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偶然翻阅了一篇文章,谈到“中国十大名面”,分别是:咸阳biangbiang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河南烩面、延吉冷面、兰州牛肉面、山东炝锅面、武汉热干面、广东云吞面和北京炸酱面。(结果来自于2016年9月举行的中国十大名面邀请赛开幕式暨中华面食文化论坛)
竟然没有我大“胡建”的沙县拌面!猴猴表示不服,我大沙县也是走出了省会走进了全国走向了全世界的美食呢!如果让我来投票,我的灵魂美食之一,一定是这道从小吃到大的,每次回福州必点的,请客成本最低的~沙县拌面~
沙县小吃的花生酱是沙县小吃秘而不宣的偏方,首先是用中火烧热锅,然后下适量油和花生仁,翻炒至大部分花生仁变金黄色时即可起锅,摊凉花生仁,把花生仁和糖、芝麻放入搅拌机搅碎至细滑膏状即成。拌上酿造酱油、花生酱、香醋、味精、料酒、香葱即是一碗美味可口的飘香拌面了。拌面上桌,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快起快速搅拌起来,马上吃掉,不然就会坨成一块。
接下来的科普时间,猴猴一边带着大家认识这些面食,一边聊聊我的美食故事。
--biang biang 面--第一次吃到这种面是在西安,翻着攻略和老姐找到了回民街,把网友精心评论五星推荐的美食一家家、一件件、一道道的吃掉。吃撑了逛逛,不撑了再吃,实在是难忘的一次美食寻觅。亲眼目睹biangbiang面的制作绝对比吃,来的更有意思,如果能有机会体验这样扯面的过程,那定是一次完美的美食体验。
区分biangbiang面是否地道,应该在于其手擀面的技艺和面粉的种类,加上香而不辣的辣椒面,据说好的手擀面选的是关中冬小麦磨的面粉,好的辣椒面选的是陕西乾县线辣子。吃面的时候把面和配菜拌匀,喝一口面汤,提起一根来细细地品味。。。不过港真,猴猴的吃面速度向来是朋友当中最快的,我点的菜也基本都是最快上的那批,所以等菜上齐了,我的面也吃光了,所以品味这个词实在是愧不敢当。。。在深圳科学馆地铁B出口附近的西安面馆,每次去附近的安利体验馆玩的那天,一定会在这家面馆吃一次面。有趣的是他们盛面的碗。。不对,是盘。。不对,是盆。。。深圳的朋友可以去一次,其实分量并没有大的那么恐怖,不过盆大,吃货们的心也要大,没有一颗强心脏,怎么吃得下一盆的美食呢?
--北京炸酱面--我没有去过北京。。。也没有去过四川。。。
由于母亲从小灌输 “拿高了筷子长大就能去北京”,小猴的心里就种下了一颗种子——长大了去北京。几年前接到SM公司的面试邀请,抱着北京情怀,我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地点中选择了北京,但由于家里条件的限制和自己对于人生方向的不确定,我放弃了北京之行。面试日的前一晚,人生第一次失眠,在新浪博客上写下第一篇私密博文,祭奠我的明星梦。
据说四川是一个吃货的天堂,四川的成都是一个来了就走不了的城市。但我对于四川的了解,也止步于川菜和一两位四川的同学,和一段短暂的异地恋。谈朋友的时候没有什么惊心动魄,也没有善始善终,但确让我更加明白,选择不对,努力白费。
猴猴的老师说过,选择一定要放在努力之前;今天的生活是三五年前的选择决定的,三五年后的生活是今天的选择决定的;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和坚持,而在于抉择。
有趣的是,每一个下馆子的人都面临着同样的抉择: 今天吃什么?选对一样好的食物,可以开心一整晚,甚至回味一整天。对于我来说,进了面馆绝不会后悔的选择是:点一碗杂酱面。无论是湖南面馆,中原面馆,东北面馆,北京面馆,还是成都面馆,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只要点一碗杂酱面,就可以不用纠结不会后悔地吃完一整碗,连碗底的肉沫都吃完,干干净净。
杂酱面,面如其文,不变的是面,变的是各地各式各种口味的杂酱,实在精彩!猴猴吃过的印象最深的要属在深圳华强北附近,我的大学校友开的那家“重口味”——麻在四川,辣在湖南,综合了湖南的香辣,四川的麻辣,就像给味蕾泡了个温泉。两位校友怀揣着创业激情,从长沙跑到深圳开启了创业之路。当初在大学里,创业这件事实在太燃,毕竟在一个师范学校,不按学校的套路就业,而是创业,实在是戳中老实巴交的学生们的心中痛点。
在深圳工作的那年,会因为有老同学在同一个城市而觉得特别窝心,需要安慰的时候就跑过去点一碗杂酱面,有时换换口味,就点一份他们家的招牌担担面,要是赶上了阿姨做抄手,还能免费吃上一碗。原来以为担担面不同于杂酱面是因为做面的叔叔放了我超爱的炸的金黄的豆豆,百度了一下才知道:担担面的称呼是四川的小贩们,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起,配料也是大不同。不仅我想起,儿时,放学回家就能在小街巷里听到的,卖麦芽糖和卖豆腐脑的吆喝声,那些叔叔阿姨们,那些童年记忆,也随城市治安慢慢逝去。不过,孩童时代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连对美食的品味,都比现在来得更为认真和深刻。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灵魂美食,其实并不需要烹制得有多专业、多健康,或许你喜欢的那碗面放了麻酱,放多了辣油,也放了吃一次胖三斤的花生酱,但你就是吃得那么开心,那丝记忆就乖巧地走到心房里,稳稳地搭了个小窝。
客观,吃面吗?想吃哪一款?喜欢哪一款?
敬请期待下集,猴猴带大家叨叨一些相关的不相关的美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