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懿懿
知青情缘 2016-11-11 06:02
前些年,喜欢上了一日游,节假日出去“轧闹猛”,去到一些景点,近的有枫泾,朱家角,稍远的有周庄,乌镇,西塘,同里等。游览这些江南水乡,所到之处,见得那些小桥,那些流水,那些人家,总觉得似曾相识,后来终于恍然大悟:已经深深植入我的骨子里,万难忘却的,我儿时生长的地方——秀南街,就是江南水乡之根,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啊!
出我家门,往东走大约百来米,左拐,有一座闻名松江的桥,南北朝向,叫做“年丰人寿桥”,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桥的建造源于一位八旬女寿星的善举,属区级保护文物。从上幼儿园开始,这座桥是我上学必经之路,过桥往北行不到二十米,就是人声鼎沸的中山西路,跨过马路便是我亲爱的母校——永丰小学。
年丰人寿桥,横跨市河,桥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桥下流水潺潺,船来船往。那时候河水清澈,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新味。每年夏天的午后以及傍晚,桥上除了行色匆匆的行人,会有一群群孩子爬上桥栏杆,一个撵着一个,“噗通、噗通”跳进波光粼粼的河水,河面上泛起一朵朵水花。夏日晚上,桥上行人减少,却增添了汲着木屐、摇着蒲扇的乘凉者,“呱嗒呱嗒”,木屐敲打着桥上石板,“扑扑扑扑”,蒲扇拍打着手臂、大腿,既是扇风,也是驱蚊。满天星斗扑闪扑闪眨巴着眼睛,河面上涟漪着碎银般的亮点,桥上人影映射,河中倒影闪动, 尽显江南水乡之夏夜风光。
少不更事时,常闻得河上叫卖四季不绝。那些泛舟在河中的卖家,有的来自浙江,有的来自周边村庄。夫妇两口或者一家数口,“吱呀吱呀”地,一边摇着撸,一边大声叫卖,兜售自产的时鲜农副产品。自打懂事后,我会眼巴巴地盼着河里头的某些叫卖声响起,为的是一饱口福。
春天,捉鱼船上的船主会把一块木板“梆梆梆”敲得震天响,一身渔家打扮的“网船娘子”端坐在船头,引得两岸家庭主妇们,纷纷从窗口探出头去张望,船头摊放着螺蛳、小鱼、小虾,船舱里则水养着活蹦乱跳的鲜鱼,打算烹饪鱼虾的主妇们,往往会隔河吊浜的大声询问着价钱,船家亦在船上大声回答,一时间,河上岸边问答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落,热闹非凡。
初夏,卖番茄船一艘艘从河里缓缓摇过,引得一帮帮小鬼头硬把家里大人拉到“河滩头”,一毛钱能买到三斤又大又红的“洋番茄”,这个机会千万莫错过!那个年代,番茄是孩子们的主要水果,一口咬在嘴里,酸酸的,甜甜的,又清凉又爽口,买回家搁在灶头间的竹篮里,我和弟妹时不时的溜进去拿上一个。
盛夏,满载着西瓜的船儿,卖芦黍的船儿,整天价在河里叫喊晃悠,诱惑得放暑假赋闲在家的孩子们馋涎欲滴,软硬兼施的,哭闹央求的,想方设法把家长引到河边。一只只“河滩头”的石级上满站着大人和小孩,大人们远远吆喝着,叫唤着船家快快靠岸,孩子们则在旁边呐喊助威。待到船儿摇近,未等跳板搁稳,男人们,机灵的大男孩们,已经跳到船上,不敢上船的小孩、女孩(其中也有我),人在“滩涂石”,心已飞跃船上,双眼热切地瞧着船上人的一举一动,万事已然具备,只等“东风”请上岸,便欢天喜地、乐颠颠地搬回家去大撮特撮。
秋日,先有红菱,后有山芋,成为河上的主打商品。红菱甜嫩无比,山芋新鲜便宜,一个院子里,但凡有一户唤来船家,别的人家便会相继站立“河滩头”,争相购买,唯恐错过。
寒冬腊月,河边西北风凛冽,水蛇、青蛙早已冬眠,河面上清静起来,叫卖声似乎也去歇息了,偶尔会有甘蔗船摇过。“河滩头”上,已经少见小孩的踪迹,只有缩头缩脑的成年人和大孩子跑上跑下。
“河滩头”,松江土语,是用石条铺成一级一级,一直没入水中、深入河底的水桥,又叫“滩涂”,石级也叫“滩涂石”。自来水未曾普及的年代,“河滩头”是居民亲水的重要据点。
作者系赴云南西双版纳水利二团的上海松江知青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