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儿科到全方位刺激
--也说网络游戏的危害
网络游戏一开始就有那么厉害吗?
一、小儿科
开始的时候没有网络游戏。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很多人刚刚接触电脑,那时还没有网络游戏,记得只有一些单机游戏,比如大富翁1940,估计很多人都忘了。然后就是仙剑奇侠传火了一阵。
直到2000年,才有了网络,那时候还是拨号上网。聊天软件最初大概只有引进的ICQ。大概和聊天室同步,网络游戏也开始逐渐萌芽,逐渐有了金庸群侠传、传奇、命令与征服等等游戏。
那个时候人们图新鲜,新生事物多少有些吸引力。
QQ也就刚刚起步。记得当初聊天室,小朋友最在意的是QQ宠物,这个电子宠物每天和主人打招呼,做各种动作,尤其是小孩喜欢,长时间的相处,就会萌生依赖性。
过了个把月,这个宠物无一例外会生病,QQ程序的编写者就会让宠物躺在那装死,要主人给它治病。治病就没那么简单了,需要买药,很多时候要给宠物充钱。
这就是最初的QQ游戏获取钱财的方式,并且充分利用了人的同情心。
如果小孩子接触到了宠物,就会闹着给宠物治病。
这也许就是QQ软件利用孩子稚嫩的心灵做成的第一笔生意。
人的情感都是脆弱的,哪怕明明知道那是假的,也会有人去充钱,去谋求一点慰藉。
小孩子也是一样。
二、成长期
很多人都会记得十几年前有过非常怪诞,却又非常流行的一件事。
就是QQ游戏和某些网站推出的种菜的游戏。
在游戏中开垦一块田地,然后种各种蔬菜,庄稼,到了一定时间就去收割。开始时比较简单,慢慢地开始可以去光顾别人的农田,并且可以偷别人的菜,肥自己的库房。
然后呢,偷菜也不过瘾,又开始经营牧场,养奶牛,偷别人的牛奶。
整个网络充斥在一个偷窃的环境里。
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在游戏里乐不思蜀。定闹钟者有之,半夜收菜者有之,互相谩骂者有之。
为了种好的菜,养好的牲畜,就要积累很长的时间。有没有捷径?有的,就是充钱买种子,买动物,盖高档的农场,高档的马厩。
充钱就是为了比别人高档。现实中比不过,那就虚拟中来,人的虚荣心从来不会变。
滑稽否,可当时有很多人都在做。
众人皆醉,也就没有滑稽不滑稽了。
那个时候我还对这个很不理解,那么多的小孩、青少年、成人怎么都对种菜,偷窃感兴趣?
晚上好好睡觉不好吗?
这种游戏持续了多长时间呢?从开始到销声匿迹也足有五六年的时间,也足够漫长。
三、全方位刺激
其实上面的算不了什么?
偷菜,偷牛奶,吃不到嘴里,喝不到嘴里,都是傻乎乎的快乐。
然后就是总也打不到头,无比漫长的消消乐。
消消乐这么简单的游戏按理说不应该那么多人喜欢,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难度还不如经典的推箱子,食人花。
但就这个小游戏,也玩疯了很多人。因为做这个游戏的人加入了更多的策略在里面,各种奖励,各种竞争,各种特效,在抓人的心理方面有更多的策略,远远超过那些偷菜偷奶牛偷牛奶。
然后就是绝地求生,刺激吃鸡,纯粹的网络暴力游戏登场,抓住了很多青少年。为了买更好的枪支,更好的铠甲,很多人在里面充钱。为什么?为了在战场上快意恩仇。为了一百人的队伍里*掉其他的九十九个,为了虚拟的快乐。
后来的王者荣耀也一样,对人的心理有着更深的探寻,抓住人头脑中的弱点,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虚拟的游戏之中去。
这边花钱如流水,那边收钱如水流。
很多青少年没日没夜,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想成为梦中王者。早就忘记外面还有个真实的红尘世界。
可我们的事业还需要他们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还在等着他们。
惟愿游戏开发者能从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入手,不要再研究大众心理,编制暴力刺激的游戏,编制会让人上瘾的、无法自拔、精神错乱的网络游戏。
游戏世界会影响现实世界,也会左右现实世界,危害不可低估。
无论现实和虚拟世界都需要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