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六神磊磊:今天的金庸剧为什么不好看了?

​专访丨六神磊磊:今天的金庸剧为什么不好看了?

首页休闲益智沐仔历险记更新时间:2024-08-02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宋浩

金庸小说给了读者一个个瑰丽的江湖梦,成为无数华人的共同精神家园。同时,改编的金庸剧也促进了华语影视剧的繁荣,成为影视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IP。

1983年黄日华版《射雕英雄传》海报。

从1983年黄日华版《射雕英雄传》、1995年古天乐版《神雕侠侣》、1997年黄日华版《天龙八部》到2003年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众多金庸剧成为经典,曾几何时,为何今天我们似乎拍不出高水平金庸剧了?潮新闻记者采访了作家王晓磊,他在微信号“六神磊磊读金庸”上的系列文章,借金庸小说浇自己之块垒,广受好评。

在他看来,近年来金庸剧改编翻拍的失败,根本原因是影视作品没有达到小说思想性的高度,更多呈现的是对观众口味的投机和创作中的急躁。

六神磊磊

上世纪90年代,少年六神磊磊看83版《射雕英雄传》、95版《神雕侠侣》,“我们根本没有认为这就是经典,只是一部热播剧。”这些影视剧的经典性,仿佛来自后面的衬托——比如2001年张纪中版《笑傲江湖》,当年一出来也被骂,如今口碑逆袭,豆瓣评分8.5分,仅次于TVB吕颂贤版(1996年)。因为“大家后来回过味来了,当年骂得重了,原来没那么差。”

从读金庸到“六神磊磊读金庸”

六神磊磊阅读金庸,最早不是从影视剧,而是连环画。一张张黑白线描的武侠场景,配上两三行文字,展现着武侠世界的历险记。小学生六神磊磊隐约有一个发现,与其他连环画相比,金庸武侠连环画配的文字好,不华丽但很隽永。

《倚天屠龙记》连环画,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年。

“比如《倚天屠龙记》中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少林和尚空性比武输了,配的几十个字大意是:空性万念俱灰,只觉得数十年来苦练武功称雄江湖,全是一场幻梦。缓缓对张无忌说,‘曾施主比老衲高明得多了。’左手抓住右手的五指,一发力就要将之折断。”

《倚天屠龙记》连环画,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年。

一个有野心的人,那种万念俱灰、意兴阑珊,没有所谓的指天誓地,萧索的一句话之后,伴随着一个惨烈的动作。“这文字写得真好!”后来六神磊磊才知道,文字是金庸原著里摘出来的。这就是他对金庸的第一印象。

90年代,金庸剧风靡一时。风靡到什么程度呢?有时候,老师会突然把门关上,查全班同学的书桌,看里面有没有金庸小说,“这是今天手机才享有的待遇。”黄日华版《射雕英雄传》热播时,班上一群孩子放学后去六神磊磊家追剧,一是因为六神磊磊家离学校近,二是因为他学习好,回头家长问起来,就说去好学生家一起学习了。

当时读金庸,其实主要读其“爽文”的一面。多年之后,六神磊磊才咂摸出另一层味道。

洪七公。1983版《射雕英雄传》剧照。

《射雕英雄传》中有一个著名桥段,华山论剑中,一灯、周伯通、郭靖等合力追击裘千仞。危急关头,裘千仞大喊,你们谁一辈子没*过人、做过错事?就请上来动手。众人纷纷沉默自省,此时洪七公出现:老叫化*过232人,都是恶徒,所以我有资格惩罚你。这段故事,六神磊磊后来读起来已经不是爽文,一个人永远大义凛然、自命终极审判者、正义的化身,这是值得深深警惕的。

再比如《倚天屠龙记》开头的少年张三丰,在少林寺自学武功,打败了寺里的敌人何足道,立了大功。但是寺里觉得他偷学武功有罪,要“挑筋断脉”,而且他的师傅也要受牵连。多年之后,六神磊磊再读到这段故事,突然感觉到少林寺走向保守、封闭了。

六神磊磊读金庸,最喜欢的是《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三部作品,都是金庸创作生涯后期的作品。这三部作品比《书剑恩仇录》《碧血剑》等早年作品好,自不待言;但比中期作品“射雕三部曲”好在哪里?在于人性的复杂程度。

《鹿鼎记》,朗声图书/广州出版社,2020年。

前、中期作品,比如《射雕英雄传》,可以说得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比如洪七公是好人、裘千仞是坏人。这是童话式的,就像哈利波特是好人、伏地魔是坏人。但到了《鹿鼎记》,绝大多数人都谈不上好人还是坏人,天地会、沐王府,宫廷里韦小宝的同事隆多、索额图、宫女太监,一个个社会打工人而已。

“《鹿鼎记》这本书的深度和高度就在于此,坏人极少,人人都是灰色的人。”六神磊磊说,“把一群灰色的人,写入一个复杂的江湖,爱恨情仇、矛盾冲突、你死我活,能写得这么荡气回肠,这是功夫。”

历久弥新的金庸

金庸小说作为“爽文”的一面,在今天已经褪去了,因为有太多的替代品。想看爱情,有言情小说、偶像剧、综艺节目;想有热血,有动作电影、热血漫画、游戏、竞技体育;纯粹体验爽,有想象力更放飞的网络小说,乃至有新兴的“微剧”。金庸至今仍被人们反复读,原因何在?

六神磊磊说,金庸笔下的“侠”身上保留了童真、奔放的一面,这是我们内敛、规矩的民族性格中缺失的。但更重要的在于,金庸借由郭靖之口,说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凝练出中华民族所有人心中的家国情怀。《武穆遗书》的教诲、襄阳城头的烽烟、蝴蝶谷中的烈火、屠龙刀里的遗篇……无不讲述着几千年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古天乐版《神雕侠侣》。成为神雕大侠的杨过,成为“为国为民”的典范,并接过了郭靖递过来的第一杯庆功酒。

只有“家国”当然不够,金庸笔下还有人性的厚度,“怜我世人,忧患实多”。企图逃离江湖的刘正风和曲阳、被复仇扭曲的林平之、被蒙古骑兵屠戮的撒马尔罕平民、雁门关被“打草谷”的汉人和契丹人……对命贱如草芥的底层弱者、对那些可怜人,金庸永远保持悲悯。

此外,文学性本身也是不能忽略的。六神磊磊以《水浒传》举例,关于打斗的文学,几百年来不计其数,今天也有玄幻小说等无数替代品,但当我们翻开《水浒传》,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一拳打在鼻子上“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打在眼睛上“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真的棒极了,爽极了!”六神磊磊说,这是文学的手艺,文学性要经得起考验。

青年金庸。

能够写出这一部部武侠故事,首先是金庸先生的天分使然,在20世纪武侠小说创作中,他承前启后,融汇中国古典文化和西风东渐的新文化,成为传统武侠创作的集大成者。

除了个人的天分和努力,还有大时代的哺育。金庸出生于神州大地,成长于大国文化的土壤,经历过抗日战争,后寓居香港,目睹大历史的风云变幻,思想经历过一场场风暴……有了跌宕的人生,才造就金庸的气魄和眼光。由此,在香港的书房里,面对一张相对安稳的书桌,他以一个放逐者的心态,回望历史和文学传统、面向大时代的变化,写出一个个作为边缘人的侠客。

金庸(1924-2018)

金庸之所以成为金庸,还有根本性的一个原因,六神磊磊总结为“顺应良知”。“在金庸小说中,很多世界观、人生观,在他所处的时代都是不讨好、甚至是拉仇恨的。金庸如果选择放下良知,去投机、妥协,就不会诞生今天的金庸。你说他迂腐也好,说他书生意气也罢,他把自己的良知、人文取向一以贯之,坚持下来。”

同为写作者,六神磊磊如今重读金庸,他觉得这才是金庸身上最珍贵的。如果金庸当时投机了、妥协了,就没有今天的金庸。“顺应良知很艰难,但也很坚韧;投机很便捷,但最终会被淘汰。”

当下金庸剧为什么拍不出高分作品?

这样一个丰富的金庸,他的小说如何才能翻拍好?怎样的金庸剧称得上一部好的金庸剧?

回忆起小时候跟小伙伴一起追金庸剧,六神磊磊说,黄日华、陈浩民版《天龙八部》、古天乐版《神雕侠侣》在电视上播的时候,只觉得是个剧,没想它会不会是经典。张纪中版2001年的《笑傲江湖》,当年引发了不少批评,20年后豆瓣上评分却大幅逆袭。“完全是因为观众回过味来了,觉得当年下手太重了,有点对不住它,跟后来的比显得没那么差。”

金庸剧能不能改编?当然能改编,六神磊磊认为,甚至可以大胆改编,事实上我们现在视作经典的很多金庸剧,都是大幅改编的。“比如黄日华版《天龙八部》,一出场就是乔峰对着一座山打出降龙十八掌。原著里乔峰什么时候出场?到第二本才出场,虚竹到第三本才出场,这版电视剧大大改编了,不妨碍它成为经典。”如果不允许改编,舆论变成“一改编就是魔改”,那么好东西反而就出不来了。

《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剧照(1992年)林青霞饰演东方不败

既然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忠实原著,在于什么?在思想性上能不能达到小说同样的高度。六神磊磊举例说,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徐克监制电影《笑傲江湖Ⅱ之东方不败》),把人物性别都改了,搞得金庸先生自己很不满意,甚至很生气。但这部电影是不是经典呢?是的。

又比如王家卫导演的《东邪西毒》。中学时六神磊磊跑去电影院看,当时看不懂,啥玩意儿啊!等到大家成年了、看懂了,《东邪西毒》为什么成为经典了?在于其思想性、艺术性足够高,达到了与原著相近的高度。

《东邪西毒》(1994),借金庸笔下的人物,重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新故事。

反过来,很多改编却费力不讨好。“《笑傲江湖》开头两回,就可以挖掘很多好故事,但改编者对故事没耐心,对所有人物都不耐烦去刻画,只想着进入一个主题,就是令狐冲的三角恋,揪住三角恋反反复复弄。你认为要狗血的时候,又必然十分真切的洒狗血——比如乔峰抱着马夫人的脚去吸,就这些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呢?”

如今口碑逆袭的张纪中版《笑傲江湖》,不算差,很多地方贴近原著的水平,问题出在思想性上大大低于原著。比如电视剧尾声,任我行问女儿任盈盈:“盈盈,你觉得谁的武功才是天下第一?”“电视剧试图用这个点题,就缺乏高度。”六神磊磊认为。

《笑傲江湖》(2001)张纪中版,如今豆瓣评分8.5分,在所有《笑傲江湖》改编剧中仅次于TVB吕颂贤版(1996年)。该剧走出海外,被日本等国家引进播出。

“谁是天下第一”“谁是英雄”,这样的主题放在金庸前中期作品,比如《射雕英雄传》是合适的。但《笑傲江湖》的思想高度已经远远超出“谁是天下第一”这一层。小说中,两个武林高手,从魏晋人嵇康墓中盗出失传的琴曲《广陵散》,改编为新曲《笑傲江湖》。

“因为他们厌倦了江湖,希望远离纷争,一起搞音乐,他们追求不被束缚,追求人格的解放。而名士嵇康,恰恰就是那个压抑时代追求人格解放的代表,小说《笑傲江湖》的思想高度在这里。”有些改编影视剧思想性低了,就是一个矮化版。

原因呢?可能是主创团队对故事深度的理解不够,也可能因为其他现实条件,更糟糕的是,近期部分金庸剧呈现出的,是因为对观众口味的投机和面向市场的急躁心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