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共有三伏,初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一伏)为10天,中伏(二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三伏)为10天。“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
“伏天”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指的是夏季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夏季的“伏天”一般是指夏至后的第11天到第20天,共计10天。具体日期因年份和地区而异,一般在公历7月中旬到下旬之间。在中国,人们常说“三伏天”、“中伏”、“末伏”,分别指的是夏至后的第1-10天、第11-20天、第21-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