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点突然,让我们谈一谈将棋吧。
将棋,也叫本将棋,又称日本象棋,一种流行于日本的棋盘游戏。
将棋的棋盘是一个由10条横线及10条竖线相交的方格阵,而棋子则置于方格之内。
将棋的棋子呈钟形,前端较尖。将棋是以棋子前端的指的方向来区别所属。将棋共有八种棋子。上行由左至右分别为飞车、王将、角行,而下行由左至右则分别为香车、银将、金将、桂马、步兵。
将棋的棋子设有升级制度。除了王将 (玉将) 、金将及已经升级的棋子外,所有棋子都可以升级。
而在日本将棋规则中,还有这样一条规则。
棋手可以花一手将己方吃掉的棋子放回棋盘成为己方棋子,这在日文称为打入。而当一枚已升级的棋子被吃时,它的升级会被取消,打入时用原先的棋种表示。
将棋相比中国象棋,更像国际象棋。但由于它还带着“打入”这一更像围棋的特征,使得将棋的对决时间大幅度延长。最终,它只能成为日本国内的一种特有的棋类运动,和中国象棋在国内的地位一样。
想想街边巷子口,老爷子们聚在一起观看别家老爷子下中国象棋的场景,也不难想象日本人对于将棋这种象棋的喜爱。以至于在日本,将棋被职业化,在关东、关西分别建立了专门的将棋会馆,还设立了三段联盟和奖励会鼓励年轻后进棋手。这样想想,将棋的待遇倒是和围棋、国际象棋的地位更相似了。
职业化,决定了将棋会成为一种商业宣传的手段。说到这一点,就该提一句国内的新兴的电子竞技行业。根本上来说,电子竞技的根底其实就是在电脑上互相对打电子游戏,但是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是吸引人眼球。所以,电子竞技在现在的中国确确实实的是职业化了。而将棋同样很适合职业化,因为它本身的战略性和规则也确实是有着吸引人的魅力的,更不用说它在日本本国的历史了。
所以,将棋的棋手,确实是可以作为一种运动员来看待的。
如果两边的棋手棋力相近,在比赛的时候是会下出很长时间的对局的。如果是两日制的棋局,一局棋下到8、9小时都并不算罕见。
而如果提到最有名的将棋棋手,就不得不提羽生善治这个人了。
羽生善治(はぶ よしはる、Habu Yoshiharu、1970年9月27日 - )将棋棋士。通算头衔战获得数位列历史第一。全7大头衔战中有全部七个头衔的永世称号资格保持(永世龙王・永世名人(十九世名人)・永世王位・名誉王座・永世棋王・永世王将・永世棋圣)。所获冠军和荣誉众多,被誉为将棋史上最强棋士之一。他亦是日本将棋史上第一个达成七冠王和永世七冠的人,改写了将棋界多项历史纪录。
运动员很看努力,更讲究天赋,而羽生善治这个人则是两者并存。在将棋界他已经算是一个活着的传说了,真正是统治了一个时代的将棋界。90年代后期,同代的棋手基本上都是被打成了地下的老鼠。要打比方的话,他在将棋这一项目上的统治力,就和中国选手张怡宁在女子乒乓球上的统治力相当。
其实也很正常。不论什么竞技类的运动,都会有天赋和努力并存的运动员存在,而他们获得这样的成就也是理所应当。
那么,让我们换一换话题,谈谈将棋的现状吧。
毕竟是时代变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兴起,科技的日新月异,将棋作为旧时代的一种象征,自然也是越加不被年轻人看重——不过这一点在中国也是非常突出就是了。
不过将棋因为职业化的原因,故而也没有那么容易没落。在2016年,就有一部受到日本关东将棋会馆支持,而变化为动漫的一部作品——《三月的狮子》。
这部作品的原作是羽海野千花老师所画出的漫画,由日本NHK电视台出资改编而成动漫。作品的主题,就是讲诉一位职业将棋的棋手桐山零逐渐成长的故事。不得不说,这部动漫里的人物原型,大多就是日本有名的将棋棋手,上文所提到的羽生善治,在这部作品中也有类似定位的人物。而这部动漫中出现的场景,都是有着实际存在的原型的。比如银座,比如关东将棋会馆之类,基本都是有实地拍照。
三狮这部动漫作品在日本的口碑也是非常不错,拿过多项奖项,对日本年轻一代的影响很大。而日本关东将棋会馆也因为这部动漫收获了极大的人气和经济效益,直到现在,在会馆的门口都还有这部作品的人物立绘存在。
这样的情况对比一下,不得不让人想起一些国内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现状。动漫兴盛的现状,其实也是一条可以兴盛传统文化的道路。我们更应该考虑共存和发展,获取有利的一面。新兴的产业和传统文化并不是无法相合的,不过是表现形式的差异罢了。
清茶一杯,两人盘前对坐。
棋子落落,不觉时日已长。
将棋作为一种象棋,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各位对它产生了兴趣,不妨偶尔试上一试,能解解闷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