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成为“第一学科”?北京这些学校的体育运动有了新变化

体育成为“第一学科”?北京这些学校的体育运动有了新变化

首页休闲益智跳来跳去更新时间:2024-05-07

来源:首都教育

“四(5)班加油!”“李老师加油!”随着《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发布,日前,北京中小学又掀起了新一轮的体育锻炼热潮。与以往不同的是,记者发现,更多的老师们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与学生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其实,此次《方案》给学校带来的变化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考核评价的转变,体育成为了“第一学科”。

理念变了 关注终身锻炼习惯的培养

以往,师生家长都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业压力和种种原因,体育锻炼一直不受重视。一般都是到初三需要参加体育中考前,学生开始备考,突击跑一跑,投一投,学习的体育项目也多是围绕考什么学什么来开展的。现场考试应试体育倾向和唯分数论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体育的主要思想。然而,此次《方案》明确提出,应试和分数绝不是目的,而是以此为契机,撬动改变应试教育倾向,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真正实现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校长管杰认为,《方案》真正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培养体育兴趣,坚持锻炼,最终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和能力,并达到考核标准。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运动的良好习惯,启发学生培养自己的运动技能,注意孩子的体质健康,让全社会都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

为了让更多的老师理解到《方案》的理念和初衷,中国教科院体卫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于素梅研究员建议,要强化学校体育培训工作,及时消除人们对体育的偏见和错误看法,要高度重视对《方案》的解读。通过培训,对《方案》理解透彻了,推行起来就会避免唯分数现象,使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线教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通汇校区体育组长任晨健表示,体育教师要改变授课方法,不能一味地追求测试成绩,而是要在学校现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教授学生各项运动技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动作,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不仅如此,家长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王女士是海淀某小学的一名家长,她的女儿今年上二年级。面对体育考核评价的改变,她表示,虽然孩子在体育方面的能力提升更加紧迫了,但是总体上她还是非常积极地看待此次调整。“健康的体魄让孩子受益终身,不仅关乎体质健康,也关乎心理健康。我以前一直都很希望孩子能够培养一两项擅长的体育项目,但平时工作忙就没能很好地落实。现在的评价方式改革,客观上督促了我要在平时放学和周末更多地带孩子一起锻炼。”王女士认为,自己对这项政策最认可的就是增加了中小学不同年级的多次测评,督促家长和学校帮助孩子把体育锻炼培养成一种生活方式。

课程变了 掀起热潮变成大学科

体育老师生病了,体育课被占……这些现象曾是部分学校里的常态,更是被网友拿出来戏谑的段子。但是,此次《方案》增加了过程性的考核积累,适当增加分值,并在内容方面增加了14项,给了学生更多选择权,也倒逼学校和家长更加重视体育锻炼和体育课。

冬季长跑、跳绳、羽毛球……日前,各个中小学掀起了一股体育锻炼的热潮。早晨、午休、课间、三点半后……老师和学生一起锻炼,体育从不受重视变成了大学科。

据了解,首师大附小学生入校后的第一站就是操场,每天,学生都会用20分钟追逐晨光,晨跑早已成为该校学生的习惯。据广渠门中学语文教师、校长助理毕姗介绍,在广渠门中学,体育被认定为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同等重要。学校从2013年开始就开设了自助餐式体育选修课。

对于项目的增加,其实很多学校早已开设了相关课程和活动。广渠门中学除了开设自主体育选修课,每周还有包括篮球、足球、排球、跆拳道等多个项目的选修课。昌平区第二实验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周5节体育课。据学校校长李小平介绍,学校推出了“311”体育教学模式,即5节体育课中,3节由体育教师任课,确保完成国家课程内容的教学任务;1节由专项体育教师任课,在各年级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健美操专项课教学;1节由班主任负责组织进行“绳梯”素质训练课。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每周5节体育课中有两节做特色项目教学,包括足球、篮球、排球、轮滑、滑冰等,学生六年级毕业时将会掌握10~12项技能。北京中学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体育课,体育教研组组长王芳算了算,平均每天她至少要上三种不同项目的体育课。学校提供的丰富体育供给,让孩子从小学到中学的体育课都是量身定制的。

对于今后如何更加高效地开展高质量的体育课,于素梅认为,增加选择性专项运动测评项目设置后,原有授课形式若不进一步优化和丰富,就难以满足学生的专项运动学习需求,专项运动能力的选项考试也会直接受到影响。为此,她建议,体育课堂教学组织要考虑拓展“体育选项走班制”新的形式。这种形式更能激发并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尽早掌握1~2项运动技能,也有助于取得运动能力测评的好成绩。

评价变了 增加过程性考核积累

此次《方案》的一大特点就是增加过程性考核积累,体现中小衔接,带动和督促孩子从小坚持锻炼。比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分别在四、六、八年级,贯穿了学生九年义务教育。任晨健认为,《方案》更注重学生过程性考核的向下延伸,从小学到初中全学段贯穿,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全学段提质,也培养了学生从小参与体育锻炼、热爱体育锻炼,把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持续终身,形成长效机制和贯通渠道。

学生的成长是全链条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技能的培养也应该是贯通培养的。在这方面,部分一贯制学校已经做了探索和实践。花市小学和广渠门中学是从2014年起结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这一办学特色也为学校的体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据广渠门中学校长李志伟介绍,学校进行九年一贯体育课程的改革,通过顶层设计,更加注重长链条培养,把课程建设纳入到学校以“奠基、广博、卓越”为梯度进阶的“1﹢N”生长型课程体系当中。

张丹是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的一位体育老师,他从中学轮岗到花市小学。得益于之前在中学任教,所以张丹非常重视中小衔接问题。他带领附小教师与中学教师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学段的教师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增强了沟通与协作,也为学生九年一贯的持续培养提供了保障。”据张丹介绍,学校在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之外,每学期让学生额外学习一项运动技能,形成常规体育“基本素养﹢专项技能”学习的模式。这样通过六年的学习,学生既发展了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又可以学习10~12项运动技能,同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组织者变了

组织体育活动不再是体育教师专利

在日前各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中,记者发现,除了体育老师,更多老师和班主任也加入其中,组织体育活动不再只是体育老师的专利。无论是大课间跑操,还是课后三点半,越来越多的老师加入到体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来。

昌平区第二实验小学的“绳梯”素质训练课就是由班主任来教授的。据校长李小平介绍,为了让班主任上好每一节“绳梯”课,学校体育组教师精心制作“绳梯”体育课教学视频,帮助指导班主任上好体育素质训练课。同时,班主任的介入也很好地弥补了体育师资不足问题。

首师大附小也倡导班主任“体育导师”,家长是“校外运动教练(陪练)”的理念,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三团一项目”的体育资源协作体。据任晨健介绍,班主任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把运动作为班级建设的重点,与学生共同运动、进行班级学生体质分析监测、组织“童心运动者”班级评价、指导学生家庭锻炼等,为学生营造有活力又有热力的班级运动氛围。学校倡导“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长第一守护人”,赋予家长“校外运动教练”的职能,以“不能教练也要陪练”的理念,协同家长做好学生“课外锻炼一小时”的双向管理,同时让运动建立起家校共育的桥梁。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也构建了激励机制,比如有老师参与的比赛,老师得分后分数翻倍,“这样引导学生邀请老师一起参加体育比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师生的体能和身体素质,更是师生关系磨合融合的良好契机。”校长管杰说。

除了学校和家庭,作为家长的王女士建议,希望能够更多发挥社区的作用,让孩子的体质健康这项国家工程不只是在校园内获得落实。同时,她也希望得到学校或专家更多的指导,细致讲解家长如何因应政策调整,帮助孩子规划日常的体育锻炼。

随着《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的发布,北京中小学又掀起了新一轮的体育锻炼热潮。与以往不同的是,不少学校把体育看成了“第一学科”,与学校的特色课程、传统项目等嫁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

01

与体质锻炼嫁接

长安新城小学在体育课上实施丰台区小学地方课程改革的游戏性练习方法,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训练孩子的灵敏素质。

“跳来跳去”游戏将学生可以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用皮筋或跳绳拉成五角星或六角形状,绳或皮筋高度可依据学生高度自行调整。教师发令后,学生跳进图案中,不得重复跳完所有图形。

“打地鼠”游戏则是用皮筋编织成五角星获六角星形状,并把手抵住在腰间;选1-2名同学进入场地,蹲在里面作为地鼠,头低于图案的水平面;另有1-2名同学持气球棒槌或海绵棒在外围;游戏开始后,圈内同学方可反复露出头部或身体,圈外同学同事寻找机会用气球棒槌或海绵棒打地鼠。

“彩虹舞”游戏将学生成面对面站立,用腿陈拉皮筋,按照节奏进行开合跳。(开、开、合、合、开、开、合、合;以此类推。节奏还可自行设计)。最初皮筋位置在踝关节,熟练后可自行调节。同学可以单人跳过,也可双人或多人跳过。

‍通过这样的游戏体育课,激发了孩子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锻炼了身体的灵敏素质,让孩子们快乐体育,健康成长!

02

与特色课程嫁接

‍门头沟区金色摇篮幼儿园作为全国首批“足球特色园”和“足球特色示范试点园”,自2019年9月全园开展足球游戏活动以来,依托教育部“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系统平台”,立足园所实际,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幼儿足球不同于其他年龄学段,要突破传统的技能强化型教学模式,依托足球运动的核心要素,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们通过足球活动,感受足球游戏带来的乐趣和运动激情,同时提高身体协调、反应速度、肌肉控制等核心运动能力,为孩子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看,孩子们玩的多开心啊!跑跑跳跳、摸摸摆摆、追追绕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金色摇篮幼儿园充分发挥“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网络系统平台优势,运用科学、操作性强的网络视听资源,开展“LGA游戏课程”,挖掘幼儿身体运动潜能。利用有限资源,把室外足球游戏向室内拓展,在室内教室、楼道、多功能厅开辟游戏空间,让足球游戏活动不受空间和场地限制,实现随处可见、随处可玩。

老师是最懂孩子们的“教练”,在组织足球游戏活动中,老师作为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参与者和观察者,能够及时捕捉和发现幼儿的发展需要,并给予他们适时适度的帮助和引导,在游戏过程中不仅强健了孩子们的体魄,还让他们获得了无尽的乐趣。

03

与冬奥运动嫁接

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同学们对于冰雪的热情日益高涨,在不断学习冬奥知识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冰雪运动。近日,北师大良乡附中的同学们就迎来了特别的冰雪运动,学校2021冰雪嘉年华活动在同学们的热切期盼中,终于与师生见面了。

本次冰雪嘉年华活动以“相约冰雪,燃情冬奥”为主题,同学们走进冰雪的世界,亲身体验了一把冬季奥运会的各类比赛项目,开启了“冰雪奇缘”的美妙之旅。

冬日寒冷,却抵不过同学们的热情。升旗广场上,冰雪嘉年华启动仪式热烈召开。学生代表和冰雪运动队教练员老师的精彩发言,让大家深刻感受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非凡意义,激发了同学们立即奔赴冰雪的迫切愿望。

有的同学三五成群,拉起雪圈儿,打起雪仗,欢快的嬉戏;有的同学来到留言墙,写下自己对冬奥的祝福,对冰雪的赞美;还有的同学在主题板前拍照留念,留下珍贵的瞬间。

04

与传统项目嫁接

自2016年以来,北京市延庆区太平庄小学开展全员滑冰运动。为了丰富运动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学校决定把原来的自编操改成轮滑操,让学生们在熟练轮滑动作的同时,感受运动的快乐,更喜爱这项运动。

2016-2017年,在轮滑小组的外聘教练的帮助下,学校创编了两套轮滑操——《大梦想家》《青春修炼手册》。两首音乐都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流行音乐,节奏轻快,立刻吸引了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但是由于当时设计的原地动作比较多,轮滑的动作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渐渐不太感兴趣了。

2019年,首都体育学院的研究生到校调研,对轮滑操很感兴趣,并与学校当年引进的体育教师一拍即合,重新改编。在原有轮滑操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形成了第一套轮滑操。学校体育教师深受启发,又创编了第二套轮滑操。新的轮滑操结合了更多轮滑的经典动作,例如:速度轮滑的直线滑行,花样轮滑的前画弧、前C、前外交叉步、前外单足曲线等。孩子们又被轮滑操重新吸引,迫不及待地尝试起来。

要想实现轮滑课间操,首先就是要有全员滑冰上冰的基础。太平庄中心小学地处延庆区康庄镇,是个风口地带,常年气温比延庆城区低3到5摄氏度,比北京市区低10多摄氏度更是经常的。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学校于2016年11月建立了1800多平方米的简易滑冰场。尽管自制的室外冰场总是不够平整,总有局部区域凸起,但是这些都影响不到孩子们学习滑冰的热情。

春、夏、秋三季无冰场的时候,学校便加强开展轮滑运动,保证全校学生每日一小时的轮滑练习。孩子们通过轮滑和滑冰练习,不仅提高了对冰雪运动的感性认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不惧困难、勇敢拼搏、努力竞争的意志品质,同时还能提高孩子的耐寒力、平衡力和身体的协调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