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内幕-“剑、丹、豆、环”练的就是一个惊险(下)

江湖内幕-“剑、丹、豆、环”练的就是一个惊险(下)

首页休闲益智抛环比赛更新时间:2024-04-30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了“吞宝剑”和“吞铁球”的门子,那么什么是“豆”,什么是“环”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豆”是指“仙人摘豆”这套戏法是我们中国戏法魔术的鼻祖,也是世界戏法魔术的最早的节目,行话叫作“捋苗子”,也叫“单包立子”。它属于 12 套传统“抹子活”之一种,道具只有两只茶杯和几个胶皮豆,常见的是3个或5个豆的表演。豆在手上忽有忽无,扣在杯内忽进忽出,表演起来变化无常,神秘莫测,就在你眼皮底下硬是看不出破绽,也猜不到它的真迹。这套戏法无需事先准备,随时可以表演,而且可以前后左右围着看,是一套非常引人入胜的传统手彩活。解放前,变戏法的江湖艺人,少不了这套纯手法的“苗子活”。解放后,据说曾列入国家级的保密节目之一,与古彩戏法(落活)一样都属于不外传的国宝。

常言说:“戏法戏法本是假,全靠手快把它耍”,这话不假。这套戏法就是全靠手快的功夫取胜,也是过去戏法艺人的必修课和基本功。至于它所变化的各种花样(行话叫“范儿”),除了大体相同外,每个戏法大师也都有自己的一两套绝招。

它的根本秘诀在于夹豆。夹法有多种。

1.将豆夹在食指与中指第一关节之间,食指伸直,中指弯曲将豆儿卡住,反复进行练习,达到迅速地可上可下、转换置的娴熟程度。

2.将豆夹在中指与无名指的第三关节内侧,上下滚动自如,速度要快,位置要准,必须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性。

3.将豆夹在大拇指与食指的虎口内侧处,是由食指的第一关节依着拇指将豆滚入虎口处 滚的速度要快,位置要准。

4.将豆夹在掌心的正中下端,从拇指和小指的掌根两边;向掌内收缩靠拢,使掌肌肉部位夹豆。但掌外尽量展开,使人别看不出夹豆状来。

5.将豆夹在中指与无名指的第三关节的外侧,即手背处夹住,使手掌翻转朝上张开看不见豆。这是难度很大的一种新夹法,然而一旦练熟表演起来效果新奇,可以打破一些旧有的怀疑点,并增加了新“范儿”的动作。这是对传统基本功的外破,需要加倍练习才成。

这五种夹法只是单手技巧基本功,然后还要练双手互相配合的基本功。例如,将右手的豆抛入握着的左手,有时虚,有时实,看不出真抛还是假抛。往杯内扣豆时,也看不出是真扣还是假扣。同样一个扣杯的动作,可以不放豆,也可以同时放进杯内几个豆,甚至将杯内原有的豆夹出,这就靠表演者随机应变了。表演者除了要学会各种套路的“范儿”以外,还需要练就一套随机应变、灵活表演的本领,才能把这套戏法变活、变奇、变得精彩。

有些魔术只要一看道具“门子”,稍加练习就能表演,而这套戏法即使知道了秘密,懂得了道理,也替代不了表演。要想掌握它,必须在教师指点下熟练地掌握技术关、表演关和“使口”关(即讲话的口才)。要使技艺、表情和语言配合一体,必须手到口到,表情逼真而幽默。不具备这些条件,若进行表演,必然失败。因为它没有任何道具“门子”作掩护,手法不纯熟,能不失败么?这套手法魔术,没有一两年的功夫是掌握不了的。别看豆儿小,功夫十分深,过去同行比功夫的高低,往往以这套戏法来衡量。

“环”是指巧套连环。

最早叫“九连环”,是用9个铁环进行表演的。经过历代艺人们的改进,形成6连环的表演。外国魔术界把“九连环”称为“中国环”。表演者用6个铁环神秘套进套出,并表演出各种花样来,如古钱、花篮、宫灯、纱帽、鲇鱼和东洋车等各种造型,并能将环抛向高空碰入另一环内;还可以贴地甩出去,一招手,铁环又听话地自动滚回来,套入另一环内。

这套戏法是手技为主,“门子”为副。所谓“门子”,就是在6个环中,有一个环是活口的,其余5个都是焊死的。虽然有一个活口环,但主要还得靠手上的功夫来完成。练这套功夫也要吃些苦头的,特别在作两环套进拉出的动作时,右手会被撞破流血,手背也会被打肿打青。这套节目不仅用来正式表演,也被江湖艺人用来开场招人。

至于各种表演的套路,用什么手续来完成各种造型,如同体操、拳术的分解图,必须画图解说。但是要将全部套路画出来,需上百个图才能解说完;要知道它的“活口”秘密就行了。至于要想掌握它表演它,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以上四种戏法的真传秘决就是这些,而且这是江湖戏法艺人的必修课。北方的撂地戏法艺人,如果不会这四套节目,同行中 就不承认你是“老河”(内行人),而看成为“空子”(外行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魔术师并不学这四套节目,它已近于失传灭迹的边缘。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