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好友跟我抱怨说,现在的孩子真的太精了。
寒假里,要他做点家务,他跟你谈条件;要他去做作业,他也跟你谈条件。
什么事情对应多大的奖励,孩子跟你算得清清楚楚的。
01、奖惩激励 VS 好奇心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赏罚分明”一说,认为做得好就应该奖励,反之就应该惩罚。
在成人的世界里这很正常,因此,奖赏和惩罚也常常被家长们运用到育儿方面。
比如:有调查发现,有29%的父母会用食物来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有23%的父母会把不给孩子吃某种食物当作惩罚。
当然了,当孩子委屈、或者无理取闹的时候,很多父母也会用食物或者买玩具等等来安抚孩子。
那么,奖惩机制真的有效果吗?
早在3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曾用猴子做过一个实验,实验人员将它们分成两组的完成几何拼图智力活动,其中一组有奖惩机制,另外一组则没有。
在游戏过程中,马斯洛发现待在奖惩机制的那组猴子如果有食物作为奖励,它们就会兴奋地玩拼图游戏,但一旦失去了食物的刺激,猴子就什么也不做了。
而另一组猴子则截然不同,它们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心,尝试各种拼图游戏。
在这个过程有一只猴子始终学不会把方塞子插到圆孔中,但它并没有放弃,而是不停地尝试了六个星期,直到生病去世。
可见,奖惩制度并不是万能的,也会失效。
02、为什么奖惩激励会失效?
相信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越是强调不能做的事情,孩子越是要尝试,哪怕会因此而受到惩罚。
比如你一再跟孩子强调不要在客厅里尖叫打闹,但他像根本没听见一样继续疯玩。即使你将孩子狠揍一顿,揍完之后,他可能还是会冒着被打的风险继续窜上窜下。
这就是因为惩罚激起了孩子的反抗心理,父母说不能做的事情,他们越是要反着来。
即使惩罚在当时起作用了,也只是孩子暂时屈服于家长的淫威而已,等风头过去之后,孩子依旧会我行我素。
如此一来,惩罚制度自然就失效了。而家长如果因此打骂孩子的话,事后又多半会感觉到非常内疚,这也是惩罚的缺陷所在。
惩罚,是因为激起了孩子的反抗心理而失效,那么奖励制度为什么也会失效呢?
我们再来看前面提到的马斯洛的实验。有食物作为奖励的那一组猴子,在失去了食物的刺激之后就懈怠了,是因为它们将食物和玩拼插游戏建立起了必然联系。
有食物奖励就玩游戏,反之就不玩,这就像条件反射一样,将事物本身与它们自己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割裂开了。
对于孩子来说,奖励制度带来的影响同样如此。孩子的关注点会集中在“我做这件事情能得到什么好处”上。
如果没有好处,或者是他觉得这个好处对他没有足够吸引力的话,那孩子就没有去做的动力。
孩子忘记了做这件事情的内在动机,而只关注错误的价值观,这与我们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所以,如果父母总是用奖励或惩罚的机制来教育孩子的话,就会导致孩子做事缺乏主动性,也会忽略他们做的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错在哪里。
03、引导是关键
既然父母的过于权威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敌意,那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合作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让孩子懂得,做这件事情是因为这件事情需要被完成,而不是为了得到奖励。
只有当孩子自发地去完成了,才会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发他们去完成更多的事情。
比如:妈妈让孩子帮忙打扫卫生,习惯了奖惩制度的孩子,第一反应可能会是“打扫能让我获得什么好处”。
这个时候,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他在家里住、有可口的饭菜吃、享受着家里的一切,那么他就应该为这个家做出一些贡献,这是他分担家庭劳动的义务。
如果能明白这一点,孩子就能从劳动中获得满足感。而满足感能让孩子主动与我们合作,而不用依靠奖赏条例。
蒙特梭利曾说:“奖赏与惩罚在精神上是奴役别人所用的工具,它们只会诱使儿童勉强去做非自然的努力。”
因此,父母应该充分肯定孩子的能力和努力,并且想办法激励孩子,让他们有保持良好行为的动力,而不是让孩子建立出“做事情就必须要得到回报”的错误价值观 。
-----------------------
(菈妈:热爱文字和生活,分享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