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之间,尽展「锁」长!唐楼楼梯铺,能屈能伸,大有乾坤……

夹缝之间,尽展「锁」长!唐楼楼梯铺,能屈能伸,大有乾坤……

首页休闲益智麻包时钟游戏更新时间:2024-04-21

香港寸金尺土,善用每吋空间成为各行各业的先决考虑因素。战后香港,时代催生楼梯铺的出现,体现港人能屈能伸的精神,也成为了本地独特的民间风貌。

随着市区不断重建,旧楼面临被清拆的命运,在唐楼夹缝生存的楼梯铺,也许只能定格在岁月的缝隙中。在上环楼梯铺经营配匙开锁及补鞋生意的黄国良,面对旧楼正在消失的大环境,仍是处之泰然,他说:「社会总要向前发展,人改变不了环境,唯有自己慢慢适应。若有一日楼梯铺要清拆了,唯有快乐地say goodbye。」

黄国良在上环楼梯铺开业十年,为附近居民提供补鞋、配匙及开锁服务

走在香港上环、土瓜湾、深水埗等旧区,在一座座外墙旧得褪色、剥落的唐楼出入口,不难看见一些隐藏在楼梯底下的方寸小店。楼梯铺的出现,可追溯至战后香港,那时兴建的唐楼,为符合新修订的公共卫生及建筑条例,楼梯都要靠近外墙,设有窗户,而衍生出「狗髀梯」,即将原本一条长楼梯拆开两半,每上半层便有一个小平台,让住客可在平台稍作休息,设计更为人道、安全。因着这种建筑设计,令唐楼底层的楼梯下形成一个数十平方呎的斜顶空间。这个没有规划标准的不规则空间,原意并不是作为商业用途,纯粹是一片空置地方,但当时人们发挥民间智慧,认为那狭小的空间可以让基层市民作为经营小本生意的店舖。于是,楼梯铺便应运而生。楼梯铺主要是杂货店,或提供钟表电器维修、补鞋等服务,与邻里生活需求关系密切。在狭窄、恶劣的环境中寻求商机,就是昔日狮子山下不怕艰辛的岁月写照。随着社会越见富裕,商厦越建越高,今时今日还有谁肯「屈就」在旧楼的楼梯下工作?

能屈能伸

10多年前,黄国良从旺角地铺搬到上环楼梯铺,从一兼三职水电、配匙开锁、补鞋,缩减至只做后两者生意,靠着楼梯底下一片狭小空间,养活了一家人。这间楼梯铺麻雀虽小,却收藏了林林总总的匙胚及补鞋工具,全靠黄国良妥善的收纳技巧。在店外街道上的工作桌上,有三部配锁匙机,墙的背后是电表及消防设施,余下空间仅能摆放磨鞋机和鞋架。记者跟从黄国良的指示,屈膝弯腰深入楼梯底部深处,才看见有一部美国制造的配锁匙机。如此狭窄的空间,勉强才能容纳一个弯腰或蹲下的成年人,记者连进出也觉困难,莫说要在内里工作。黄国良笑言:「肚腩再大一点就进不了那里,所以必须保持瘦削身形!」除了身形外,记者亦佩服他的耐热能力,采访那天纵已入秋,中午气温依然高,但见黄国良捲缩在发热的机械旁边工作,不消一分钟,已是大汗淋漓。黄国良边抹汗边跟记者说:「年轻时不怕寒天夏暑,老了却是怕热又怕冷。」这位年近七旬的锁匠,早已培养了刻苦耐劳的个性,而且为了家人及生计,再艰难他也得忍耐。

楼梯下藏有电表及消防设施,楼梯铺面积本来就不多,加上放置了补鞋机器后,内里仅能容纳一个人。

内有乾坤

黄国良的店舖旁边,有7级楼梯,走上半层后转角的小平台,就是黄国良平日休息的地方。平台摆放了两张椅子与一张小木枱,让他可与太太午饭、闲时读报纸及听收音机。旧式唐楼都没有大厦管理员,黄国良坐在那里,顺道充当看更的角色,居民上落会与他打招呼,遇有「生面口」的人出入,他都会特别留意。偶尔碰上街坊熟客,他会与对方寒暄几句。采访当日,黄国良跟一位刚回复单身的男士说起成家立室的话题,他鼓励客人要积极寻觅真爱,建立家庭,否则到了中年就会后悔为何当初不结婚。说时像个爸爸,却没有半点说教的意味,让人听得舒服。

平台的横樑上下之间,交织出两个三角体空间,存放着一盒盒匙胆、补鞋用的工具及杂物,日常以木板盖着,若不打开,丝毫不察觉内有乾坤,尽显黄国良的收纳智慧。樑下收纳柜所用的层架、木板盖,均是黄国良一手一脚制造,记者问那是否很大工程?黄国良说不难,木材是从木厂、旧家具回收得来,将资源循环再用,他笑称:「这就是民间智慧,当你有需要时,就会研究出解决方法。环境无法迁就人,唯有自己去适应,努力革新自己,这就是适者生存。」

与时并进

虽然是小本经营,但黄国良对待工作的态度十分认真,并要求自己不断进步,以赶上时代步伐。他形容配匙、开锁这一行易学难精,有些难开的门锁来到手上,他会用心研究,不会像某些同行锁匠般遇难即耍手拒绝客人。中上环一带商厦多,亦有不少外国人居住,促使黄国良自学英文,记者当日所见,他以英语跟外国客人沟通完全没有问题。一名69岁的老人,演绎了「与时并进」的能耐。在搬到现址之前,黄国良曾在对面街的楼梯铺开店,却遭业主疯狂加租80%,因无法负担贵租而被迫迁。楼梯铺属小本生意,他坦言铺位是连住宅单位一并承租,楼梯舖加楼上两房一厅的单位租金为一万元,每月店舖收入约3万元,全家人就靠他的收入维生。辛苦了多年,女儿终于大学毕业,并已踏足社会工作,但他仍不敢搬到较大的店舖,因为根本无法应付租金,唯有继续藏身于楼梯角落之间。

心中有晴

香港并没有楼梯铺的正式统计数字,但从九龙城三条街10年前有二十多间楼梯铺,到今日只剩寥寥数间的情况看来,楼梯铺在时间洪流中消失,只是迟早的事。对此,黄国良看得开:「楼梯铺在我成长的年代很常见,只是新一代看见楼梯铺慢慢被清拆,才感觉惋惜,才会有怀旧的情感。」城市发展不能逆转,旧事物早晚也会被淘汰,黄国良说:「正如人老了会离世,到时唯有快乐地say goodbye。」他希望这一天迟些才出现,至少能供养儿子完成博士课程,这间小店的使命才算完成。楼梯铺因时代而生,亦因时代而亡,新旧交替本是寻常事。访问当天,早上阳光明媚,但到中午拍照时,忽然天色变灰,然后下起滂沱大雨。黄国良在旁开怀大笑地说:「这就是人生,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他的笑声,比雨水落下的声音更响亮。

消失的楼梯铺 淡薄的人情味

楼梯铺消失,不仅是因为社区重建,也因为部分传统技艺及行业后继无人,缺乏年轻人入行,在上一代退休之后,店铺也要跟随结业。如配匙开锁这一行业,随着电子锁的兴起,锁匠的生计也受到挑战。「这一行需要多年经验及实践才能独当一面,何况配一条锁匙、开一把锁赚不了多少钱,年轻人又怎会想入行。」黄国良说。

旧楼旧铺慢慢消失,连带社区的人情味也变得淡泊。黄国良坦言,初搬到这个铺位时,邻铺的警钟误鸣,店主却怪罪正在搬货的他,并且向业主投诉。「明明是两个不同的铺位,我怎可能触碰到他的警钟?也许是邻铺较大、交的租金比我多,所以业主只叫我要小心言行。」本该互相照应的隔篱邻舍,因为一次误会而结下了十年怨恨,对此,黄国良只是一笑置之。

黄国良同时感慨,区内有些人对他的职业带有歧视。他忆述,有一次与客人在店内谈好上门开锁的价钱为350元,当他与客人同往那住宅﹐只是用了一条「百合匙」便在几秒内成功开锁,那客人竟用粗口骂他,质疑他几秒的功夫却收费那么贵。「坦白说,同一件事若发生在外国客人身上,他们会赞我的开锁技巧高超,还会说越快开到越好。锁匠是低微行业,鲜有人会尊重你的技术。」若可以在写字楼内当一个身光颈靓的白领,谁又愿意加入收入卑微的夕阳行业,被方寸小店困住大半生?

方寸一小店 养活一家人

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黄国良,精神矍铄,谈及子女更是滔滔不绝,自豪的笑容由心而发。小学毕业的他,用心培养了两位高学历子女,大女硕士毕业后在大学的实验室工作,儿子亦准备攻读硕士课程,未来更有意修读博士学位。黄国良不讳言自己的人生没大成就,但见子女学有所成,总算苦尽甘来。他指,不期望子女成大器,只寄望他们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回想1960年代由深圳来港,与父母一家三口住在6呎乘6呎的新界铁皮屋,「冬天像雪柜、夏天像焗炉,天冷睡觉时没有棉被,只能裹在麻包袋中取暖。」70年代,黄国良在旺角学习水电工程,其后与拍档开店,并学会配匙开锁、补鞋等多项手艺。数十年来,经历过店舖被业主加租迫迁、小店火灾等艰难日子,辗转来到上环的楼梯铺,纵使经营环境狭窄,总算能安稳生活。他常提醒儿子,不要以钱财、学作标准去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他说:「就算儿子读完博士之后,拿扫帚干活也无问题,我不会反对,只要他找到人生意义及价值就可以了!」记者曾经访问过多位企业总裁,听过不少做人、做生意的金石良言,听罢这位「老板」的一席话,感觉同样有所得着。

记者 锺欣欣

摄影 冯瀚文

实习编辑 怡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