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台回复书名一键免费阅读 : 想见你 | 鞋带 | 遗忘通论 | 大故宫风云六百年 | ……
小蜗最近很困顿,囿于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会思考究竟是这个世界错了还是自己错了。
可能源于人类的复杂性,不得不让我们接受各种不同的声音。猜不透的人心,看不透的人性。
这5本小说,不炖心灵鸡汤,不故作高姿态,只是把每个人当下的选择讲给你听。
很多事既然想不通,就别想了,安安静静阅读,也许文字能带给你答案。
反正,人活一世,总要向着阳光的方向奔跑。
1、《遗忘通论》
豆瓣评分:8.9分
童鞋怎么说:
历史庞大的苦难中诞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所有人被不可思议的命运之链连接在一起。
——@读者 牧羊的水鬼
很可惜,管在何处,人性的复杂都是一样的。
阿瓜卢萨笔下的世界,轻盈又厚重。
主人公卢多和姐姐来到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生活,然而独立后的安哥拉很快陷入了内战,在经历了亲人的失踪后,卢多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自己关起来。
在长达28年与世隔绝的生活中,卢多和牧羊犬“幽灵”相依为命,靠烧掉家具和书籍取暖,靠用钻石诱捕鸽子充饥。
而外面混乱的世界同样精彩。
曾经的左派少年摇身一变成了有钱人,却在感叹中怀念肆意大笑的时光。
曾经的为国家自由而战的战士,陷入了漫长的内部斗争。
所以,什么才是自由?
“你和你的朋友们嘴里总是说着大而空的话,社会正义,自由,革命,与此同时人们愈发憔悴、病弱,很多人死了。演说不能当饭吃。人民需要的是新鲜蔬菜,是一道好的杂鱼汤,至少每周要吃一次。我唯一感兴趣的革命是开始让人民坐下来吃饭。”
任何激情澎湃过后都只剩空虚,不管是在“失踪”在阳光下的卢多,还是试图“逃脱”选择的雇佣兵,每个人其实都在等待救赎。
“白天诞生了”,希望就在前方。
2、《雨》
豆瓣评分:8.5分
童鞋怎么说:
看的时候是很过瘾的,合上书才觉出那些心惊啊、鬼魅啊,原都是一些忘不掉的东西,重复做的梦。想起平生听过的所有的雨声。
——@读者 李斯本
马来西亚雨林的雨带着宗教里创世纪的味道。
叫“辛”的男孩在故事里反复生死,在不同人的记忆里经历着一场场轮回。
我们甚至不知道这是梦境还是现实。
故事里的马华,背井离乡,又不被当地人所接受,身后是回不去的故乡,抬头是雾蒙蒙的远方。
他们经历着战争,经历着饥饿,经历着天灾,16个故事,把每个人的人生分割的支离破碎,苦难似乎是常态,一个家庭的苦难,更像是那个时代每个家庭的缩影。
所有人都在挣扎着往下走,每一位死去又复活的角色,都是上一回灵魂的归来。
给人希望,也给人怅惘。
“大海何处不起浪,大海何处未遭雨。”
不管在何处,总要活下去,让生命得以延续,才能在未来安静回忆。
3、《邦查女孩》
豆瓣评分:9.0分
童鞋怎么说:
爱一个人与恨一个人,都得耗费相同的时间与情绪,她选择前者再来一回。
——@读者 编号01
台湾少数民族女孩古阿霞遇到了患有自闭症,外号叫“*刀王”的帕吉鲁,放弃了工作5年的小饭店,和他一起到了林场“摩里沙卡”。
在这里,他们帮助孩子修建学校,让双重人格的老兵得到救赎,让在白色恐怖中死去的老师的灵魂得以安息,让一切苦难开出了自己的花朵。
“如果你想跟树讲话,就化成阵风;如果你想跟木材说话,得化成火;如果你想跟灰烬讲话,得化成水。可是要跟人说话,你也还是个人,处理人的问题是个难题。”
“我该怎么做?”
“你不用人教就会成为风的,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风,但有人可以。”
善良的古阿霞,干净的帕吉鲁,他们的爱情不但是彼此的救赎,也是给予他人的温暖力量。
如果你不曾了解真相,请不要妄下结论,不管是战争还是人性,不管是历史还是别人的人生。
只需要记住,爱永远比恨更长久,快乐比悲伤更重要。
4、《送行》
豆瓣评分:8.8分
童鞋怎么说:
这是我读的第四本袁哲生了,依然惊喜、叹服连连:挣扎于浮世,文笔仍干净赤诚,恍惚间仍觉是个十几岁的冷静少年,不惧天真,不染流气,头顶骄阳,坦坦荡荡走在路上。哪怕整个世界都缩进躯壳,还有这样一位少年,甚好。
——@读者 赫恩曼尼
这本书是袁哲生的纪念文集,收录了《静止在树上的羊》《送行》等短篇小说、以及他的一些未发表遗稿、包括一些很有见得的文学评论和创作手札。
袁哲生很喜欢短篇小说,用他的话说,小说的世界美味太多,而他只敢尝一尝其中的一道小菜,这道小菜就是短篇小说。
和书名同名的《送别》写于1995年,描写了一家人离别的场景。
一个即将出海的厨工,一个因逃兵被捕的长子,以及不得已而得寄宿在港市中学里的次子,这一家人在一列上行火车上进行了无言而苍凉的送行。
袁哲生曾说,“我这一生对文学艺术上的努力就是要为‘难过’找寻一位母亲。悲剧的可贵处在于它导出了温柔与淳厚,尤其是后者。”所以他笔下的人性更带着一丝悲天悯人的色彩。
他用文字祭奠世间,我们用阅读纪念他。
5、《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豆瓣评分:8.6分
童鞋怎么说:
每一回看都能发现新的隐喻和伏笔,超开心!
——@读者 虚清
“从这里看到的世界是睡着了的人们的世界。这个世界比我认识的世界人烟要稠密得多。因为那里还有所有我们认为是死了的人。”
这本书是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由一百多个特写、故事、随笔片段集结而成。
表面上看是在一个边陲小镇发生的故事,然而精神层面是每位角色的“梦一场”。
十几个故事,各自独立,各种文体的杂交,有关传说,有关死亡,有关憎恨。
玛尔塔更像是叙述者的另一个人格,很多故事都出自她口,她在叙述者来到时苏醒,在对方离开时沉睡。
小蜗印象最深的时其中的库梅尔尼斯传,她在山中隐居时救助濒临死亡的人和动物,因为这些经历她的精神更加光明,可现实黑暗的阴影也即将扑面而来。
父亲和丈夫都是这位在苦难中死去的可怜女子的元凶。
她的死亡是对善恶终有报的嘲讽,也是对无力反抗父权的愤怒。
只有感同身受,多一些理解,也许才能找寻道突破黑暗的力量。
别怕,前方总会有光的。
你还读过哪些了不起的神作,一起聊一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