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速与车祸、算法与异化、资本与人性……这两天,围绕外卖骑手的争议不断升温。为何近年来缔造了巨大价值的外卖行业,同时也屡屡成为社会话题的焦点?外卖行业相关群体的行为如何被算法评估、引导、改变?今天,我们就由此聊开去。
今年初,人社部等发布新职业信息,外卖骑手正式以“网约配送员”的名称,进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新职业的诞生是社会发展变革的自然显现,外卖骑手成为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代表。而另一面,提起外卖骑手,脑海里总能浮现起他们匆匆忙忙、小跑送餐的身影,近些年,为了赶时间“与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外卖骑手同时成为了危险职业代名词。推动外卖行业的规范化、职业化发展,如何堵住“速度与激情”背后的安全漏洞是摆在面前的现实考题。
“只能用超速去挽回超时”,一名外卖员的无奈道出职业窘境。然而,不管是事出有因,还是情有可原,都不是免责借口。不遵守交通规则既是对自身生命也是对他人生命的巨大威胁,近些年的一些外卖骑手撞人逃逸、恶意违规事件也显示部分外卖员的素养有待提高。当然,与外卖相关的交通事故数量急剧上升,显然也不能完全归因于漠视交通规则、不敬畏生命。
(图源网络)
实际上,外卖骑手超速,与平台和系统算法迎合消费者、不断压缩配送时间有莫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规则的违反是骑手对系统规则的被动适应。便捷、快速是外卖产品的重要特征,也是平台看重的卖点之一。同时,快速的生活节奏影响着消费者对送餐时间的要求和期待,这些诉求和压力同样通过平台传导到配送链条上。从算法对订单派送的精密计算,到对配送路线的精细规划,系统借助大数据尽力缩短配送时间;从超时的严厉惩罚,到针对准时率的积分奖励,时间是悬在外卖骑手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激励他们不断提速。
平台逐利无可厚非,但唯利是图绝不可取。无论是最大限度挖掘骑手潜力,降低单均成本,还是不断提升配餐速度,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粘性,都旨提高效率、扩大收益。事实上,也正是对效率的不断改进使得一些平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然而,“唯快是图”客观上鼓励挑战交通规则,也造成交通风险的隐患;看似源于算法最优的刚性约束,实则暴露平台唯利的商业逻辑和价值取向。而眼里只有消费者诉求没有配送员权益,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技术优化是好事,却不应成为冷漠的压榨工具。在工业文明早期,马克思就指出,人有异化的危险。某种程度上,技术的进步可能加速这种异化。在最优的算法逻辑下,根据大数据不断优化,是技术进步的体现。然而,一味追求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大效率配送,平台在系统的参数设置上似乎缺失了对骑手安全的考量。现实的复杂性也往往超出了算法的预估能力,比如在送餐这个时间链条上,即便算法再卓越,也无法囊括诸多不确定和风险因素,比如商家的出餐速度、实时路况、天气状况,甚至是商区楼宇门禁、电梯的限制,这些随机扰动项也成为骑手送餐途中的最大不可控项。而当短时数据不断产生,又将在算法、机器学习的推动下催生新一轮的提速。
谁为外卖按下了加速键?答案已经一目了然,逐利导向、追求效率的外卖平台,偏好快速高效的消费者,甚至是在生存竞争压力和创收吸引双重影响下一路狂奔的外卖骑手本人。事实上,安全和效率之间本不应存在取舍权衡空间,但在平台日渐苛刻的时间和订单压力下,为了抢时间挑战交通规则成了配送员心照不宣的默契,甚至成为从配送员到站长、区域经理的共同意志。
谁应为外卖按下减速键?每一桩外卖员、路人伤亡的悲剧事件都在试图让外卖减速,但面对系统的规则总显得无力。在这方面,平台责无旁贷。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不能转化为骑手的超负荷工作量,也不能“唯快是图”。尊重生命、尊重劳动不能停留在口号上,也不应止于组织几场考试、几场培训,而是要落实到送餐时间设置、单位时间派单量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从制度设计上更好兼容安全与效率,以人性温度让系统“活”起来,成为服务骑手的工具而不是沉重枷锁。此外,监管部门强化对平台的有效监管,交管部门加大对交通违法的执法力度,也能避免更多外卖员和交通参与者为超速外卖买单。外卖骑手们更应强化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减少侥幸心理。当然,作为消费者,也不妨在点餐期间多几分体谅,让配送员多几分从容。唯有各方共同呵护,才能标本兼治,杜绝“以命送餐”。
这正是:平台逐利本无过,唯快是图事故多。“以命送餐”要根治,算法不应成枷锁。
(文 | 何娟)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