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刻意练习,成为任意领域的高手秘诀

干货|刻意练习,成为任意领域的高手秘诀

首页休闲益智拼字高手更新时间:2024-05-02
01.天才真的存在吗

很多人谈到可以刻意练习,会说到一个概念,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定律是,不管你做什么,只要坚持一万小时,你就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所以有人会说天才不需要锻炼。

那么天才真正的存在吗?

比如音乐神童莫扎特,6岁开始作曲,8岁的时候做出第一部交响曲。看起来真的存在天才。

但真实情况是,在莫扎特6岁生日以前,他的音乐家父亲已经指导他练习3500小时,等他到21岁写出脍炙人口的第九号协作曲的时候,他不知已经训练多少小时。

所以天才是刻意练习的产物,所有人都以为“杰出”源于“天赋”, “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

他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是黄金标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02.刻意练习是什么呢

那刻意练习是什么呢?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和科学作家pual共同出版的《刻意练习》。

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是假设,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

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

03.刻意练习的核心

刻意练习最核心的是有目标的练习。

什么是有目标的练习呢? 它具有4个特点。

1)明确有效的目标

什么是有效的目标?将你的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一个可以达成的小目标。

比如说你要减肥。你的大目标是3个月减肥15斤,那你就要细分小目标,分到一个月减多少,一个星期减多少?当然,“三分练,七分吃”,每天的运动方案和食谱都需要计划到位。

2)保持专注

互联网时代,有太多层出不穷的新玩意,吸引我们眼球,分散我们注意力。

想要成为领域的专家,保持专注,也相当重要,不可以三心二意,只会觉得练习瑜伽的人很气质优雅想成为一名瑜伽老师,一会又觉得自由旅行办公很不错,又跑去想当旅游博主,那么很可能最后你是个什么都会一点,但不精通的万金油而已。

你需要在一个时间内专注一个领域,如果担心在联系过程中担心专注力不够,可以手机关机或关闭网络,用到相应的app如番茄钟app之类助你提升效率和专注力。

3)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有目标的练习需要包含及时的反馈机制。

你有想过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

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及时的反馈。

适时的反馈,可以让你及时知道你哪一点做的比较好,可以继续保持;哪一点不好,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比方说我们咨询师为例,刚入门,在训练自己咨询能力的时候,都会付费找一位督导老师贴身督导自己。对于咨询新手,我们会掉入各种坑里而不自知,而督导老师,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像我的一些已经有10多年咨询经验的督导老师,他们也有自己的督导。可想而知及时反馈的重要性。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

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及时走出舒适区

很多人会因为害怕失败,不愿意走出舒适区,那你可能会丧失很多可能性。

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大学毕业前,我曾经是一个每次体育课只想到树荫底下乘凉,800米跑步不及格的运动小白,毕业后,我一个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深圳工作,为了排挤孤独和释放压力,我开始捡起跑步,从跑2-3公里都脸色发白心肺要炸,到后来这几年连续参加了3场官方的马拉松半程,1场全马的安全完赛。

(2019跑马的我)

每一次的比赛成绩进步都看到自己的无限潜能,当然我也在跑马的路上,结识一帮有趣有料热爱生活的小伙伴,收获了爱情和友谊。

蔡康永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所以,不要总是待在舒适区不肯迈出第一步,也许试一试就会发现不一样的景色,会发现高配置生活的精彩。

哪怕年纪大了,哪怕能力不够,只要愿意去拼,高配的生活总会属于你。

总结一下,刻意练习就是要做到有目标的练习,那么才能够让你走出所谓的舒适区,以最专注的方式制定可落地的明确行动和计划,并且保证你最初的动机。

你get 到了吗


我是子墨,90后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互联网猎头顾问,女性成长教练。眼里有光,灵魂有趣的知心姐姐。爱分享,喜读书,好瑜伽,旅行,捣鼓美食。努力把喜欢的事情当饭吃,愿用个案咨询,文字陪伴更多的伙伴成长,助你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