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那个因“历了个史”走红的教师手写优秀教案了吗?

请问:那个因“历了个史”走红的教师手写优秀教案了吗?

首页休闲益智历了个史人物版更新时间:2024-10-13

清晨起来,读到署名为“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的一篇文章《让教案的形式主义远离教育》。文中谈到,“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对传统的手写教案的备课方式也可以做适当的改进,应该允许多元化的备课方式的存在。”

读罢,深以为然。这让我联想到近日浙江湖州高中历史老师徐娇娇将当前风行的“羊了个羊”手机游戏改编为“历了个史”学习游戏。徐老师这一创新教学方法让历史课饶有趣味、富有效果且深受学生喜爱,受到一致好评。徐老师也因此走红网络,为各大媒体所报道。我对徐老师的创新教学法十分佩服。作为90后老师,她能运用自己擅长的网络编程来创新历史教学方法,这显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想到“手写教案”,不禁又好奇——徐老师这堂课手写教案了吗?写得详细吗?优秀吗?

学生认真做“历了个史”游戏(图片源自网络)

我无法确定徐老师这堂课是否手写优秀教案了,但我能肯定她用于活动设计、改编程序和组织活动的时间是远超过手写教案的时间的。说到这里我有些担心了,万一徐老师忙于编程,没时间写详细的手写教案,那么她在某个过于重视手写教案的学校被检查到,会不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呢?庆幸的是,徐老师授课深受学生欢迎且学校开明并未束缚她的发展,她也因创新教学而走红网络。

但关于“手写教案”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据我所知,大多数学校还在要求并检查手写教案,交电子稿教案都不行。大多数地方评职称还要求教师必须有近年来的手写教案。并且,在很多主管教育的领导眼里,手写教案看着清晰有痕迹,就代表在认真备课。其实,这也是一种思维僵化的体现。我们主观教育的领导不是不明白“手写教案”也有可能是不动脑筋的抄袭,也不是不明白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可他们就是喜欢“手写教案”那看得见的痕迹。凡事要留痕迹,甭管什么效果,这是当前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显然,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也违背了创新发展的理念。

事实上,用心备的课不一定全写在纸上,也可能写在心底。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有一个历史老师,几乎没见他怎么手写详细规范的教案。这个老师不仅不见手写教案,连书本上勾画标记都不怎么有,有时甚至连书本都不怎么带,带了也不怎么打开。可学生却极为喜欢他的课,他的课简洁明了,或将历史事件娓娓道来,或将理论观点层层剖析,再辅以他简洁明快的板书,这样的课听着简直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收获。这个老师看似没怎么手写教案,似乎也没怎么备课,但我深信,他是把课都备在心里了。因为他就算不看书,在让学生看书或做笔记的时候,都会准确地告诉学生翻到多少页多少段落的什么地方。那书都像印在他脑子里一样,你能说这样的老师没用心备课、不敬业?

反观当今教学对于教师业务检查,严格规定备课、讲课、改作业各个环节和任务量,美其名曰“量化管理”,实际上还停留在追求工作留痕迹的形式主义层面,并未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真正优秀的备课更应该是在思想上重视提升,在内容上充实创新。老师完全能更高效便捷地以书为本,更多地在书本上批注笔记,勾划重点,设计任务及活动,上课时以此来发挥即可。至于“手写教案”,不必强求过于追求量而忽略质。检查教案,大可直接检查老师教学所用课本或练习册,而不必拘泥于是否有完整的手写教案册。至于一定追求所谓痕迹,可倡导教师每学期原创个人精品教案几份上交留存即可。而对于富有创新的教学方案及活动更应予以鼓励和提倡,类似“历了个史”的教学活动显然应予以肯定。

因“历了个史”走红的徐娇娇老师(图片缘自网络)

徐娇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创新,求实效,值得广大老师学习。走红之后她依然坚持冷静按自己风格教学。有创新实*老师才会有更多创新实*学生。但愿勇立潮头能创新的老师越来越多,但愿我们的教育从一味强调“手写教案”的形式主义束缚中走出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