得总额达20亿元的银行授信和A+轮融资;今年4月,获得B轮融资,但融资金额并未对外披露。
正是在资本的助推下,优速于今年3月率先推出“限时达”服务。承诺在既定范围内满足单票3~30公斤的配送限时达,同时高调喊出“限时未达,运费最高全退还”的口号,在业界引发热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自推出以来,优速“限时达”版图一再扩张:今年3月上线29个城市;4月新增上线10个城市;5月新增上线30个城市;6月再次新增上线30个城市。据优速快递副总裁沈涛透露,下一步,“限时达”有望在1年内开通200个以上的城市。
火力全开的背后,是包括顺丰、德邦在内的物流巨头对大包裹市场的频频加码,整个赛道群雄逐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凭借先发制人的“时间差”,优速率先开启大包裹竞速意在赛道突围。需要强调的是,竞争压力面前,前期投入很重要,培养市场、基础设施、用户教育等,都需要大量资金。
“面对上市巨头,优速资金并不是优势,因此,优速要做的是产品力,用产品力去圈粉。而限时达,以及运费退还的限时承诺,就是最好的产品力表现。”沈涛坦言。
不同于小快递市场格局的日益清晰,大包裹赛道尚处于群雄争霸“开荒”的时代。群雄逐鹿的背后,又是大包裹赛道诱人的想象空间。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中国快递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3%;到2021年,大包裹快递收入将达266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是大包裹市场的主要用户群。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全国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企业活跃度(即企业有招工、生产经营、购置设备等行为)较高,保持在70%左右。大量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大包裹业务量。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在相对成熟的小件快递市场,类似限时达的服务尚面临网络、服务和成本等方面的挑战,未能全面铺开。
“大包裹限时达对前端收件、交货、操作中转、运输、末端派件等快件全流程各个环节的操作效率要求较高。”对此,沈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也正因如此,优速也是采取逐步推进的节奏,并没有全线开通。这也是基于现有基础能力的考虑。
同时被强调的是,不同于小包裹市场,尽管大包裹赛道选手增多、巨头环绕和竞争压力加大,但市场集中度目前并不高,头部企业优势还没有明显的体现出来,对参与者来说都有机会。“大包裹这个赛道,先拼起跑,但最后拼的是耐力。”沈涛说道。
在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看来,服务时效差异化,仅是大包裹领域差异化的表现之一,具体到优速的“330限时达”,也将面临人才与资金方面的挑战。
为业内达成共识的是,随着近年来巨头和资本的争相入局,大包裹赛道已逐渐升级为操作效率、运营时效、人才和资本等全方位的较量。正如沈涛所言:“先拼起跑,但最后拼的是耐力。”
同时在徐勇看来,耐力之外,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势是优胜劣汰、兼并*。“对于企业而言,要改变宁当鸡头、不做凤尾这样的心态,应当通过兼并*做大做强”。
每日经济新闻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