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还记得这首《九九歌》吗?明天是传统上的“五九”第一天,经历了冬至以来四个九天的严寒,“五九”开始,气温开始慢慢回升,有了“沿河看柳”的暖意,人们也开始憧憬春天的到来。
在“数九”寒天里,古人创造了一种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九九消寒图》的种类多样,有些图样别出心裁,争奇斗巧,有绘画版、画圈版、文字版三种。
绘画版《九九消寒图》,一般画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填充一朵梅花。在家中挂一幅梅花图,每日点染,不失一种雅趣。
中央美术学院的两位作者李世奇、孟扬,通过训练AI(人工智能),生成了颇具古代绘画笔墨境界的《九九消寒图》。白描部分让AI学会了《芥子园画传》的梅谱,留白的梅花花瓣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涂颜色。
高清图片,
可以下载打印给孩子用哦!

李世奇、孟扬作品
九朵梅花,每朵九瓣。把图片打印下来,让孩子们每天画一下,传统的“数九”变成了既有趣又充满诗情画意的“通关小游戏”!传统文化就在一点一画里,印入了童心。

李世奇、孟扬作品

李世奇、孟扬作品


《芥子园画传》中的梅谱

一起画梅花,一起来“数九”吧!
画圈版相对简单,即九宫格中分别九个圆圈,每天涂一个圆圈,涂了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就代表数九完成,是一种独特的日历形式。“数九”如同“消消乐”,涂满了圆圈,日子就过去了,寒冷的冬天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难捱!

消寒图画圈版示意图(于园媛绘制)
文字版《九九消寒图》,多是一幅书法。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写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的书法消寒图,繁体字的九个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非常巧妙,意境妙绝,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故宫博物院藏《亭前垂柳·九九消寒图》
一起来“数九”吧!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玉梅、于园媛)
原标题:《AI版冬季“消消乐”!古人“数九”居然这么有趣?》
阅读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