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锦鲤到家转水合池(缸)前后的伤亡情况比较普遍,是名副其实的一道坎。很多鱼友习惯使用“猛药”进行*菌*虫,比如常见的黄粉、高锰酸钾、伊维菌素、敌百虫等。但是即便这样,转水成功率依然堪忧。
为什么虫菌双*后转水依然会失败?
一般来说,转水失败有以下四个原因:
1、中毒:乱用药、水质有问题;
2、体内感染:鱼在鱼场就已经带病或交叉感染;
3、强应激:锦鲤自身敏感以及外界刺激太大;
4、外伤:野蛮操作、运输不当
这四点原因相互重叠关联、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强应激”,与其他三项重叠率最高。
比如转水期间的“消毒”,其实只是针对了体表,多数情况下属于“宁可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个”。黄粉、高锰酸钾、伊维菌素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和毒性,并且对体内的病原无效,倘若只是消毒,其他不利因素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又如何保证转水成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转水呢?
首先可能需要的是运气。新买的鱼体内没有病原,特别是病毒性病原,如鲤疱疹病毒基本就是无法治疗的。
其次,尽量从上面的四点原因入手考虑每一项操作的利弊。比如:使用高锰酸钾,对外伤有短期消毒作用,但会造成长时间强应激。又比如:使用敌百虫对体表某些寄生虫有*灭作用,但有可能造成缺氧性的强应激和中毒,需要酌情使用,平衡风险。
从鱼场到鱼友,除了锦鲤体内带病需要运气外,基本上重点考虑的是抗应激的问题,做好此项,外伤也会随之大大减少,鱼的抵抗力也会大大提升,鱼友只需要做好最温和的护理消毒就可以合池(缸)了。
最后附上网上一位鱼友分享的转水经验,从最开始差点团灭到后面几乎没有再损失过鱼,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我在刚开始养鱼的前半年里从7个地方进鱼,当时尽管已经有了朦胧的隔离意识,但总希望旧鱼早下池新鱼快点来,于是每每草草了事,直至5月间那场严重的交叉感染。菜鸟下药必有后话,那次用药过量,当时从池里捞出第一条丹顶时大脑空白了许久,后来因习惯而淡定了,每天上班前拿着抄网绕池一圈捞捞死鱼,权当健身运动,最后46条死剩17条。这个记忆足够让我形成永久性条件反射了。从此之后每一次进鱼,都必须经过我严格的转水隔离。
首先是过水下药用臭氧。我不推荐高锰酸钾。量小了没有任何用处,量大了会烧腮。3年前我第一次过水时鱼场老板给了我一包进口高锰酸钾,说好兑多少水过多少时间。我回家就严格照办了,结果这包药可能多给了,直接烧坏了第一批消毒的鱼。从此我不再使用高锰酸钾。我也不推荐二氧化氯。它开封后很容易降解, 3个月后很可能只有原来的1半效能。作为个人,我们很难控制它的用量。我推荐的是臭氧。鱼用臭氧机一般都会在说明书上标明过水时的用量。如250mg的臭氧机,在10升水中开机20分钟,就能造出既能*菌又能*虫的水,1分钟就能转水到位。
其次是池内*菌靠臭氧。按照我们现有的7天*虫*菌流程,第一不能在下鱼后当场开动,因为鱼还没适应水质时下药容易引起应激,导致死亡。但是鱼有病会传染的话也就是在1~3天内。第二不能低温使用。7天流程是有温度下限要求的,低于15度基本就没效果。但是臭氧不同,水温越低溶解度越高,随你7度10度,没有任何界限。
请注意!温度低了臭氧*菌的时间还要缩短!第三在7天内4次下药会引起水质恶化,尤其是*菌药好坏不分的通*,把之前闯缸得到的生态平衡破坏得七七八八,运气不好的话还得再做一次闯缸工作。
我使用臭氧的原因如下:
第一,可以在下鱼后立即使用,哪怕你的水温只有1度,哪怕你的鱼刚从日本回来。
第二,臭氧的灭*能力是二氧化氯的100倍。除了*菌,还能灭*病毒和纤毛虫,甚至是部分虫卵!这是随便哪个*菌药都没有的能力。
第三,臭氧在水里的时间只能保持半小时。这是个非常有用的特性。我们在*菌虫的时候都知道,由于水中的菌虫永远*不干净,我们灭*的对象主要是鱼身上的菌虫,但是一般的化学药剂衰退期都在三小时到一天以上,因此在*菌虫时,我们只能常开过滤,导致过滤里最重要的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的大量死亡,部分药剂,如聚维酮碘还会极大*伤附在池壁上的绿藻。而臭氧对绿藻破坏性不大,又能很快在池内消失,因此我每次在使用臭氧时仅需关掉过滤,把臭氧放在帆布池内即可。等到停掉臭氧40分钟后再开启过滤,这样可以保证过滤里的亚硝酸菌和硝酸菌毫无损伤,其他有益菌不致全军灭亡。若仅仅用了臭氧,那还可以在臭氧消失后马上补菌让有益菌形成优势菌种。
唯一要注意的是,臭氧的力道太凶猛了,因此不推荐长时间连续使用,否则会烧伤腮部甚至导致锦鲤的死亡。
我每次的臭氧用量只在说明书规定范围的一半,250mg的臭氧机在800升水体里开启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到45分钟,已经很有效果了,可以连着放3批不同地方的鱼不出事了。所以没再打算使用极限量。
我目前的暂养池*菌虫的流程如下:锦鲤下帆布池后,首先用臭氧机*半小时(第一次时间短一点让鱼适应)。之后第三天*一次45分钟。开始对暂养池升温,一天3度。升温到25度~28度间进行7天*菌*虫流程,*虫药照样下,*菌药用臭氧代替。随后降温,一天2度,直到需要的温度。7天流程后每周开一次臭氧45分钟。
从第一次用臭氧,到一个月后,若还有鱼留在池内,那逐步改为每2周一次,直至每个月一次。不要停止使用臭氧,毕竟暂养池鱼龙混杂,水体又小,容易滋生异常问题。我在第二年2~4月间没使用臭氧,后来在移池时就发现有几条小鱼身上出现了红色斑块,连用了2次臭氧,1周后症状消除。
除了*菌用臭氧外,我的另一个体会就是温度的控制。暂养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5度以上,之间在7天流程时要升温到28度至少5天,25度以上锦鲤确实容易恢复体力,同时遏制有害菌种与虫的滋生。
还有一个体会就是用盐要谨慎。盐在很多人转水暂养时是100%的良药。我觉得它应该排在臭氧和温度之后,而且它还不能和高温一起用。在25度时若同时使用了0.5%以上的盐,那越是进口小鱼越会褪色成白瓜。我在第二年使用了盐加高温,接下来2条在1周内漂白,3条在5月移到大池后成了白瓜,概率50%。
如果来鱼身上有划伤或炎症,或有应激反应,那在升温后可以在鱼食内拌一些三黄粉和消炎药,一般都能在2周内痊愈。如果症状严重,那建议打针吧。不过我在使用臭氧后只死了一条松江当岁,当时打了3针没救回来,因此对打针没什么体会拿得出手。
最后说一下转水之后下放到池内的一些经验吧。一个是降温要慢。不要一天降3度,2度还差不多,否则鱼会应激。一个是放鱼前一周每天用些大池里的水倒入暂养池让鱼适应新的水质,但要注意温差,不要让暂养池的温度下降1度以上。
放鱼前两池的水温不要超过3度,最好温度一致。还有,尽管两个池相聚只有几米远,但还是要用塑料袋充氧过度。我曾经就偷懒转换过10多条鱼,其中就有一条体质不好的大日昭和马上头冲下了,后来只能继续暂养2周。
终于到了总结的时候了,转水暂养能够成功的内部要素就是良好的水质、适度的空间、够大的过滤、充足的氧气、合理的温度,以及对环境低影响但对鱼有效的*菌虫设施。但是最关键的涉及外部要素的还是一句不负责任的,让99%的人泄气的话:你的鱼来路要安全。来路安全了直接扔池里也ok,只要你敢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