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你这拥有世界上最美的博物馆的城市,自豪地微笑吧!”
“西方人的独立意识强,不喜欢群居群处,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父母子女财产分清,法律意识强,中国人好扎堆,社会联系更多依靠人情。”
这样的话,想必读者朋友都曾或多或少地听闻。但你可知,这样的话,自上世纪30年代起,就一度在民间广为流行。
从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至今,西方的崛起史不过短短200多年,但很多国人却是对西方文化推崇有加,有的甚至陷入近乎狂热的崇拜之中,而忽视了传承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他们将西方称为“极乐世界”、称为“走进去舍不得走出来”的地方,而把神州大地视为“桎梏”。
那么,这样的崇拜起于何时?这样的崇拜又因何而生?崇拜过后,是一地鸡毛,还是奋起直追呢?
(西方圣诞节)
一、明清之前:非“崇拜”的“敬意”在明清之前,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借助开通于公元前139-138年间的陆上丝绸之路,双方立足于本土文化,文明互鉴,“崇拜”一词显得颇为突兀。
在那时,中西方的交流颇显“纯粹”。而且,中国是当之无愧的“科技输出高地”——西方文化的崛起,离不开华夏文明的佑护。
就基础科学而言,华夏文明无疑是西方的“导师”。
在8世纪到11世纪期间,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伊斯兰教的发展,阿拉伯地区尊中国为师,以求促进科技的发展。
在巴格达,统治者设置了科学院,科学院的馆长胡纳因·伊本·伊斯哈克主持开展翻译中国经典科学著作,他借鉴中国数学方面的古书编撰了《移项与对消算法》,书中详细解析了一次和二次方程的解法。
(巴格达)
此时,西方文化对华夏文明充满着敬意,“崇拜”是西方对于东方的崇拜。
而在与数学领域紧密相关的天文学领域,华夏文明同样为西方带去了久旱之后的“甘露”。
在东汉时期,我国创制了黄道铜仪和浑天仪,三国时期发现了日食月食的食限,唐代开元年间我国实行世界上首次实测子午线的长度,明初我国甚至在南京建立观象台。
但欧洲的天文学成就仍停留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成就上,如亚里士多德的《论天象》、《论宇宙》,古希腊托勒密的《天文大全》,这一时期鲜有新成就。
直到中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远赴欧洲,将相关书籍传播出去之后,西方的天文学才迈动了年迈不堪的步伐,缓缓地追了上来。
在当时,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包容的国策,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天下看待。天下的价值体系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华夏礼仪秩序。
(盛唐)
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应用技术,中医、数学为代表的科学理论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沿线地区,并逐步扩展到全世界。
因此,在明清之前,“崇拜西方文化”这种理论并无存在的土壤,因为作为“天朝上国”的中国,自始至终都以“平等”视之。
然而,鸦片战争爆发后,清王朝寂灭,昔日的华夏文明一度嘲讽为“落后与糟粕”。
在风云激变的20世纪,一些人对西方文明产生了近乎狂热的崇拜,“以西为本”一度成为了主流思想。
那么,为什么在一些人眼中,昔日的华夏文明,怎么就会一度跌落得如此迅速呢?
二、20世纪:一度狂热的崇拜,眼中消失的华夏文明在动荡的20世纪,作为国人从古至今的想象对象,“西方”显得神秘而陌生。
(繁华的纽约)
清朝闭关百余年,一朝枪响,中国人重新“睁眼看世界”。
“西方”如猛蝗过境,成为了国人心中又畏惧而又向往的对象。
思想的开放带来了学习“西方”的热潮,西方形象在国人面前发生了巨大翻转。
20世纪30年代,广播、文学出版、新闻等媒介一度活跃,为人们想象“西方”提供了具体的途径,社会各界对于西方世界的探索*愈发强烈。
各地报纸都把陌生的西方世界呈现给中国群众,眼见为实的场景和过去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北京的广播为美国塑造了一个闪闪发光的永远带着微笑的形象”。
久而久之,“崇拜”因“新奇”而生。
新旧观念的剧烈碰撞给国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眩晕、迷幻的感觉,使得他们在心理上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产生了复杂的异域想象。
(法国香榭丽舍大街)
随着“中西交流”的不断推进,录音机等西方事物涌入中国,刷新了群众的认知。
有统计数据表明:1911年以后的30年间,“引进并公开发行的约有60余个国家的50000余部书籍,它们大概占了中国所有书籍的11%”。
对于大部分无法走出国门的人们来说,书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想象异域的窗口,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而引起了“外国热”现象的盛行。
而当时的中国萧条落后,异域的美好成为了他们放飞心灵的窗口,“崇拜”也就油然而生了。
一名上海老人曾经写道:
“在我的记忆里,20年代的聊天的内容是极为驳杂的,国际国内,无所不包。印象深刻的是,西方,当然包括美国,渐渐替代了日本。在谈到西方的时候,也渐渐有了一种想象。”
《追寻30年代》中记录了26个30年代人的采访,对于“你在30年代最想去的地方是哪儿?”这个问题,其中16个人明确回答想要去西方。
(30年代的中国)
很多人都对西方充满了好奇,到西方“看看”成为普遍的社会心态。
但当时又很少有人能有机会走出国门去亲眼看一看窗外的世界,他们只能通过阅读杂志、报纸来感受西方。
这种想象的方式渗透到国人的内心,渴望去了解西方的方方面面,“崇拜西方”也就一度成为了主流。
而与此同时,正是因为中国人产生认识“西方”的迫切愿望,一系列报刊和丛书以各种方式向读者展示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及日常生活,在媒介场域里掀起了一股推介“西方”、想象“西方”的浪潮。
也是这种推崇,侧面反映了华夏文明在百年闭关之后已经稍显落寞,急需革新。由此观之,“崇拜西方”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时的文化界乘势而上,各种杂志的发刊词振聋发聩,号召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世界:
“睁眼看世界,不再以紧闭的双眼迷乱于过去千年的传统之上,我们要真正地了解世界,抛弃夜郎自大的一切。”
(30年代的纽约)
正是因为中国人的好奇与拯救华夏文明的渴望,所以大众媒介制造了“走向世界”的话题,出版丛书、杂志、专栏,出现了大量向国人普及西方历史文化的文章。
《云朵》、《钟南》等杂志大量刊登域外游记文章,各大杂志社、文学期刊陆续开始开辟海外文学专栏,发表各种国外游记散文,如《西城》开辟“海外游记”专栏,《南京文学》设“作家国外见闻”专栏。
各个出版机构汇总整理各类海外游记形成系列丛书,如“世界印象”、“体验世界”、“名家走世界”、“地球村观察记”、“世界文化之旅”、“走向世界丛书”等等。
在众多丛书出版中,一位无名氏编写的《世界他者》值得一提,它的出版发行在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晚清)
这部丛书收录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的域外游记,从社会、制度、文化、民情风俗等各个方面展现了国人对19世纪西方的认知,真实全面地展现了近代中国与域外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审视了当时中国的处境和命运。
它的反思之深,揭露之广,对于处在思想解放初期的中国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警醒作用。
这些域外游记的重新出版,为新时期“想象西方”、“崇拜西方”提供了历史资源——从历史中找答案,反思中国的现状,重新确立“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
在当时,社会各界都想拯救因为“闭关”而失去的百年。
但是,一些国人却是走入“误区”,将传承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掷于地下,因而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
三、崇拜“退热”的背后:对华夏文明的期许有的国人就曾写道:
“没有到过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以为西方遍地黄金。”
(美国)
甚至有人在游记中写下了对于美国的想象:
“美国,在某些人的心目中,是个天堂;在某些人眼里又是一个地狱;在某些人看来,是西方文明的先驱;在某些人看来,又是蛊惑人心的妖巫,有着各种可怕的着色糖衣和不可抗拒的精神魅力”。
这两人的概括,实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社会的崇拜,其中蕴含着长期以来人们对“西方”及“现代文明”的复杂认知。
西方作为工业文明的发源地,许多人认为:
“美国到处都有那么大片的草地,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自己的草坪,还有许多大面积的公共草地。”
“道路是修在草和树之间的,房子是建在万绿丛中的,汽车与行人更都是走在草中,行在树下。”
(美国工业污染)
然而,当国人真的踏足美国的土地之后才发现,当地遍布灰色的厂房和烟雾、铜墙铁壁般的高楼,这是因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必然会带来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
此外,除去环境想象的破灭之外,色情行业的泛滥也让“保守”的国人感到作呕。
一位作家在旅德期间发现了德国人生活腐化糜烂的一面:
“在汉堡的妓院里,女人的肉体像商品一样的展出和出售。有一些电影的黄色镜头令人无法看下去,婚姻和家庭极不巩固,影响了下一代的健康。”
以文化著称的很多欧洲国家都存在这种现象,专门销售黄色影片和录像带的商店随意开放,不光成年人进进出出,很多未成年的孩子也随意进出,无人阻止。
各种风化街、妓院、旅馆遍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红灯区)
美国色情行业泛滥更甚,各大城市都可以看见闪着红灯的红灯区,曼哈顿的四十二街红灯区最为“出名”。
很多老板为了赚钱会钻一些空子:
对未成年人进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规定脱衣舞不能全脱,但表演者会脱得干净,脚上穿一双鞋;
“妓女像麻雀一样”,到处都有,她们经常在门洞墙角招揽“生意”;
很多商店门口都挂着全裸女人或者半裸剪影的广告。
色情行业被视为隐匿在西方社会中的阴暗面,和极富创造力的摩天大楼、充满艺术感的博物馆怪异地混杂在一起,成为西方独特的景观。
环境的肮脏与色情业的泛滥打破了国人对于西方的“崇拜”。但是国人并未因此停滞不前,崇拜也好、唾弃也罢,国人都想要在西方人那里学点什么,以用在自己的国家上。
此时,狂热的崇拜已经逐渐消退,理性的崇拜成为了主流。
当时的中国物质比较匮乏,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依旧很低,衣食住行虽然有所改善,但与西方相比还是落后一大截。
当国人到达西方时,他们被西方丰富且先进的衣食住行吸引着,目光所及之处是发达国家的高楼林立和现代化的设施,感受着与当时的中国完全不一样的现代化世界,一面是陌生,一面是震惊。
“作为来自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客人,也许我们对于这些城市的高速公路、高层建筑、立体化交通、超级市场、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以及稠密的花坛、喷水池、石雕和精心修整的草坪还是很感兴趣的。”
国人在西方的土地上首先看到的便是车水马龙的街道,摩肩接踵的大厦,物品丰富的超级市场,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等,他们在游记作品中几乎都描绘了西方世界高度发达的现代化设施和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
(西方超市)
而其中,西方便利的物质生活场景以超级市场和商场最为典型。
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有次序地摆放在各种货架上,人和商品直接接触,可以随意触碰、挑选;
商场里不仅买卖商品,而且配有儿童娱乐区、休闲区、吃饭区、托狗所,千方百计地吸引客户留住顾客——“你只要走进了商场,不丢下点钱是出不了门的”;
“消费简直成了人的本能”。
超级市场的便利也给曾经访问美国的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详细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商品货物分门别类地摆放在橱架上,价格标签都准确标明,种类丰富,干净新鲜,顾客可推一辆小车随意挑选,“买东西像逛公园,悠悠闲闲,消消停停,不用一小时,就把一个星期用的东西都买全了”。
(纽约)
这些到访者抱着好奇与崇拜的目光去看待西方现代文明,为国人展示了先进的政治、经济成就和美好的日常生活,满足了社会集体对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想象。
这种高度发达的现代生活恰好是30年代的中国社会所缺乏的,为整个社会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不得不说,此时的崇拜,已经内化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因此,与其说国人在游记中重点展现了诗意化、现代化的西方,不如说表现的是他们对于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望,他们殷切希望中国可以像西方一样早日实现教育、环保、服务的现代化,早日振兴伟大的华夏文明。
自此之后,中国奋起直追,韬光养晦,甚至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更是指日可待。
结语:
“古迹与现实,崇高与鄙俗,金字塔与迪斯科,交叉在一起,旋转在一起,撕扯在一起。”
国人崇拜的西方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既是天堂也是地狱,在其现代化、美好的外衣下,也隐藏着诱惑与*并存的“灰色地带”。
现代化的衣食住行、高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人文建筑都是西方物质文明的象征,代表的是其美好、令人向往的一面,而赌场、色情、黑人街区的暴乱则是脏乱、堕落的阴暗面。
不管是美好,还是灰色,都是构成真实西方必不可少的要素。
“太平洋与大西洋之彼岸兮,高高的鼻梁,有此一金元帝国兮,富丽堂皇,既不那么像地狱兮,也绝非天堂,乱乱哄哄,危机四伏兮却又活泼好强”——这就是对西方最好的描述。
而崇拜本身并无过错,只有盲目的崇拜才是不可取的。
从本质上来说,中美分属东西方两大文明体系,各自是东西方文明的集大成者。
尽管中美文明存在差异,但所创造的价值是可以共享的,其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同时,文明互鉴论告诉我们,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永远高枕无忧,正因为双方文明的差异性,才需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盲目自大只会封闭落后。
因此,理性的崇拜,并非是坏事。
参考资料:张贤亮.飞跃欧罗巴[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
茹志鹃,王安忆.母女漫游美利坚[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冯骥才.美国是个裸体[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89.
张洁著.一个中国女人在欧洲[M].中国华侨出版社,1989.
蒋子龙著.纽约的刺激性[M].中国华侨出版社,1989.
梦晨主编.欧洲之旅[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
周宪.旅行者的眼光与现代性体验——从近代游记文学看现代性体验的形成[J].社会科学战线,2000(6).
苏明.近现代域外游记的勃兴与繁荣[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2(4).
杨锋.如何想象美国和中国——新时期作家访美游记中的城市空间想象与现代性问题[J].当代文学研究,2015(3).
袁小媛.闪烁的精神镜像:中国 30 年代域外游记中的欧洲形象[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
杨汤琛.从晚清域外游记看现代国民意识的兴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9).
陈国站.新时期中国作家访美游记中的美国形象[J].文艺研究,2018(7).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