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小黑人》的节奏特点是什么?其曲式结构和主题特点如何?

钢琴曲《小黑人》的节奏特点是什么?其曲式结构和主题特点如何?

首页休闲益智无伴奏钢琴更新时间:2024-04-26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娱探秘

编辑|娱探秘

前言

德彪西注重乐器音响效果的使用,其作品结合了东方音乐以及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

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常常充满创新与异域风情,其中钢琴曲《小黑人》就具有浓厚的爵士乐味道。

德彪西以精湛的创作技巧,将不同文化的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充满活力和幽默感的音乐作品,本文将深入探讨《小黑人》中的结构、主题等来探索曲子中蕴藏的异域风情。

曲式结构

德彪西以标题性创作著称于世,《小黑人》这首曲子就如标题所写,给人直截了当的提示,这是一首黑人音乐,具有拉格泰姆音乐的特点。

全曲充满了爵士的味道但也携带了片刻的旋律美感,这是一首2/4拍的小步舞曲和谐谑曲的拟回旋曲式,速度快慢相间,演奏时长约为1分半左右。

全曲共分为五个部分,A段共有16小节,可分为四个4小节的方整型乐句,第四个乐句作为连接句过渡到下一乐段。

速度较快,以右手切分节奏和左手正常二拍子节奏为主,最后的主和弦以强烈的终止感进入下一乐段。

B段共22小节,可分为5 6 6 5的四个非方整型乐句。节奏速度慢,时值变长,旋律线条显现出来,整体没有A段活泼,变得十分柔和,最后在逐渐渐强的八分音符中回到主题。

全曲以C大调开始,最终以两个相差八度的主和弦结束,本曲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切分节奏与正常八分音符、连音与跳音、A段的活泼与B段的柔和形成对比。

并且在这首曲子中,切分节奏基本贯穿全曲,在全曲92个小节中,有78个小节含有切分节奏,切分节奏与非切分节奏形成4:1的比例。

主题分析

本曲主题为1—16小节,速度较快,多句式乐段,相邻乐句之间为并型乐句,具有强烈的爵士风格,主题由一个小动机构成,强调节奏特点,保持和声风格。

动机由切分节奏和两个八分音符构成,由下至上发展,跨越三个八度,形成本曲最有特点的主题,主题头无伴奏,而后左右手节奏的穿插与对位使主题丰富起来。

第9小节左手改变织体形态,变成分解八度单音,第四乐句选择无伴奏左右手轮弹的形式,将动机拆解开,没有伴奏的向上发展,最后落在主和弦结束,形成收拢式主题。

主题中左手的音高始终随着右手旋律发展变化,音乐织体由薄到厚到薄,由单调到丰富到单调,形成一个椭圆状的发展。

本曲主题为概括性主题里的标题联想性主题,通过标题提示,用爵士风格最具特色的切分节奏来表现,联想到黑人滑稽的音乐形象。

主题主要有切分节奏和跳音两大鲜明特点,切分节奏加之跳音的配合,使主题呈现有规律的运动,有节奏的跳动,性格自然表现出活泼诙谐的一面。

本曲主题为器乐体裁中的爵士乐,运用切分手法,将强弱倒置,产生一种独特的音色与和声效果,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主题中的切分音符、循环的主题、2/4拍的节奏、诙谐的音乐效果等都具有最初爵士乐音乐的特点。

和声及音色分析

全曲主要在主调和下属调上进行,A段为主调C大调,却没有以主音开始而是由中音“mi”开始全曲,左手加入了许多变化音。

第8小节为该段半终止,出现属音,且伴奏也强调属音,最后在15小节由下属和弦到16小节的主和弦结束A段。

整个A段旋律的进行不是小三度就是大小二度,使得和声色彩稍显阴柔,在第13小节其他的音加入进来,旋律逐渐往上推进,才使得音乐色彩明亮起来。

B段为下属调F大调,由下属调的属音“do”开始,右手连续4个小节的下属音“xi”,旨在明确和稳定调性,21—25和29—33小节暂时离调到C调后又回到F调。

35—38小节二分音符的后半拍都是主音,起到了稳固调性的作用,全曲没有七和弦、九和弦等复杂的和弦,简单的音符就营造出了爵士的诙谐的味道。

双音A段的3—8小节在伴奏声部出现了小三度的双音,穿插在右手的旋律中,与右手旋律中的小三度大小二度的配合,使和声色彩更丰富。

双音小三度的半音化的上下进行更是为音乐增添了诙谐幽默的趣味,小三度这种不完全协和音程的衬托下,使诙谐的爵士风格更加浓厚,与切分节奏的混合,节奏感增强。

在第8—11小节左手中出现了八度分解成单音,并成音阶式下行,与右手旋律结合像是左右护法一般。

分解八度将声音单调化,化解了低音区的沉闷,一低一高的和声效果更加俏皮和空洞,与右手的融合度更高。

在第21—27小节均出现了主调和下属调的二级七和弦分解成琶音,并且左右手同步进行,具有旋律的作用,分解和弦的出现使得这一段和声效果整体变得柔和、缓慢。

和弦外音在第21—25小节出现了经过音,使音乐有流动性,增强和声的色彩与紧张度,在第28—29小节出现了辅助音,微妙的过渡到下一乐句,使得和声效果丰富。

本曲采用了主调织体的形式,旋律配以双音、柱式和弦、分解和弦等,横跨三个音区,A段由中高音区开始不断往下发展。

前两小节的音色略显单薄,随后3—8小节伴奏声部以柱式双音的形式加进来,左右手节奏的穿插与对位,音色变得饱满并活跃起来。

左手双音均为小三度与右手同样为小三度进行的旋律组合起来,使音色显得诙谐俏皮,且第4、8、12小节出现了旋律长时值音符由伴奏填补音色的空白。

在第8小节改变伴奏织体,变成双音加单音这种头重脚轻的模式,强调属音给人半终止感,第9—12小节进入了低音区,音色更加浑厚。

1—12小节旋律连续下行,音色由最开始的激昂变得松弛,13—15小节将动机拆解开来往高音区发展,音色又发生变化,回到最开始的单薄感,与开头遥相呼应。

最后在16小节由两手各双音构成主和弦结束A段,休止符的出现则更加强了终止感,音色虽单一但高涨有激情,B段从中音区开始发展,与A段以高音和弦结束相比更有隔断性。

17—21小节右手始终同一个音,左手出现了旋律往上走,音符时值拉长,后面的小节左右手是相差一个八度的相同音,右手时不时加入一些辅助音程,音色呈饱满状态。

35—38小节的旋律音程不断缩小,并处于高音区,使得音色稍显尖锐,与下一段更好衔接,音符高声音强,音色显得饱满,音符低声音弱,音色显得沉稳。

本曲的音色布局首尾相应,在三个音区内上下波动,使音色显得生动活泼。

节奏及演奏分析

A段以右手切分节奏和左手正常八分音符节奏为主,且八分音符上均有跳音,赋予正常音符跳动性,与切分节奏融合使节奏感增强。

且跳音有连音线,视为小跳,有律动性的同时还有旋律的连接感,右手长时值音符出现时用八分音符跳音补充,使延展性的旋律线条感减弱,维持了音乐的律动性。

12—16小节,左手围绕右手旋律来回跳动触击单音,节奏密度变小,音乐氛围变得更轻松,最后以四分音符的主和弦结束主题,干净的主和弦增强了终止感。

B段将切分节奏时值拉长,整段音符时而稀疏时而密集,给人时快时慢的假象。在没有切分节奏的小节里,右手旋律部分与左手打拍子似的正拍节奏相吻合。

连音线较多,使节奏的律动感稍为减弱,采用多声部手法,加入了中声部,最后三小节的落起和半音级进使旋律节奏逐渐回归诙谐幽默。

整首曲子的重点就是切分节奏,而它也是在钢琴演奏中较为常见的节奏之一,特别是以切分节奏为特点的爵士乐。

本曲中有长切分及短切分,切分节奏打破了正常音乐节拍的特点,重音移到了第二个音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弹奏时注意强弱处理。

在爵士乐中第二个音既要做到强于第一个音,又要轻巧有颗粒性的弹下去,这就要求演奏者要多加练习,呈现出爵士乐诙谐幽默的感觉。

德彪西拥有敏锐的听力,一生矢志音乐创新,用独特的音乐语言表达独特的音乐感觉,对新领域总持有强烈的好奇心,不断尝试新鲜事物。

本曲正是德彪西被爵士律动所吸引而创作的,巧妙的诠释了黑人滑稽的音乐形象,释放出幽默感,是德彪西音乐创作的异域风情里的袅袅余音。

笔者观点

笔者认为,德彪西的钢琴曲《小黑人》展现他在音乐创作中的独特视角和创新精神,通过分析曲式结构、主题、和声以及音色,可以感受到这首曲子蕴含的异域风情和爵士乐的影响。

特别是切分节奏的运用,让这首曲子充满了活力和律动感,同时也展现出德彪西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敏感感知。

这首曲子以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节奏感,向观众展示了德彪西作为印象派的先驱所带来的音乐魅力,让人不禁陷入音乐的魅力之中。

参考文献

[1]沈鸿雁.从绘画到文学和音乐——简评法国印象主义的发展.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

[2]颜林敏.论印象派对中国现代油画的影响.美术教育研究,2015.

[3]高一舢.拉格泰姆音乐的艺术特点及发展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3.

[4]彭湃.浅谈拉格泰姆的音乐风格.音乐生活,2011.

[5]刘璇.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演奏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