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年少,我们都曾经心怀梦想,眼中闪烁光芒。但现实是大部分人最后成为的并非自己原本渴望成为的那个人,而是出于无奈必须要成为的那个人。
今天要和诸位一起读的是英国小说家毛姆的代表作之一:《月亮与六便士》。让我们一起跟随主角斯特里克兰德的脚步,用五分钟的时间来领略他光辉灿烂的生命故事,看看他是怎么选择的。
主角斯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伦敦的证券经纪人,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然而婚后的第17年,他突然毫不犹豫地告别家人,为了他的绘画梦想只身前往巴黎。此时的他已经40岁,只因对画画的痴迷,他想成为一名画家。
在此后的日子里,他的生活变得困顿不堪,常常挨饿,甚至险些丧命,创作的作品却没能得到赏识,只有斯特列夫独具慧眼,全力以赴的帮助他。
斯特列夫是一位商业上很成功的过气的荷兰画家,他最早发现了斯特里克兰德的绘画才能,并且慷慨的资助他。斯特里克兰德一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的帮助,一边还对他出言不逊。即使这样,斯特列夫依然不顾妻子的一再反对,将病重的斯特里克兰德接到家里来照顾,结果引狼入室。
妻子与斯特里克兰德擦出了爱的火花,斯特列夫悲痛欲绝,一边将自己的房子拱手相让,一边眼巴巴的盼着妻子回心转意。飞蛾扑火的爱情终是昙花一现,斯特列夫等来的不是妻子的幡然醒悟,而是被斯特里克兰德抛弃后服毒自*。他心灰意冷,仍然不计前嫌,邀请斯特里克兰德一同前往家乡荷兰生活。
看到这,我们都会觉得斯特列夫真是个彻头彻尾的烂好人,即使与斯特里克兰德有夺妻之恨,依然愿意倾囊相助。有人助人为乐,有人精致利已,憋屈的斯特列夫何尝不是现实中的你我?
之后的斯特里克兰德拒绝了斯特列夫的邀请,继续漂泊四方,最终在塔西提岛遇到心灵伴侣艾塔,一个体贴入微,善解人意,一个如鱼得水,才华横溢,仿佛置身于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可是最快流逝的却是最美丽的风景。
不久之后,他不幸感染了麻风病,邻居皆避之不及,唯独艾塔始终默默守护在他身边。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仍创作出了自己最后的作品。一幅巨型壁画描绘的是天地开创之际的幻景。随着作品的完成,他那独立而饱受折磨的灵魂终于得以安息。艾塔践行诺言,不顾众人阻拦将房屋付之一炬,壁画也随之灰飞烟灭。
从世俗的眼光看,斯特里克兰德无疑是可怜的,贫病交加,凄惨又缺乏人性,遭人唾弃。生前无名,死后却誉满天下。然而他却死得其所,无怨无悔。斯特里克兰德无疑是个勇往直前,敢于直面灵魂的人。他勇敢地跳出安逸的生活,坚定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物质在他眼中无足轻重,精神却至高无上。你视为无价之宝,我却弃之如敝履。
青春年少,我们都曾经是斯特里克兰德心怀梦想,眼中闪烁光芒。然而成年以后,有的人依然追逐梦想,有的人却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我们再来讲回斯特里克兰德太太,她出身高贵,爱慕虚荣,附庸风雅。对她来说,生活本是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可是某天突然泛起波澜,丈夫毫无预兆地离家出走,留下一个烂摊子,将岁月静好的现实击得粉碎。相知多年,丈夫居然是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不是因为外遇,而是为了画画抛下一切。
她深陷绝望,也瞬间清醒。既然没有靠山,只能自己顶上。她没有像群林嫂似的喋喋不休,开始迅速学习速记和打字,同时卖掉家具,换了小房子居住。在她的拼命打拼下,事业逐渐风生水起,孩子也培养成才,时来运转,他又再次回归上流社会。在他的认知里,自食其力不可耻,风光体面才是她的人生追求。
斯特里克兰德将画画摆在首位,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梦想成真。而斯特里克兰德太太将体面摆在首位,发愤图强,得偿所愿。两个认知截然不同的人,分道扬镳也绝非偶然。
书中还有一位亚伯拉罕医生,本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伦敦医生,因为医术精湛,在圣托马斯医院担任了正式医生的职位。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这种安稳而体面的生活。亚伯拉罕医生辞去了圣托马斯医院的职位,选择在亚历山大一家政府创办的医院担任卫生检查员职务。妻子是一位其貌不扬的希腊人,但他很快乐,无怨无悔。
朋友觉得亚伯拉罕糟蹋自己,虚掷才华,远离都市繁华,放弃大好前程,甘于清贫平淡,相信这并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是正如书中所言,生活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
成功与否,每个人的定义不同,有人追求功成名就,有人追求闲云野鹤,独立自由。梵高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了烟。无论是仰望星空,还是脚踩大地,努力追梦的你都很美!
愿看到这里的朋友,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