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源于几天前,一个友群里转发的这个名为”传疯了的FBI测试”图文如下:
讲真,看到图的瞬间让我热血沸腾。这哪里是FBI测试?分明是一帧定格的“陌生情境实验”。立刻搜索原图,果不其然。
一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知道这个伟大的实验,了解依恋理论,以及在此理论指导下我们的工作,关乎生存,繁衍,自我保护,关乎愉悦,满足,与幸福。不曾想课堂与工作之外,与它的初见竟是如此让我哭笑不得的“形象”。
但那又如何呢?看着群里妈妈们的争论,对图中孩子的爱护之情满溢屏幕,不禁想起依恋理论信奉的行为核心动机------保护自己及后代。
讨论围绕着便于给孩子提供最好的保护的角度判断谁是孩子的妈妈。虽然图片只是实验片段的截取,又被用于一个不禁推敲的所谓FBI测试,引发的讨论却依然回归最初的主题:依恋与保护。
依恋理论是研究母子关系这个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二元对关系的理论。陌生情境实验正是测量这个二元对关系质量及背后诸多非言语信息的工具。
弗洛伊德提出“六岁之后没有新鲜事”,强调童年经历对人生的重要影响,在当时却没有实证支持。温尼科特开创了婴儿观察,观察员以固定频次到新生儿家里,白描一样记录下婴儿与母亲每一个节拍的互动,从中择取有价值的信息分析母亲照护水平及对婴儿的影响。牵扯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有什么办法能快速精准测量母婴关系质量呢?
1978年,隔着陌生情境实验室的单面镜,发展心理学家AINSWORTH或许没料到这个实验的意义远不止于评估实验室里的微笑女性与那个正蹒跚学步的人类幼崽间是真情流露还是虚情假意。
实验选择了对人类幼崽而言最具威胁性的情境------分离------来评估母子关系质量
陌生情境实验(适用于8至24月龄婴幼儿)全程21分钟,由7个3分钟时段连贯组成,每个婴儿要在21分钟内处理逐步升级的压力情境。这些压力情境包括:
1. 婴儿和妈妈进入一个陌生环境
2.一位陌生人加入陌生环境
3. 妈妈离开,婴儿和陌生人共处 陌生环境
4. 妈妈回来与婴儿重聚陌生人离开
5.妈妈再度离开同时陌生人不在------婴儿独自停留在陌生环境
6. 陌生人回来与婴儿共处陌生环境
7. 妈妈回来与婴儿重聚
其中第五步对婴儿最具挑战,它是唯一需要婴儿独立在陌生环境呆上3分钟的小节。
可能有人会置疑,三分钟的独处可以算做压力吗?生物属性看,幼崽与母亲的分离意味着失去生存供给,预示着可能的死亡。母亲是幼小动物的生命线,对人也如此。因此,让婴儿独自留在陌生环境下的三分钟,是发展心理学家在婴儿可承受范围内所模拟的最接近濒死威胁的压力。
这么可怕的压力,小宝宝会不会做个实验就有心理创伤了呢?
不必担心,补偿操作以经编织在实验中。妈妈并非一去不返,最多间隔六分钟也就回来了。几分钟的痛苦,不会摧毁一个孩子的一生。反到是有些养育者在日常互动中无意间增加了孩子的痛苦而不自知,这些都能通过陌生情境实验浮现,进而进行干预。
虽然多数参加试验的婴儿还没有发展出充分的言语能力,但他们处理压力的方式,会把他们与养育者间的关系表达的淋漓尽致。
那个与妈妈一起进入陌生环境的小孩儿,是死死的粘住妈妈不放?还是疏离的自顾自行动?是欢欣愉悦又自在?还是战战兢兢很紧张?这意味着在陌生环境,孩子是否可以“使用”妈妈这个资源和以何种方式“使用”妈妈为自己探索新环境助力。同理,孩子如何在妈妈陪伴的情况下应对陌生人,妈妈离开时做何表现,如何应对陌生人示好与安抚,妈妈回来时如何表现,都指向日常的母子互动质量.
其中第四节的重聚表现最聚焦孩子被不同养育方式塑造出的对外部世界的不同理解。据此把大量样本实验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分析,AINSWORTH归纳出最初的依恋类型分类,他们是:
A型--冷漠回避型
自顾自地探索陌生环境,对妈妈离开和妈妈回来后的重聚都没有明显情绪反应。
B型--也称安全型
妈妈离开时大哭,追随,停止对陌生环境的探索,对陌生人的安慰抗拒,拒绝玩耍,妈妈回来时很快止住哭声,露出笑脸,迎向妈妈的拥抱,容易安抚,快速平静,在鼓励下继续尝试探索陌生环境。
C型--也称矛盾型
妈妈离开时大哭,追随,对陌生人的安慰抗拒,拒绝玩耍,表现出极度痛苦,重聚时面对妈妈的安慰与拥抱,“哭泣与躲避同在,攻击与拥抱齐飞”极难安慰,久不平静,前后矛盾,让人困惑。
每种依恋类型的孩子都对应一组的有迹可循的养育方式:
A型宝妈多对宝宝多响应不足,哭也喊不来,闹也没大用。逐渐宝宝不认为自己可以凭借发出呼唤信号引来妈妈的回应与安抚,从而抑制表达对安抚的渴望,表现为对母亲的无视。
B型宝妈多对孩子敏感温情,响应充足,孩子信任妈妈对自己的爱并自信自己值得被爱护.安全型宝宝能自然的表达对妈妈离去的伤心难过,也能在重新看到妈妈面容的那一刻快速回复平静。在这神奇的时刻,我们有理由认为是日常养育中妈妈对宝宝细腻的回应塑造了宝宝有时间序列的认知,妈妈的脸即预示着后续可以得到安抚,这是宝宝快速回复平静的原因。安全型依恋模式在陌生情境实验中的呈现,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被充分响应关爱长大的儿童,妈妈的形象会成为可以得到安抚的安全基地表征逐渐内化进儿童的精神世界,并在现实世界的分离与丧失后能持续发挥安抚功能。
C型宝妈对宝宝没什么准谱儿,响应质量随心而定。搞的宝宝不得不与妈妈斗智斗勇。天天琢磨着趁妈妈心情好的时候“有风使劲帆”。妈妈毫无章法的养育让宝宝觉得“过这村儿没这店儿”是家常便饭。他完全搞不懂妈走了还回来不?回来了还走不?是哭能不走还是抱能不走?如果一定要走不如我干脆把你打走?哦不,万一本来不走又被我打走了怎么办?我不知道你怎么想WUWUWU......也不知道我怎么办WUWUWU.....我又难过又生气WUWUWU......每个都试试好了WUWUWU......可是先试哪一种呢?WUWUWU.......愤怒与对安抚的渴望在C型宝宝身上交替上演。孩子太难了,果然C是最复杂的,因此他也让妈摸不着头脑.
这些亲子对儿的互动,互为因果,把孩子从陌生情境实验中得到的依恋分型与对母亲进行成人依恋访谈(AAI)中得到的分型进行核对,会发现母子依恋类型多数呈现一致性。
妈妈的依恋类型是如何神奇的在养育中传递给宝宝的呢?
即使在婴儿言语功能尚未发展的阶段,母子互动细节以经开始塑造孩子在关系中做出适宜反应的模式。
这些模式与伴随的情绪虽然还不能被婴儿用言语区分和命名,但依然会以时间序列记忆,躯体感受记忆,情绪记忆等形式在孩子掌管情绪的杏仁核里注册登记。
这些根植在身体与情绪中非言语信息(无意识信息)如果不曾浮现到意识层面,将会在孩子成为父母时,悄无声息的通过养育方式完成代际传递。
因而,陌生情境实验为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决定论观点,童年经历影响终生观点,提供了些许实证支持。
陌生情境实验的发明还使观察员从繁琐的定时定频婴儿观察中解脱出来,一个充分的适龄婴儿依恋评估,只须21分钟。
如果说陌生情境实验翻译了婴儿的非言语信息,那么成人依恋访谈(AAI)的出现则让成年人的依恋类型浮现出来。AAI由一系列逐步施压的问题搭建出一个言语的舞台,受访人的表现就像舞步,或顺滑或踉跄都会留下痕迹。AAI功能与陌生情境实验一样强大,想伪装出一个依恋类型几乎很难办到。
AAI由AINSWORTH的得意门生MARY MAIN首创,并于1985年应用于一个持续30年的纵向依恋研究。参与实验的130多人从出生开始进行婴儿观察,并按母亲照料质量分组。1963年至1993年间,除去中途种种原因失联的样本,有76人参加最后的访谈,此研究对安全型依恋关系下养育的婴儿在成年后更有可能有所成就给出初步实证。其中典型案例被编纂成书《情感依附》
安全型依恋成了母婴关系的范本,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宝宝成为被鼓励的养育目标。
就在安全型备受推崇时,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根植于早年母婴关系中的依恋模式一经形成,是否贯穿终身再无改变?
*复杂的人类依恋关系,是否能用几种模式概括?
*养育安全型婴儿更强调母亲的作用,而一个关系是双方的互动,婴儿在依恋关系中都做了什么?。
*相对于安全型依恋,那些不安全的依恋难道一无是处?
这个世界本不安全!
置疑出自AISNWORTH的另一位学生PATRICA,
日复一日的陌生情境实验中,她与老师AISNWORTH,同辈MARY MAIN几乎同时发现了完全不能被顺利分型的一大波婴儿。
那些孩子在与母亲的重聚中行状诡异,或木僵身体任人摆布,或眼神空洞瘫倒在地,有个孩子在看到妈妈时用手堵住了嘴巴------达尔文在灵长类动物身上看到过这个姿势,他把这称为“堵住尖叫”。
对这种情况,两位依恋理论后继者的不同解读引领了各自后续的研究方向。
MARY MAIN 把这一类婴儿统一封为D型(紊乱型),监测出此类反应多与婴儿期受虐有关。这样的孩子无法整合妈妈既是养育者又是施虐者的形象而卡在冲突中动弹不得。D型的出现丰富了先前AINSWORTH的ABC模型,由于把不能分型的孩子全部归纳入D型,它成为第一个完整的依恋模型,强调养育安全型婴儿的诸多好处。
那些被归为D型的孩子,养育者大多问题重重。PATRICA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一些存在虐待或忽视问题家庭中的儿童,在亲子互动中展示了最多的笑容,这种扭曲让人困惑。渐渐的PATRICA体会到这种扭曲现象在关系互动中的功能:
比如面对盛怒的父母,硬碰硬或许就没有顺从乖巧能够帮助自己免于惩罚。
一个被抑郁的父母亲忽视照料的孩子,会发现在自己照顾父母时才能激发父母对自己的些许关注,这时,强迫性的照顾就成为这个孩子从父母处获得爱与保护的一种策略。
一个濒临解体的家庭,或许会因学龄的孩子突然暴发出尖锐的行为问题而搁置矛盾,夫妻重新凝聚在一起。
原来如此,危险赋予儿童“能力”,激发儿童发展适应性的策略维护自己与依恋对象的关系并从中获得保护。
PATRICA自信的提出没有D型分类,只有逐级递增的A与C,依恋模式不是固化的,它表现为依环境不同而不断变化的一组策略来完成对自我与后代的保护。
自此,依恋理论有了两个维度:
*MAIN的ABCD四种依恋类型为基础的模型,倡导足够好的养育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与滋养
*PATRICA依旧延续最初ABC模型并把A与C两种分型继续析分,建立了有更多亚型的DMM成人依恋动态模型,解释了不同依恋策略在应对危险时对个体生存和繁衍起到的保护。
PATRICA认为一个足够安全的人,应有能灵活应用依恋策略保护自己的能力。
电影《何以为家》中,男孩儿指控父母的生而不养,而对于战乱中的青年女性来说,与可以提供保护的男性用性联结可能也是唯一的乱世求生之计。(A5)
几百年前,唐伯虎佯装癫狂逃出叛党阵营以保全了自身性命. 《红岩》中的华子良也异曲同工。(AC)
以上这些都属于依恋策略,可以在DMM模型中找到。
在PATRICA老师最前沿的依恋理论研究中,只用3分钟的视频(ICI婴儿期关爱指数)即可编码婴儿期依恋策略,5分钟视频(TCI学步期儿童关爱指数) 即可编码学步幼儿依恋策略。
君子和而不同。
安全型依恋给养于高质量的养育,不安全型的依恋及相关解析已经开始应用于法庭工作,儿童保护,问题儿童干预,家庭系统干预,母亲育儿支持等更多更广泛的领域。
(DMM家庭功能解析测重看到危险下的策略组织,通过家庭干预提升受虐儿童父母的心智化能力从而避免更换监护人给儿童带来的依恋创伤)
(以儿童为中心以依恋理论为指导的游戏治疗)
妈妈支持团体
了解危险情况下我们的依恋策略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从而有意识的进行调整。调整自己,调整养育,当我们意识到自身的依恋策略如何保护了我们,而我们又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时,将更有能力扭转原生家庭影响和创伤的代际传递。这个充满反思的方式现在正发展为以依恋理为核心的心智化心理治疗方法。
三个不同的依恋模型,三位才华卓著的发展心理学家,有关她们不同方向理论的争议还在继续。
只因一张图片,写了这么扬扬洒洒一篇,涉及40多年的发展,依然还是简略又浅显。
40多年的时光,只是历史里白驹过隙的一瞬间,多少先辈离开,多少在那个实验室里的渡过21分钟的婴儿以经可以怀抱自己的婴儿。今天的父母是曾经的孩子,今天被养育的,是未来的父母。如果安全型依恋是光明的彼岸,那么依恋策略就是暗夜中那叶希望的方舟,护佑着每个孩子捱过苦痛。
避免创伤的代际传递,需要更多在人类最深情的链接中能发现的眼睛,看到过去的痛苦,看清前方的道路,并把它们反馈在养育和干预中。
更多资料,欢迎参考
http://www.patcrittenden.com
PATRICA老师个人主页
http://www.familyrelationsinstituteitalia.it
国际家庭关系协会网址
www.iasa-dmm.org
国际依恋协会网址
相关中文资料可参考:国际家庭关系研究所(苏州)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