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编者按:开阔新视野,分享好知识!《新知问答》是新华网客户端和知乎联合出品的知识类问答栏目,致力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发现、聚合和传播高品质原创内容。
首先分解一下识字的过程:当我们在识别文字时,除了视觉上觉察到文字的存在,还需要大脑在言语层面寻找对应文字的意义,进行匹配后才能完成整个识别过程。所以这个过程包括三个步骤:
·视觉层面的看到文字的符号
·语言层面产生意义
·以及符号到意义之间的转化
如果存在一个良好运转的识字机器,它也根据这三个步骤来识字,那么只要它有电,编程无误,且不计任何损耗,它就能一直保持识字的效率。然而人类却普遍存在这种“久看字而不识”的现象,这说明肯定是这三个步骤哪里出了问题。
重复看一些字,你就不认识它们了
首先最容易怀疑的是视觉加工过程——因为眼睛会骗人也不是大家今天才知道的事情。
有种现象叫视觉适应(visual adaptation),即我们的视觉系统会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这种适应就会产生视觉偏差。
例如对着向下流动的瀑布看久了,再看其它东西会发现它们会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对于更为复杂的视觉图像如人脸,研究表明看久了一个被横向拉伸的面孔后,人们会感觉它也没有那么扭曲了;而看久了我们平时熟悉的人,我们也会发现好像这个人又有点陌生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由于不停地接受同一个视觉信息,专门处理这个信息的视觉细胞逐渐产生疲劳,而其它的视觉细胞此时并未疲劳,所以变得相对活跃起来。因此这些细胞就会给大脑传递错误的视觉信息,让你产生错觉。
所以虽然你一直在看某个字,字体的图像也确实持续到达你的视网膜,但由于处理这个字的视觉细胞变疲劳了,你的大脑没能及时获得对应的视觉输入,反而会受到其它视觉细胞的干扰,你就慢慢不认识这个字了。
还有种现象是,人们其实很难将注意力持续投放在这一点上——在精密的眼动仪下我们可以观察到,即使被要求就盯着某个东西看,人们的视线也会控制不住地来回漂移。这是因为,我们的注意过程是持续动态变化的,这是源自于进化过程中对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的警觉本能。
所以即使我们想要一直盯着某个字看,我们的注意视线也会在其各个组成部分来回打转,而对组成部分的反复加工干扰了对这个字的整体认知,我们一般识别一个字就是基于对这个字的整体认知,所以识字就会失败了。
这种局部扰乱整体加工的现象在汉字识别中尤其明显。部首使用频率高的汉字,或者部首更容易识别为单独一个字的汉字,人们更容易对其产生这种“久看不识”的感觉,因为这样的部首对整个字的识别干扰更大。
依照这两个视觉加工过程的解析,按理来说我们看所有的东西看久了都应该产生陌生感——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哪怕一直盯着一个复杂的乐高模型,你也不会觉得奇怪。所以这样的解释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并不能解释所有。
而对比乐高模型和文字,我们不难发现,文字拥有更高水平的抽象意义。所以这种“久看不识”现象很有可能是在识别过程中,文字图像到语义的转换过程出了问题。有学者将这种“故障”称为“联结饱和”(associative satiation)。
这种解释也同意这样一个前提:大脑用于认知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这种精力通常被称为认知资源。当我们一直看同一个字的时候,大脑确实会因为认知资源周转不过来而疲劳。
但文字识别过程中,疲劳并非产生于视觉加工过程,而是在视觉刺激到语义的转换过程。由于视觉刺激到达大脑的速度不变,但转换效率较低,因此产出速度,即大脑获知到语义的速度也就降低。所以尽管你一直在看某个字,但是你的识别速度跟不上,你就不认得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再来回顾“联结饱和”这个词,就很容易理解其含义了。“联结”是指字形和字义的联系,而“饱和”可理解为认知资源的饱和,会导致和联结过程相关的神经疲劳。
有趣的是,在研究“联结饱和”的研究中,研究者一一排除了“词形饱和”和“语义饱和”的可能性,前者即为我们此前提到的视觉加工过程中的疲劳,后者则是语言层面产生意义过程中的疲劳。但是这个研究中用的是英语作为研究材料,而汉字的相关研究中又确实发现了类似“词性饱和”的现象。
因此咱们可以大胆猜测的是,也许汉字由于区别于英语(还有很多其它语言)更具有表意的功能,具有更为独特的加工过程,“久看不识”背后的机制可能更为复杂。
那么,这个奥秘就等待感兴趣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啦!
作者:InVisor学术科研(知乎用户)
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新华网客户端和知乎的立场及观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新华号 新知问答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