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还有多少人滑雪不戴头盔?你的头盔真的适合你么?

到底还有多少人滑雪不戴头盔?你的头盔真的适合你么?

首页休闲益智拉绳跑酷更新时间:2024-06-03

前几日和几位雪友闲聊,选出各自心中最重视的那些装备。列了许多,然而第一位基本保持一致:滑雪头盔。

亦伴有感叹:常见小伙伴,几十块钱的盔用了好几年,常对人吹嘘自己凭实力省了一笔无用开销,劝都不知该从何开口。还被嫌弃:

『怂!』

『事儿真多!』

『带盔太丑了!我用不着』

...

哎,嫌弃就嫌弃吧,劝还是得劝,毕竟是朋友。为朋友,这个唠叨的锅背就背了!不过下回可以省省口水,把本篇通用科普甩给ta就行了,小白老炮均可食用哦~

01

头盔为什么重要?

先普及一个常识:滑雪是一项极限运动!

极限运动是指:高难度,挑战性较大的运动。

别笑,当真有很多同学意识不到这点,就当玩滑梯似的在雪道上变着法的『嬉笑打闹』(作死),每每都看的我心惊胆战,不敢直视。

据全球统计,滑雪受伤率是每人每天2‰-3‰,单板更是达到了4‰-6‰(请关爱身边的滑雪爱好者,尤其是单板)

有不了解这项运动的人总觉得我们在作死,这都是误会,恰恰相反,我们其实比很多人更珍惜生命。

我们只是想拓宽自己生命的维度,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更多生存之外的意义。但这些都是建立在活下来的基础上,就算缺胳膊少腿也必然会对探索生命的过程带来不可跨越的难度。

这时,就到了护具上线的时候,头盔、护膝、护臀、护甲等,避免受伤或减轻伤痛就靠它们了,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头小盔』同学。

毕竟,胳膊腿啊的折了还能挽回一下子,实在不行的就安个假肢,但你说这头要是坏了,真就一次的事,总不能安个假头吧...

02

常见误区

图样!

平时大家多在雪道上滑行,雪道都是由压雪机压过的,软软的雪花都被压的瓷瓷实实,跟平时见到松软的积雪是不一样的,摔上去的感觉大概就是在水泥地上铺层厚点毛巾的感觉,可能不会擦伤皮,但力度基本不会减轻多少。

还有一些管理欠佳的『冰壳子雪道』或『冰碴子雪道』,可能还不如水泥地摔得安全。

图森破!

由于积雪的原因,你根本不知道雪下边到底有什么,很有可能表面平整的粉雪几厘米下方就是一块尖锐的石头,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撞上来的小白兔。更别提还有可能撞到树干、树枝、树根或其它不知名物体。

在这想起一个雪圈相当著名的事故:赛车手舒马赫野外滑雪时失控,头部撞到石头,靠头盔保下一命。(但至今仍躺在医院里插管,俗称植物人)

没有任何人能保证自己不会摔倒,奥运冠军都不例外。尤其是单板,有几个敢站出来说自己没摔过,恐怕问题都不是摔没摔过,而是:大家最高摔出过几位数了都?

就算你技术好,不作死,可人生处处是意外。

何况雪场这种意外高发区域,你不撞人不撞树,也架不住『鱼雷』『大炮』往你身上怼啊(鱼雷是指一些不会刹车、拐弯和主动摔倒就在雪道上胡乱滑行的人们,并不一定都是初学者)

虽然责任是ta,但受伤的一定少不了你

在此请允许我对各位被『鱼雷』追过尾的童靴做一个同情且悲伤的表情,并握手。

同是雪道被怼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请不要把彰显个性建立在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个性招谁惹谁了,非得用这种无聊的事情彰显,个性表示很无辜。

不要命不怕死并不COOL,真正COOL的是那些经得住生活苦难打磨,且还能咬牙坚持并勇往直前的人们。以不戴头盔来彰显个性才是最LOW的。

另外现在大部分雪场不戴头盔都是不让上缆车的,如果因为这种不专业的小事被拦下来,周围人都会替你脸红的。

这是一个很容易误会的错误认知,在我心中,初级道比高级道恐怖多了。

当你在高级道上摔倒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虽然你会翻滚的很销魂,但同时滚的那几圈也算是将力分散了,跑酷玩家常跳跃后翻滚卸力就是这样。

而在初级道上摔那简直就是直接"平拍",脑袋几乎垂直落地,没有一点卸力的空间。(玩公园的盆友可以想象一下落在knuckle上的感觉是不是很酸爽)

还记得几年前,北京某雪场就有个小姑娘命丧于初级道,也是没带头盔,摔倒后脑壳直接撞上了双板的固定器,抢救的空间都没有,几乎当场撒手人寰,花季少女,何其痛心。

很多盆友可能还没摔过头,我来给你们形容一下轻微脑震荡的感受:

恶心干呕、一个星期睡觉睡不够,明明睡了10个小时,起来了还跟没睡似的特别困,刚开几天还感觉脑袋里面一晃一晃的,诶?感觉里面的水好像更多了。

03

如何挑选头盔?

NO。

不同的运动对头盔的技术需求不同,都有各自的认证标准和设计理念,

滑雪头盔会增加保暖功能,

自行车头盔会考虑散热性能,

摩托车头盔不会考虑到运动性能,

赛车头盔还有专门防火测试。

滑雪头盔认证标准为:欧洲EN1077,美洲ASTM F2040,符合此标准的头盔才是可以在滑雪时用的。

建议从以下品牌中挑选头盔,大品牌,有社会责任保障,毕竟头盔这事儿,最好别含糊,实在觉得贵就去租一个也行啊。

美国:Smith,Giro,BERN

欧洲:SCOTT,CARRERA,UVEX,POC,HEAD,K2,INTERSPORT,DECATHLON(迪卡侬)

日本:SWANS (YAMAMOTO)

大家都知道,欧美和亚洲人头型不太一样,欧美人头型偏窄,前后比较长,所以有时候选欧美品牌就很容易夹太阳穴疼。

本人就是典型的亚洲大脑壳子,戴GIRO的软盔总能给我太阳穴夹到怀疑人生,虽然觉得盔好看可也只能放弃(买都买了心好痛),改用其它品牌。

很多情况下刚开始试戴的时候痛感并不明显,但长时间佩戴后疼痛感会逐渐体现并加重,很容易造成危险(眼晕恶心等)。

所以选择头盔最好还是去店里试戴:戴的时候咬紧牙关感受一段时间。如果太紧一定要选稍微大一点的,但也别太大。摇晃一下脑袋看会不会晃荡。要是太松了,摔得时候就跑偏了,也就别提防护了 。

  1. 是否支持GoPro支架

  2. 软壳还是硬壳

    市面上较常见的大多是硬壳头盔,软壳头盔有Giro Discord,Combyn。软壳主打舒适耐用,自我恢复能力较强。

  3. 内衬是什么材质

    X-STATIC的话是很优秀的。

  4. 是否具备调节系统

    调节头盔形状、温度湿度、绑带系统等,Uvex的齿带开关设计绑带系统,可以实现一只手戴着手套即可调节绑带,炒鸡方便。

  5. 雪镜卡扣是硬的还是软的

    软的不容易丢,但是不适用于所有雪镜;硬的方便,但是容易断或者丢(感觉我的卡扣没有一个留下来的)。

  6. 可拆卸式内胆

    内胆带时间长了容易脏,有味儿,所以内胆一定是要可以拆卸下来清洗的。

  7. 护耳盖板

    是否可拆卸替换,是否带音频插件,是否原音重现(普通的护耳盖板会对听觉产生一定阻碍,易发生危险)

这些,就是大牌头盔都贵在了哪里。

首先头盔尺寸要合适,然后一定要记得把头盔夹带扣好,固定在下巴下方,太紧容易让血液和呼吸都不顺畅,太松的话头盔容易移位。

记住雪镜与头盔之间一定不要露出脑门儿,一是吹得慌,另外会使雪镜起雾(空气从雪镜上方空隙进入雪镜),所以挑选头盔的时候最好带上你的雪镜。

实际上大家去挑选头盔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场景,舒服的头盔样子不喜欢,好看的头盔戴着不合适,心好累。

我的建议是买最舒服的那个,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改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可以用贴纸或者丙烯,自己DIY,多开心。

白色和黑色最好搭,其它颜色的话最好是选择常用雪服搭配色的其中一种。

仅供创意参考

04

去哪儿买头盔?

一般雪具店都会有卖头盔,但是品牌都是分散在各家,具体有没有货也都是随时变化的,只能提前电话或到店咨询。

北京的小伙伴可以去磁器口商场逛逛,那品牌和货相对来说会很全。雪季时雪场内或雪场周边也会有一些连锁的雪具店。

滑雪头盔仿制品牌成本较高,所以目前市场上很少看到假货,买起来也算比较放心,但还是要多留一个心眼,毕竟网购有风险。

不过毕竟还是欧美品牌居多,咱们亚洲人还是建议去店内试戴,不然大点小点还得换,费钱不说真的是麻烦到姥姥家。

如果实在不方便去店内试戴,那么请仔细阅读产品资料,并测量好自己的头围,选择合适的号码,很多品牌之间的号码是不一样的。

最后,祝大家都能挑到自己满意的头盔,以后还会有其它科普系列,欢迎继续关注。如文中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也受累指出,查证后我会第一时间改正并告知大家。

- 今日互动 -

你的头盔救过你几次?

欢迎在留言区参与互动,我们将会挑选3条精选留言获得的滑雪族周边礼包一份(包含雪怪贴纸*2、滑雪族雪怪积木*1、滑雪族拉绳包*1)。

- 往期精选 -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