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从明万历年间就开始在这里修建军事基地了,到了乾隆年间,虎门要塞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嘉庆增设广东水师提督一职位,他的工作地就设在虎门镇,由此可见虎门镇位置非重要性。
虎门重地周围地区,上横档岛附近水路非常的狭窄,想要通航十分困难,而且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重点关注的区域。因此在虎门很容易部署形成两座炮台大炮的交叉火力封锁西水道。这样敌人想要攻打进来可以说难上加难。因此林则徐选择把加大虎门炮台的部署。
虎门炮台旧址分布在珠江两岸的大角山武山和大虎山等地。
林则徐销烟后和水师提督关天培一道动员民众筹备防务,加固和新建11处炮台,设置大炮300多门。
以沙角、大角炮台为第一重门户,威远、镇远、靖远、巩固、永安、横档前山月台为第二重门户,大虎炮台为第三重门户,组织3道防线。
又在横档岛、武山之间的江西,设置木排2排,大铁链372丈,阻截敌舰,在鸦片战争中,屡挫英国侵略军的进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