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噶尔丹之间的对决:昭莫多之战

康熙与噶尔丹之间的对决:昭莫多之战

首页休闲益智块块对战更新时间:2024-05-01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率11万多大军兵分三路远征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西路军(约3.5万人)在昭莫多捕捉到噶尔丹主力(五千余人),大胜噶尔丹。噶尔丹军战死两千余人,被俘数百,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

准噶尔部属于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居住在今新疆西北一带。噶尔丹本与清朝有着频繁的马市,清初在平定国内叛乱的战争中对战马的需求量很高,而噶尔丹为了发展当地生产,因此对与清朝的马市十分热衷,曾出现“千余人或数千人,连绵不绝”的场景。但是随着清朝陆续平定 “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对马匹的需求也减少,因此清政府下令限制马市的谕令,这对噶尔丹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噶尔丹在未经清朝同意的情况下强行遣使入京,从此双方关系恶化。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侵占喀尔喀蒙古,并在漠南地区与清朝发生激战,这场战役双方都损失惨重,未能分出胜负,是昭莫多之战的前奏。​

噶尔丹

噶尔丹曾经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游牧民族枭雄,带领准噶尔部建立了雄踞西域的准噶尔汗国。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率军三万远征蒙古高原时,后方的准噶尔汗国被其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篡夺,噶尔丹成为一只孤军,同时与蒙古高原的蒙古人、准噶尔汗国、清朝政权为敌。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曾经率2万人深入漠南,大败各部蒙古人,并在乌尔会河之战大败2万多清军。之后噶尔丹和六七万清军大战于距离北京只有700里的乌兰布通,战场上双方不分胜负,清军损失更大。但噶尔丹没有一战彻底击垮优势清军,清军后援还在不断赶来,噶尔丹只能撤退,撤退途中,噶尔丹军遭遇瘟疫,损失惨重,势力大损。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带兵亲征,欲一举消灭噶尔丹这个隐患。清军总计出兵11万多人,分三路进军,其中康熙本人随3.7万人的中路军行动。康熙本人带领的中路军到达噶尔丹宿营地时,噶尔丹提前得到消息循逃,中路军无功而返。幸运的是,西路军捕捉到噶尔丹军,双方在昭莫多(今蒙古国乌兰巴托附近)大战,大约三万五千清军对阵五千噶尔丹军,兵力优势极大的清军毫无悬念地击败了噶尔丹军,斩首两千,俘获数百。

康熙

康熙这次亲征时,噶尔丹已经实力很弱,兵力只有五六千人。清军的难题在于成功地捕捉到噶尔丹军,不然只能无功而返。虽然康熙本人的中路军没有找到噶尔丹军,但幸运的西路军捕捉到了噶尔丹军,让这次远征没有无功而返。

昭莫多之战最终以清军大胜告终,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便是双方力量过于悬殊。其次便是双方在指挥上的差距,噶尔丹对清军进攻并无察觉,因此匆忙应战。而清军在逼近昭莫多的途中以逸待劳,主动出击,厄鲁特军慌忙逃跑。再次与康熙皇帝的谋略不无关系。当时朝廷主战者甚少,康熙却能不顾朝臣反对,坚决派兵出征,并怒斥进军途中建议撤退的大臣。同时,康熙知人善任,他任命费扬古为前敌总指挥,后者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