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社交“新宠”成产业,能走多远看格调
前景取决于“剧本*”能否成为正确价值观的载体,能否通过规范运营形成风清气朗的环境
从登陆热门综艺到成为现象级线下社交活动,从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实体店到与文旅、民宿业融合——作为近年来悄然流行的社交“新宠”,“剧本*”在“Z世代”年轻群体中有极高的参与度,并逐渐形成了一条清晰的产业链。
“剧本*”是什么?其核心——剧本是怎么创作产生的?目前行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近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访多位“剧本*”从业者,深入了解这一新业态的真实面貌。
全国线下店超过2万家
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剧本*”门店,三四间面积不大的房间被装饰成古风、日式等不同风格。其中一间工业风格的房间内,玩家们面对面坐下,在DM(“剧本*”主持人)的带领下细细地研读着各自扮演角色的剧本。
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摆着用于记录关键信息的笔和纸,还有一桌子零食和尚未开包的外卖午餐——桌上几名“老玩家”知道,这次是五六个小时才能玩完的剧本,把饭桌搬到“剧桌”上,才能保证这一下午玩得更加充实。
“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个周末都组一局‘剧本*’,有时玩得不过瘾,一周组两次。”被朋友带着参与,今年28岁的贾雨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已体验了十几个剧本,从当初对“剧本*”闻所未闻的“小白”成了“组局达人”。这一天,他们尝试的是一个推理难度极大的“进阶”剧本。
“非常‘烧脑’,长时间的讨论也没有理出思绪。”贾雨说,这类剧本让他非常享受,“不只在剧本里体验角色人生,重要的是不断接近‘真相’过程中的紧张与刺激。”
所谓“接近真相”的提法,是因为早期的“剧本*”基本上是由推理爱好者从国外译制而来。
“剧本*”刚开始不成规模、不为盈利,单纯是朋友之间的聚会游戏。大约从2019年开始,国内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经营者与玩家,逐渐成为一个新业态。
“就目前来看,国内‘剧本*’发行从业者人数过万,每年发行的新本在200本到300本左右,线下店超过2万家。”“剧本*”资深从业者冷月说。
目前,从内容上划分,“剧本*”分为“硬核本”(以推理为核心,难度较大)、“还原本”(借助推理还原故事,往往具有曲折离奇的情节)、“欢乐本”(情节诙谐幽默,注重欢乐体验)、“恐怖本”(注重渲染恐怖氛围)、“情感本”(通过动人的情感故事打动玩家)、“阵营本”(玩家被划为不同阵营进行对抗)与“机制本”(在剧本中设置游戏环节,以其为玩家赋予能力,推动剧情)等7种类型。
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学附近的一栋写字楼,聚集了22家“剧本*”店。
小罗是其中一家店的DM,附近高校的学生、互联网公司员工是他接待的主要客户群体,“当然也不限于这些群体,店里目前接过的平均年龄最小的顾客群体是一些七八岁的小学生,年龄最大的是四五十岁的叔叔阿姨。”
很多家长愿意让孩子来参与,为的是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在娱乐活动中增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思维。
“我之前带过的‘孩子场’都是七八岁的小学生,有的拿到剧本之后字还认不全,我还会帮他们认字,而且他们对于剧情的理解也不太到位,需要我全程给他们讲,一场下来我相当于给他们讲了四个多小时的故事,想来也挺有趣。”小罗回忆说。
真实社交,受年轻人追捧
“剧本*”,顾名思义需要有好的剧本。
作为国内“剧本*”最早发轫的城市之一,杭州聚集了大量相关从业者。愔音曾是一名教师,现为杭州市海棠无香发行工作室主理人,工作室主要从事剧本内容的创作与剧本的发行。
“‘剧本*’产业链包括了作者、发行方、店家、玩家四个环节。”愔音说,在这个链条里,作者负责剧本创作,呈现出一个初步的故事背景、案件细节与游戏流程,同时通过设计人物单人背景故事,打造一个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
剧本创作初步完成后,发行方的监制会对剧本进行全方位把控,同时将剧本进行五六次内测。经过多次调整与修改,剧本成熟度达到80%至90%,才有机会进入市场销售。
在培训和指导剧本创作者方面,“推理大师”微信公众号创始人、“剧本*”行业协会副会长王梦池颇有心得。2017年底推出的线上推理游戏公众号“推理大师”,截至目前已累计1300万人次使用。2020年2月,“推理大师”的第一家线下门店在北京开业,形成了“线上 线下”融合的经营模式。
“推理大师团队在剧本创作上有专业的监理来指导剧本方向。”王梦池说,有很多网文作者、编剧想要跨界成为“剧本*”作者,他们的文笔与故事创作能力都非常强,只不过缺乏“剧本*”创作经验。
通过监制的引导以及大众玩家的反馈,作者能迅速成长,基本上两到三个月就可以成为一个专业写手。“我们在平台上线一个剧本,可能一天就有几万人看到这个剧本,大量评论给作者及时的反馈,作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王梦池说。
美团《2021实体“剧本*”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实体“剧本*”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50亿元,消费者有望达940多万。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专职和兼职两类剧本创作者,作者往往与发行方进行事前约定协商,共同拟定剧本收入的结算方式。“目前来看,主要有分成和买断两种方式。”愔音介绍。
在这位从业者看来,“剧本*”行业发展前景不错。首先,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剧本*”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一些行业协会、联盟正在逐步成型。同时,“剧本*”作为一种新兴的真实社交方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欢。
“现在年轻人压力比较大,他们可以通过‘剧本*’宣泄情感,收获快乐,拉近与他人之间距离,同时增强真实社交能力。”愔音说。
剧本质量良莠不齐
无论是“剧本*”的IP化,还是沉浸式的“剧本* VR”“剧本* 民宿”“剧本* 景区”的逐渐兴起,都显示出“剧本*”有较强的拓展和可塑性。此外,与景区、邮轮等旅游场景相结合的“剧本*”项目也遍地开花。
四川青城山一家两天一夜的“剧本*”体验地,火爆时需要提前几个月预约;成都宽窄巷子的“剧本*”游戏《宽窄十二市》,吸引众多玩家打卡;玩过武汉“知音号”沉浸式“剧本*”的玩家,直呼仿佛穿越到抗战时期,来了一场“保卫武汉之旅”……
随着“剧本*”行业的走红,不少文学、影视作品开始向“剧本*”进行授权,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开发衍生产品。就目前来看,国内已出现《仙剑奇侠传》《赘婿》等影视作品的“剧本*”,受到粉丝喜爱。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知识产权等问题可能制约行业健康发展。
“2017年的时候甚至夸张到花两三块钱就可以买到几百本剧本的电子版。原创作者与公司应该通过更专业的维权方式、更加便利的维权途径、更数字化电子化的方式来从各个角度防止盗版现象。”王梦池坦言。
“一方面是搭建数字化的版权体系,让盗版从根本上无法发生。另一方面是给发行方,也就是版权所有方相应的维权渠道,与专业的律师团队合作进行维权。”王梦池补充说。
记者采访发现,剧本质量参差不齐,也被一些消费者诟病。
目前,“剧本*”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作者的创作能力不一,造成了市场上剧本数量不断增长,剧本质量有高有低。甚至还有少数剧本创作者以“黄色暴力”“恐怖慎入”作为噱头博人眼球。一些受访玩家坦言,少数剧本内容过于低俗、血腥。
业内专业认为,“剧本*”的初衷本应是对历史或当下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传递创作者自身的价值理念。
例如,不少作者通过剧本创作引导玩家对校园暴力、PUA等社会问题进行关注、思考,呼吁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未来“剧本*”行业应该加强自律,对血腥暴力内容坚决抵制,让“剧本*”成为正确价值观的载体。
当前,受疫情影响,很多线下“剧本*”店经营受到极大影响,大量的店面基本处于长时间零营业状态。同时,作为剧本销售重要方式的剧本展会也大量取消和延期,对剧本发行和店家运营都带来了挑战。
为适应疫情防控的要求,不少“剧本*”店家开发了新型的运营模式。例如,一些店家推出“剧本外卖服务”,玩家通过App下单后,DM将带上剧本上门进行服务。还有的店家借助微信、钉钉等通讯类App,将剧本转移至线上进行体验。
“‘剧本*’入行门槛低、内卷严重,很多人都觉得‘剧本*’能赚钱,纷纷去开店,也有资金悄悄进入,让行业竞争也愈演愈烈。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规范和标准介入,形成风清气朗的环境,防止‘虚胖’。”业内人士坦言。
(参与采写:邱兆翔)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