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百家争鸣,古希腊、古印度也各有一鸣

春秋百家争鸣,古希腊、古印度也各有一鸣

首页休闲益智思想爆炸更新时间:2024-05-02

老子比穆罕默德大1岁,哥俩20来岁时孔子出生,孔子8岁时释迦摩尼去世(还有一种南传佛教的说法,认为他俩相差14岁);墨子比苏格拉底大7岁,柏拉图是这两人的孙子辈;亚里士多德大孟子12岁,大庄子15岁;阿基米德大韩非子7岁……上述所有人,从最大的出生,到最小的逝去,不过400年。这几百年,叫做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到前200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爆炸,奠基整个人类文明的根基。在此期间,四大文明——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全部开始形成。在此之中、之后,世界按此四大文明格局展开。轴心时代后期,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孔雀帝国、秦帝国依次建立;公元前200年之后,汉帝国、贵霜帝国、安息帝国、罗马帝国一字排开。凡未与这些地区产生联系的民族,则继续保持比较“原始”的状态。

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是轴心时代的三大“轴心国”。为何同期?第一个原因是经济、技术都发展到这个阶段了,物质文明发达到可以支撑精神文明了。回顾一下《》里的提到的齐国的富裕程度,就知道他们有实力不必“只顾眼前事”了。技术、文化传播起来也很快,虽然丝绸之路还未建成通车,但是交流渠道始终都是存在的。比如亚历山大东征就是想征中国,因为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给过他一幅标有“中国”的地图,告诉他这是“黄金的国度”。说明亚里士多德有渠道了解到中国,也多少但不一定正确地了解中国的一些事,因为中国不产黄金。第二个原因是都处乱世,中国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印度是十六大国争雄,希腊是内部冲突不断,外部波斯大军定期来征。“至暗时刻,当有光”,先哲们开始用理性的、道德的、宗教的方式开启新的思考。第三个原因是思想言论自由,没有主流思想,也就没有禁锢。先哲们可以百无禁忌,所以思考的方向有差异。亚里士多德在爱琴海看日出,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奠基了欧洲的自然科学;释迦摩尼在恒河边打坐,思考人与神的关系,创立了佛教;孔夫子在黄河沿岸漫步,揣摩人与人的关系,发展出了最复杂的人际关系体系。

中国作为三大“轴心国”之一,思想体系品种太多。孔子只是最出名的一个,我们还有诸子百家。“百”,有点夸张。西汉司马谈总结为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西汉末年,刘歆总结为十家:儒、墨、道、名、法、阴阳、农、众横、杂、小说。十家中,除小说,其余九家被后世称为“九流”,其中前六家比较重要。

儒家,是我们最熟悉的,也是误解最深的。孔子,先天条件好,身高1.9米,腰围3尺,力气大得能举城门闩,速度快得能追上兔子;后天技术强,军事技能突出,精骑射(射),擅驾车(御)。可是,孔子一生颠沛流离,事业无成。他的理想是实现政治抱负,为此甘愿在55岁高龄时毅然决然周游列国去了,一游就是13年,去宣传他的思想。可惜当世听众不多,后世虽多,但其实内容不是老孔家的。孔子的儒家思想被系统化曲解了至少两次,一次是董仲舒,一次是朱熹,早已面目全非。

与儒家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哲学体系的还有道、墨两家。道家有过两次小高潮,第一次是作为《吕氏春秋》的主干,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后来秦始皇选择了法家,焚书坑儒,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第二次是在汉“文景之治”时被选为治国思想,到了武帝时,被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压制。其实每朝每代开国后,第二代的守成国君,都会或多或少选择道家思想。刚经历过改朝换代的兵荒马乱,不折腾,与民生息,积攒国力就是最好的。墨家代表工人阶级,当时虽然有工人,但是人数太少,形成不了阶级,一直是小众的。

以上可知,儒道墨这三大哲学体系,在春秋战国时都不吃香。吃香的是法家,看看法家的这些代表人物:管仲、士匄【gài】、子产、李悝【kuī】、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韩非子、李斯、嬴政,都是大权在握,尤其最后那位,拥有最起码是“前无古人”的权力。秦始皇是言行一致地用法家,挺光明磊落的,汉代之后一直到清都是外儒内法。就是给你看起来用的是儒家,其实自己清楚要用法家;或者是要求被统治者遵循儒家思想,就是忠君爱国,作为统治者要注重“法、术、势”。由于“内法”,法一直藏在内,所以法家相对于其他几家,稍显默默无闻。

下一篇,我们就来看一看法家的精英人物,商鞅之法。继续关注《历史书以外的历史11:商君之法,无法无天》。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全剧七十余篇,十多万字,隔日一更,首发渠道:微信公众号“一爹”。

推荐阅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