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果村大石头组建在大岩山的峭壁之下的斜坡面,面临牛栏江。
云贵两省交界的牛栏江大峡谷谷底,南岸是贵州省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大石头组。这里山崖险峻,至今未通公路,与外界的通联只有两种途径:一是徒步从峡谷底部攀爬大岩山到谷顶的环山路;二是经由两条百米跨江溜索到达对岸的云南省会泽县火红乡耳子山村槽槽组,然后从当地的水电路绕道外出。
大石头组现有小学生12名,中学生7名,小学生就读于山顶的花果小学,家与校之间是约8公里的艰险山路,路段整体落差1100多米,每天上下学需耗时近7小时。中学生在海拉镇中学读书,每周往返一次,单程大约20公里。
△ 视频来源:我们视频
凌晨四点半的上学路
2019年2月25日,开学第一天。凌晨4点20分,大石头组下寨,一阵闹铃声后,王方贤起身打开手电,推醒了身边的弟弟王方云。
13岁的王方贤在花果小学读5年级,11岁的王方云读4年级。兄弟两人和80岁的奶奶伍年妹生活在一起,爸爸在外地打工。
厅堂里,王方贤拧开了家里唯一的一盏白炽灯,拉线坏了很久了。
△ 王方贤兑了一盆温水,和弟弟用手捧着水扑了几下脸,就洗漱完成,背上书包准备出门。
洗漱完后,点亮了的灯泡已经发烫,王方贤用毛巾包住拧灭,掩上门,两人打着手电,在无边黑夜里踏上上学的路。
他们的家在两个寨子的最边缘,所以,每天要比其他同学早起十分钟,大石头组两个寨子的同学,每天要到两寨之间的荒田沟的谷口集合上学。
4点50分,王方贤、王方云兄弟提前到达集合地点,下寨的刘章桥、刘章忍、刘章越、刘章秒四兄妹也几乎同时到达。上寨的6个同学还没有到。
△ 因为是开学第一天,王方云从假期回到每天凌晨上学的节奏中,有点适应不过来,显得非常困倦。
气温大约在5摄氏度左右,风力3级,毛衣加薄外套是大部分孩子的衣着,冷得直哆嗦,他们找了一块大石头蹲在一起避风。
△ 王方贤兄弟和刘章桥四兄妹蹲在避风的地方,等候上寨的卯会朵三姐弟和刘桂仙三姐妹。
5点10分左右,12个小学生都到齐,他们最大的15岁读6年级,最小的9岁读二年级。一般情况下,村里的孩子到8岁才送到学校读书,因为8岁以下,尤其女孩走这样的上学路非常困难。
△ 在漆黑的路上行走,王方贤兄弟在前面打头阵,刘桂仙三姐妹在队尾,一直向上攀爬。
泥石流斜坡、巨石间窄缝、草丛、崖壁,孩子们几乎不停顿地往前走。跟随孩子们一起攀爬的花果村委会副主任刘述参说,大石头组的孩子个个攀登能力超强,村里成年人都跟不上他们,这是孩子们长期艰苦攀登形成的能力。
△ 持续攀登了近一个小时,都是陡坡,孩子们也疲惫不堪,领头的王方贤躺在地上休息。
6点30分,王方贤和弟弟王方云等12个小学生到达接近半程路段,标志就是一棵直径一米多,高二十多米的大树,大家坐在大树下,停留了10分钟左右。
△ 大家坐在大树下休息。越到山顶,温度越低,按他们长期经验,休息时尤其注意避风和保暖。
家长说,孩子们上学放学,最怕的是下雨下雪,雨季有泥石流和飞石,路面泥泞打滑,下雪更是打滑,放学下山尤其困难。所以,雨季和下雪,都有家长接送,如果雨或雪大了,路上太危险,家长就打电话给学校,让孩子们暂时不去上学。
到达一片小树林,天亮了,大家收起手电。过了小树林,就经过有房子的人家了,而后,房子开始多了,背着书包去花果小学的其他学生也渐渐多起来。
7点20分左右,大家到达第二个主要休息点,是一片喀斯特地貌的裸露石头,快到学校了。
△ 孩子们显得轻松起来,或坐或躺,聊的话也多了起来,还彼此打趣。
7点50分,孩子们踏上了环山公路,向上经过学校门口的一条水泥路,虽然坡度比较陡,但相对于甩在身后的路,孩子们感觉非常轻松了。
8点25分左右,孩子们到达花果小学,历时约4小时。
△ 俯瞰花果小学,花果小学海拔大约2300米,建在三面陡坡的山顶上。
△ 因为是开学第一天,不进行正式课程,所以孩子们不用急于赶到教室晨读。
花果小学一至六年级共有6个班,但只有5个教室,分给了二到六年级,一年级的23个学生挤在大约18平方米的一个小办公室里上课。
△ 走进两层楼的教学楼,每个教室的天花板都脱落得非常严重,校长说现有的教学楼是2006年建设的,现今天花板脱落严重,上课时随时会掉,后来发现有要掉下来的,就提前敲掉。
△ 四年级教室,王方云坐在教室的座位上。大石头组的六年级学生刘桂仙说,从家里到学校,爬山累了,上课精神不好,会打瞌睡,所以非常影响学习。
花果小学有174名学生,10名教师。按当地要求,学生达到300人才配备宿舍楼,因为花果小学学生数量不够,所有没有规划宿舍楼。所以,大石头组的12名小学生每天上下学都要经历这样一个来回。
溜索上学路
自1999年至今,大石头组一批又一批小学生就是这样完成了学业。
3月20日,海拉镇政府与4户家长商量后,决定将大石头组12个小学生全部转学到有寄宿条件的海拉镇红辉小学,让孩子们每周返家一次。按寄宿时间安排,孩子们每周日上学,周五返回家中,每周寄宿5天。
△ 卯米会的妈妈用旧衣服给3个孩子每人缝了一个枕头。
△ 出发前,刘桂仙、刘桂朵三姐妹在一起吃饭。她们父母都在云南打工,姊妹三人和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 12个孩子集合出发。孩子们灵活地在陡峭的路上跳跃,前往牛栏江边的溜索处。
3月24日10点,两辆镇政府安排的老旧越野车已在对岸的溜索桩就位。岸这边的孩子们,也早排着队,在协助溜索村民的帮助下,准备依次溜索过江。
王方贤打头,他熟练地跨坐在连接着滑轮的兜套上,刘桂仙的爷爷刘明学帮他绑好安全绳,在确认王方贤姿势安全后,放绳,向对面接应的镇干部喊到“拉绳!”100米的溜索,王方贤在距离牛栏江二三十米的上空滑过,大约2分钟到达对岸。
接着刘明学拉绳,把兜套从对岸拽过来,来来往往,刘明学和刘述参轮流协助孩子们过江。
△ 王方贤的弟弟跨坐在连接着滑轮的兜套上,准备溜索过江。
△ 这是刘桂朵第一次坐溜索上学,此前她溜索过江都是跟家里人到对面去赶集。
△ 9岁的卯米会年龄最小,“一点儿也不害怕“。
现在是枯水季,牛栏江水势不大,孩子们都表现得比较从容。不过,到雨季水位暴涨,水最大时,溜索距离水面不到3米,激流溅起的浪花能打到人的脚上,大人都发怵。
△ 俯瞰大石头组和流过的牛栏江,因为处于枯水期,加上上游水电站截水发电,所以牛栏江水势较小,但往返两岸依旧需要溜索过江。
大石头组的老人说,溜索历史有200年,以前用竹子做篾索,出现过三四起篾索断了摔死人的事故。近20多年才开始使用钢索,钢索也出现过事故,主要原因是没有在腰上系好安全绳。现在系好了安全绳,就没再出过事故。
△ 百米溜索,从上到下,再拽回吊环,每过一人大概4分钟,一行人仅是溜索过江,便用时一个多小时。
孩子们溜索过江后,分坐两辆车,王方贤和王方云第一次坐车,尤为兴奋。12个小学生,有一半以上从来没有坐过汽车。
△ 王方云兴奋地将上半身探出车窗外。
车辆行驶在沿着牛栏江的水电路上,很多路段是鸡蛋大小的石块,两辆车都很陈旧,且坡陡弯急,车子异常颠簸,孩子们惊吓得紧紧抱在一起。不多时,就有孩子出现晕车、呕吐反应。
50公里山路,车子走走停停,历时2个多小时终于抵达海拉镇红辉小学。
为了避免孩子们对陌生环境不适应,学校将7个女生安排在女生宿舍楼的同一宿舍,5个男生安排在男生宿舍楼的同一宿舍。
△ 宿舍内,学校特意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整套寄宿用品:被褥、洗漱、脸盆等。
由于寄宿学生较多,宿舍比较拥挤,但是新宿舍楼正在施工,等投入使用后,可以将一部分学生分流到新宿舍楼。
3月25日,星期一,新学校上课第一天,孩子们按学校作息时间,第一次睡了个好觉,精神饱满地坐进新课堂。
△ 三年级的刘章越在课间做眼保健操。他的动作不规范,老师在讲台上示范,让他跟着学。
△ 五年级的王方贤是12个孩子中字写得最好的,而且学习积极性很高。
在海拉镇红辉小学寄宿,没有每天7小时的艰辛上下学路,也没有每天的做饭等家务,孩子们投入学习的时间更多了。但令家长忧虑的是,待正式转学后,如果没有镇政府安排的专车接送,孩子们将像中学生那样,每周徒步往返40公里上下学。
有镇干部表示,如果学校具备全日制寄宿条件,孩子每年往返就是那么几次,可考虑安排车辆接送。但目前令人遗憾的是,海拉镇无论小学还是中学,都不具备全日制寄宿条件。
唯易地搬迁是根治之策
要想彻底解决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海拉镇党委*谭绩华认为,唯有易地搬迁是最佳方案。
2017年,随着精准扶贫的推进,大石头组作为整体搬迁的自然村,逐步将住户安置至威宁县城。
截至目前,大石头组已从原来的70多户减少到29户。这29户,一部分在等待摇号,预计今年7月进行搬迁;一部分因老人年迈无法走出大山不能搬迁;还有10户基于各种原因,主动放弃搬迁。
△ 91岁的何莲美是大石头组最年长的,现今还裹着小脚。老人的儿子说,即使易地搬迁,她也走不出去,坐不了溜索,也不敢在颠簸的山路上折腾,只能在家乡老去入土为安。
△ 73岁的卯留玉得了糖尿病,她正在给自己打胰岛素,打针的钱主要是靠卖猪。她老伴不愿意搬迁,“搬出去后,不能养猪了,人老了,又做不了其他事情,就没钱给老伴买药了”。
对于不愿意搬迁的住户,镇干部、村干部只有一遍遍开展动员工作,有的面对面做工作不下20次。
48岁的村民刘福查说,习惯了在土地上四季耕作的节奏,即使穷,生活也能过得很从容。他说,进城了,还要重新学技能,到厂里打工,受不了各种管制,太不自由。
△ 王方贤的爸爸王立聪在村干部多次劝说下,答应纳入今年6月搬迁。之前他担心到了县城靠自己打工很难养活一家人。不搬迁的话,80岁的母亲还可以养猪、种地,多少有些收入。
有人提议建桥修路,谭绩华回应此举显然不现实,一是大石头组是高危地质灾害区,且土地极为贫乏;二是建桥修路成本极高。
△ 大石头组搬迁出来的学生刘启俊。他在县城易地搬迁安置点附近几百米的九三中学就读初一。易地搬迁后,他和弟弟妹妹的上学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变。
△ 大石头组部分村民搬迁到县城的易地搬迁安置点。
谭绩华表示,易地搬迁人均套内面积20平方米,房屋家具和厨卫设施一应俱全,村民带些被褥就可入住。易地安置点周边配备有中小学,搬迁后,孩子们上学非常方便。有劳动能力的家庭,经过基本技能培训,就近安排就业。
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 刘旻 摄影报道
编辑 李凯祥 校对 刘军 李世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