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十诀 | 入界宜缓 先思考再行动

围棋十诀 | 入界宜缓 先思考再行动

首页休闲益智来一局围棋更新时间:2024-06-03

围棋十诀,是古人下围棋的要素积累和经验总结。其起源有唐代王积薪创、宋代刘仲甫创等说法,最早记载于南宋陈元靓的《事林广记》, 《鸿书》、《秋仙遗谱》、《石室仙机》等书也有记载。该诀对后世中外棋界有广泛的影响。

围棋十诀

一、不得贪胜 二、入界宜缓

三、攻彼顾我 四、弃子争先

五、舍小就大 六、逢危须弃

七、慎勿轻速 八、动须相应

九、彼强自保 十、势孤取和

入界宜缓,在不得贪胜之后,是围棋十诀的第二句。《孙子兵法》中有言:“兵贵神速”,棋诀为什么警醒我们侵入时要放缓呢?

入界宜缓,意思是侵削对方腹地时,要缓入浅削,全面思考之后再采取行动,不要打入过深,不然受到对方强攻堵劫,最后会以失败告终。入界宜缓中的“缓”,不仅指速度,而且指分寸。入界宜缓是一种以静制动的后发制人之策。

01 当慢则慢

金庸先生曾在文章中感叹,“围棋的训练对我却有另外的启示。其一是‘变’……其二是‘慢’,这和当前西方文明社会中的人生态度是相冲突的,慢的妙处在于沉思和品味。”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速度“快”,却常常品尝“欲速不达”的后果。其实所谓快慢,不在于速度,而在于节奏。该快时快,当慢时慢,才是尊重事物的规律。

对孩子来说,学习是一个过程,对父母来说,教育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体验、试错、观察、陪伴、阅读、思考,有时会很“慢”。但是在这样的“慢”过程中用心,打好基础,找准方法,以后才能更“快”。

慢即是快,少即是多。谁更能耐得住寂寞,愿意踏踏实实去积累、去学习、去思考、去提升,谁才是跑得快的那个人。

02 吃子不是目的

学习围棋,应循序渐进,由浅及深,耐住心性。

刚开始学棋的孩子,因为缺少观察力和计算力,落子是很快的,他们希望能尽快吃掉对方的子,却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棋。但是在学棋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会经常提醒孩子,落子要慢,要多作一些观察,数一下对方的气,也数一下自己的气,试着多往前想一步或者两步棋,培养自己思考的习惯,吃子不是目的。

在围棋中,“空”是由交叉点组成的棋盘上的区域,下围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围空”。刚开始学棋的孩子,在一盘棋最初的几步棋上,常会发生这种情况,生怕对方在一片地域内得势,就急忙赶在对方棋子附近落子,从而出现双方在一块小区域内缠斗的局面。这是因为,孩子还没有培养起对全局的判断意识,略过了全面思考这个重要步骤。

有句话叫“不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下围棋时,对方的拥有并不直接代表我们的失去,最后只要我们比对方多一点点,我们即可取得一盘棋的胜利。如果能把入界宜缓牢记心头,应该就可以避免很多低效的打入了。

03 先思考再行动

入界宜缓,是要把时间留给思考,把利益均衡给全局。儿童时期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恰当引导孩子学会先充分思考再采取行动。一些情况下,孩子容易浮躁,家长可以用两个简单的问句来提醒孩子,培养思考的习惯。

“如果你这么做,后果会是怎样的?”

首先,家长需要让孩子明白,每一样解决方法背后都有一个需要自己来承担的后果。面对选择,孩子要静下心来尽量充分地思考,理清思路,然后试想一下愿不愿意承担某些后果。慢慢孩子将学会思考结果,培养起大局意识。

“你接下来决定怎么做呢?”

当分析完所有的情况和后果之后,让孩子自己思考下一步行动。孩子自己会权衡利弊,选择他认知范围内的最有利的解决方式。多数情况下,孩子的选择也会是最合理的。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决定,退一步讲,就算孩子作了错误的选择,他们也可以从这个错误中学习到很珍贵难忘的教训。

围棋中的每一步棋,孩子都会面对和处理以上两个问题,所以围棋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非常有帮助。先思考再行动的好习惯,会滋养孩子一生。

入界宜缓,宜缓的何止入界这一种情况。这句棋诀值得我们在围棋和生活中慢慢体味。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侵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