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拒绝收礼的?
于成龙(严词拒绝收礼)
于成龙是清朝的一位官员,在官多年,其家产却勉强只够维持生计。康熙十九年,一位县官给他送上中秋礼,于成龙不仅明确拒绝收礼,还将这位县官的行为通报,并且颁布了《严禁馈赠檄》,下令若再发现有送礼者,绝不宽恕。这也是“立檄拒礼”的典故。
苏东坡(通过讲故事拒绝收礼)
苏东坡是一位享誉极高的文学家,其任官期间颇有政绩。一天,苏东坡的一位故人带着厚礼去找他,希望可以帮他谋一官半职,为官清廉的苏东坡不想接受,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于是便讲了个故事,故人听完后便扬长而去。苏东坡就这样用一个故事巧妙地化解了这场送礼的尴尬。
包拯(赋诗以拒礼)
包拯大寿之日,特地吩咐家里人拒绝收礼。谁知,当朝的皇帝却令太监来献上大礼。送礼的太监在礼品纸上面写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礼不通。”包拯看了之后,立马拿起笔写道:“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包拯运用赋诗的方式来巧妙地拒绝收礼,不仅没有得罪皇上,还得到了皇帝的称赞,确实是高明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