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以来,人类研究这个微小的遗传物质已经有66年了,可是为什么到今天人类还是不能用基因编辑技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呢?
老搭档,cos一把年轻时的自己
因为我们到现在也还没有弄明白,哪些基因决定哪些性状,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有时候比机房里的跳线还要复杂,连关系都没有弄明白,更不要提修修补补了。
为什么人类还弄不清它们的关系呢?人类基因组测序不是早就结束了吗?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包懂!
一个萝卜一个坑?No。很多人对基因的的工作方式有一种误解,认为基因和特征从来都是一一对应的,比如当年我们初中生物学过的经典案例:桦尺蠖(它们的幼虫的行走动作很像是人用手掌测量长度,故得名“尺”),这就是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一种蛾子,从名字可以看出它们喜欢扒在白桦树上,这种树拥有灰白色的树干。
像不像用手量长度?
在工业革命之前,树木都是原本的颜色,所以这种蛾子也是灰白色的,和树干一样的颜色可以保护它们不被捕食者发现,叫保护色;但是有极少数的个体出现了基因突变,成了黑色,人们后来发现这是一个名叫cortex的基因,它可以合成黑色素。
原来突变体比较显眼
工业革命之后,英国进入了大污染时代(没错,其实世界最早的大规模污染都是他们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现在之所以环境好了全都是因为污染已经转移到了第三世界国家,落后就要被污染),树干都被黑色的煤烟给同化了。从那时起,灰白的桦尺蠖反而变得格外显眼,那些少见的纯黑突变体一下了产生了无与伦比的生存优势。于是一个世纪之后,整个英国的桦尺蠖就都是黑色的了,这是我们学过的自然选择的一个特别典型且经典的案例。
风水轮流转,你也有今天,哈哈哈哈哈哈
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不普遍的案例,一个基因对应一个形态的事情在自然界中少的可怜,绝大多数都是一大堆基因控制一大堆性状,它们相互交错,密不可分,用一个俗语来形容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基因如何分工?为什么呢,这就要从基因的工作原理说起了,其实说来也不是特别复杂,就两个要点:
其一是基因是否工作
其二是基因工作产生了什么结果。
基因是否工作是由细胞分化和周围细胞的理化环境共同决定的,不同的细胞其工作的基因也大相径庭,对于一个具体的细胞来说,有很多基因其实是没用的。比如肝细胞有主导分泌胆汁的基因,其实所有的体细胞也拥有这个基因,但是这些细胞里这个基因都是“休眠”状态,是不会工作的。
DNA转录为RNA
那么工作的基因又是如何体现在性状上的呢?答案是蛋白质。基因只有合成了蛋白质才能体现性状,蛋白质就像是细胞里的工具,可以把一种化合物转化为另一种化合物。每个细胞都是一个微小的化学反应器,里面有几万种化合物同时进行着反应,这就是地球上繁荣生命的本质。
翻译准备
虽然一个基因只能合成一个蛋白质,但是一个蛋白质可不只能与一种化合物起反应哦!只要是与此蛋白质匹配的化合物分子,都可以被它转化成另一种化合物。打比方来说就是,如果一个基因能合成一把“十字螺丝刀蛋白质”,那么无论是电饭锅还是沙发,只要是有螺丝的地方它都能给你拆喽。
翻译过程
关键问题来了,一种化合物在生化反应中常常可以处于几个反应的不同位置,它既可以是某一个反应的最终产物,也可以是某一个反应的原料,或者是某一个反应的中间物。这样一来,一个基因的作用就会变得可大可小,有可能它只会影响到某一种化合物的浓度,有它没它差别不大。也有可能这个基因会是某一个重要化合物的唯一生产途径,那就十分致命了,容不得一点差错。
合成蛋白质
前面说到桦尺蠖体色就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基因,它的功能只是合成色素而已,而动物的色素一般来说就是这个反应的最终产物了(植物则不是,色素是它们的命根子),不会参与到其他重要的生化反应中,所以有很多和色素相关的突变是最容易存活下来的,比如白化病,在几乎所有的动物中都广泛存在着。
白化朱鹮、狮子、袋鼠、鳄鱼
事实上,大多数基因都不是非常重要或不重要,这才让人头大啊,想要理明白一个性状要如何改变,简直比解开十团缠绕的毛线还难。
人类的头面部分毛发与相关基因……
举个优雅的例子?千说万说,不如例子好懂,让我们来更直观地见识一下基因与现状的关系
现在我们这儿有五个工人,每人都只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
OK,现在假设当前是男厕所先造好,让我们来看看如何调整才能让女厕所先造好,调整方法就是给其中一人涨绩效,提高他的劳动积极性,进而提高效率。那么我们该调整谁呢?
小条是第一个要排除的,虽然他是厕所的直接建造人,但是先砌哪个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还真是有一点无奈呢。
那我们就先试试增加砖头的供应量,先给小蔡涨吧。涨薪之后砖头会变多,堆积的砖头让运砂石变得更简单了,但是砂石变多会阻碍打水,水不够了细沙产量会减少。结果男厕需要的水和砂石一增一减,女厕需要的砖头和细沙也一样,二者的速度和之前比没什么变化。
那……试试小徐?他会多运砂石,这样就会阻碍打水,进而减少细沙的产量。结果是男厕需要的水和砂石一增一减,女厕需要的砖头和细沙一个不变一个减少。反而是男厕变快了……
要不试试小昆吧?他会多打水,水会增加细沙的产量,男厕需要的水和砂石一个增多一个不变,女厕需要的砖头和细沙同样如此,还是不行……
最后只有小常了,给他加薪后他的细沙产量增加,同时因为用水增加了,导致水变少了,这样的话男厕需要的水和砂石一个减少一个不变,女厕需要的砖头和细沙一个不变一个增加,终于达到了目的。
结论是不是好麻烦!!!
这还是在明确知道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且非常理想化的推理中得到的,现实中比这种要复杂何止百倍,不试一试根本不可能知道一个基因编辑之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人类对于生命体的生化反应至今也可以说是非常无知,在之前流行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我们就知道一种特效新药常常贵的离谱,那是因为研发费用也贵的离谱,那为什么研发药那么费钱呢?因为科学家在确定某一化学成分有效之前,基本不知道它的生化原理是什么!所以研发方法基本都是不断地试呀试,一个动物接一个动物的试,一直试到人的身上……你说这能不贵嘛…………
《我不是药神》
所以,目前看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基因编辑的应用还是会非常局限,别说应用自如了,就是一个最小的改动也要十分谨慎,生命的进化就是这么精妙且粗陋,这也是我一直坚信最终人类一定会放弃这一具肉身的重要原因。
本篇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喜不喜欢本文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关注我不迷路,我是酋知鱼,咱们下一篇再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