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深渊上的火》
弗诺·文奇
这部作品把宇宙分成了三个界区,写了大约有十几种不同的物种,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出于“爬行界”的低等生物“爪族”了。
对于这个物种来说,个体还是群体是很难区分的。通常是5-10个个体构成一个群体生命,每个个体没有独立的智能,通过头部鼓膜振动沟通思维,实现群体智慧能力。
对于群体生命来说,每一个个体相当于它的一个器官,是可以更换的,因为战争等原因,每个群体生命经常会失去自己的某个个体,或者夺取新的个体,新个体会经历一个混乱的过程,甚至可能导致排斥,引起群体解散。
《首批登上月球的人们》
《世界之战》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威尔斯是最早在科幻作品中应用进化论的思路,设计出与之前幻想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奇异生物的科幻作家。
他于1895年《世界之战》中,根据人类用望远镜观察到的火星的荒凉地貌,设计了专门吸血的三脚火星人的形象,成为了一代人的梦魇。
在后来的《第一批登上月球的人类》中,威尔斯仿造地球上蚂蚁,蜜蜂等昆虫的社会结构,设计了一个高度分工进化的月球人世界。
《2010太空漫游》
《与美杜莎相遇》
阿瑟·克拉克
人类科学进展的每一步,对于新环境和生物机制的发现,都给了科幻作家新的灵感。他们把这些发现与幻想元素相结合,不断制造新的生命。
当阿瑟·克拉克了解到木星是一个气体星球时,他就在《与美杜莎相遇》中设计出了木星上的气体生命形态。
而当他看到海洋生物学领域的新闻,生物学家们在深海发现了不依赖于氧气的厌氧生物时,他立刻将这个机制应用在了《2010太空漫游》里的外星甲烷海洋生物上。
《海伯利安》丹·西蒙斯
作为太空歌剧的经典,《海伯利安》中涉及宇宙各星球上许多奇异的生物。
比如第四部《安迪密恩的觉醒》中,生活在令人恐惧的气态行星上的巨型透明乌贼,巨大,优美,而又充满智慧。
《来自群星的色彩》
H·P·洛夫克拉夫特
在克苏鲁神话系列中,有无数的奇异生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星之彩”。
这是一种来自宇宙深空的生物,有知觉,但它表现出来的样子,却像是一种纯粹的颜色。
它不是气体,也根本没有物质化的实体;当它移动时,看起来就像是一块闪闪发光的、无定形的颜色在四处流动,在它淡色遮蔽的阴影中闪闪发光。
它发出的色彩与已知光谱中的任何颜色都不同;这块特殊的颜色能在地面上流动,也能像生物一样在空中飞翔。
当它进食时,其猎物的皮肤与面部都会散发出和星之彩颜色相同的微光。
《呼吸》特德·姜
一个以“空气为生命之源”,动力来自于存储有高气压的肺的生命。
文章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一个密闭宇宙中文明的灭亡。主人公作为这个族群的生物学家,打开了自己的脑壳,发现了大脑运行的机制在于气流,记忆是气流的流动。
《山》刘慈欣《山》以外星文明自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完全诞生于行星内部的机械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探索道路。
它们的肌肉和骨骼由金属构成,大脑是超高集成度的芯片,电流和磁场就是它们的血液。
它们以地核中的放射性岩块为食物,靠它提供的能量生存。
这个生命完全是自然进化而来的,和我们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它们很早就知道了电磁定律,但是很晚才知道力学定律。
《水星播种》王晋康
人类科学家制造出一种可以自我复制的硅基生命,只有变形虫的尺寸,依靠太阳能获得能量,必须生活在500度的稳定液态金属中。
人类把这种生命投放在了水星上,一千年万年后,这种生物进化出了文明,并进入了一个宗教社会形态。
短篇小说
高小山《龙虾》
作为人类当年食物的龙虾,在人类灭绝后进化为智慧生物,在考古中挖掘自己的历史。
双翅目《超生游击队》
讲述了一种类似水母的繁殖力超强的生物来到地球逃难,地球人艰难地控制它们生育的故事。
七格《托卡马克兄弟》
人类用于研究核聚变的托卡马克装置里,进化出了一种高温能量生物,它知道如何实现可控核聚变!
回形针《连环套》
一个学生从大街上捡到了变形虫一样的外星人,养在自家的浴缸里。
昼温《眼动疑》
人类的眼睛其实是一种独立的生物,它控制了人们能看到什么东西。
张帆《星空美食馆》
在一家宇宙餐馆,人们讲述着自己在宇宙各地狩猎的奇特生物食材。
李华翼《无垢的象牙塔》
一种类似大象的生物尸体如鲸落般飘落在群星,人类前去寻找源头。
东心爰《消失的宿主》
如果每一颗星球都是一个独立生物,它们的社会会发生什么事?
无客《滚石》
一个遥远星球上,以石头形态存在的硅基文明社会的进化历程。
肯·沃特《地下之上》
一个冰冻星球中的海洋生物,开始向上探索它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