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の轻奢——final audio B1、B3、B2林氏评测

匠人の轻奢——final audio B1、B3、B2林氏评测

首页休闲益智物理碎砖机游戏更新时间:2024-05-11

我所接触到的大部分耳机品牌,从品牌的操作理念来说,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种主要模式:

1、商业模式:说白了就是全公司秉承着什么挣钱做什么,怎么能实现经济效益怎么来的实惠理念。当然也不是说这样的品牌做不出好产品,不是这样的——只要你产品定义明晰,调音OK、做工和质量这些都控制得没问题,余下能不能在销量口碑上双收,那就看操作水平了。

2、主理人模式:一把手的三观和理念乃至好恶都会直接体现到品牌和产品的方方面面。这个模式的好处自然是品牌形象和产品特征都会很鲜明,某种程度上很适合小规模的团队,所有人员围着主理人转,负责听他指挥即可。也未必非要是小公司才会是这样,或者说,但凡主理人较为强势的公司,都会凸显这类特征。

以上两种模式并不是非此即彼般绝对,同一家公司,在其不同阶段也会出现特征转变。比如说苹果在乔布斯时代明显是主理人模式占多,到了库克时代妥妥转到商业模式去了。并且乔布斯时代也不能说不商业吧,库克时代也不至于没有主心骨……当然了,耳机品牌大多规模有限,小体量的牌子尤其是理念较为传统的一些品牌,大多都是主理人模式的。

final audio这家在1974年由高井金盛先生创办的厂牌,则有些奇异,有些不好归类。斯人已逝,整家公司却没有什么妥协调整的迹象,固然在市场策略上越发显得接地气,然而产品理念上的倔强却依然不动如山:从单元研发到生产制造,全程独立完成,不采购不跟随,自己认准什么就去琢磨就去死磕,技术攻关方面题目越难越兴奋,产品上怎么不俗气怎么来,用料上往死里精致……

接下来请容许我朗诵一下final audio的理念宣言——“从物理的角度穷究真理,应用于产品设计上而令其能达到最精确的水平”

是不是读起来特别提神醒脑、振聋发聩,很有高度很有境界之余,还稍微有点拗口?

但这也很符合大家这些年对于final的印象,毕竟这家的东西,历来都给人以角度刁钻、逼格满满、十分有自己调性的印象。这种品牌,绝不可能是秉承着什么“高性价比”、“我比同价位竞品多塞一个单元”这种理念;人家从创立以来,玩的就是自己独特的那一套三观,独特的对音乐的理解,跟风这种事,怕是想都没有想过。

我正是带着如上的印象铺垫,拆开这三条样机的,编号分别是B1、B2、B3——看似简单的命名,就光这个命名,都显得那么和而不群:B1是最贵的那个没错,B2却是最便宜的那个,B3售价居中……

为啥咧?final品牌方的解释很理直气壮理所当然:欧力哇是按照项目的立项顺序来排序的,谁先研发谁就是B1、以此类推,你要是感到神经错乱那我们表示抱歉,可能我们日本人就是做事有些死守规矩吧,反正规矩就是这样,B1最贵,B2最便宜,B3居中,麻烦你记住这个排序,私密马三,土下座……

扶额大笑一分钟,有些觉得可爱是怎么回事呼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了,抚胸平静下情绪,让我们继续说道这三款塞子。

三款也是完全不同的换能原理:金灿灿的B1是圈铁耳机(售价4999),银色的B3是双单元动铁(售价3599),枪灰色的B2则是单单元动铁(售价2199)。各不雷同,充分体现出了final这牌子不折腾不罢休的劲头,实际上这个系列正是脱胎于半DIY的MARK系列……总之黑科技公司的确是这样,你指望他们走寻常路那样出新品→卖→再出新品玩这么简单的套路,怕是找错家门。

这三款塞子给我的第一印象呢,大致可以用三个短句来形容:简约而富有设计感的日式包装、不算奢侈的配件、以及极为精美的本体——尤其是这腔体的精美程度实在是人见人爱,严丝合缝的做工绝对会让很多人光是摸一下就想剁手,实际上我一开始也不大敢拿手去碰(主要是怕拍之前留下指纹),包括两个单元在内的配件都是单独用透明塑料各自封装,这个细腻审慎的劲儿,令人咂舌~

B1、B3、B2(这排序咋还是透着一股子别扭劲儿呢?)这三兄弟腔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涂层和颜色有着理所应当的区分,另外线材方面B2由于定位最低故而也有所降档。总的来说,仨都是手感卖相上佳的存在。至于佩戴方面,视觉可见的棱角实际上并不会带来不适而影响佩戴,独有的三点支撑设计称得上牢固妥帖;除非你在佩戴时角度有问题硌到了耳廓,那么稍稍调整角度即可解决。

三款耳塞的声音,本来应该按照从贵到便宜的顺序一路捋下去,不过考虑到final既然那么不按常理出牌,我似乎也应该小小的致敬一下这个作风,那么滴——这次打乱顺序,从最中间的B3开始好了。

作为本系列定位居中的一款双单元动铁,final audio B3反而是近期三兄弟里热度更高的存在,可能一方面B1过于亮*的颜色使得不少人觉得难于驾驭?更接近真相的理由则是,B3的声音,实际上比B1有着更多的亲和力,而且对于前端的要求会低不少。说大白话就是:B3可以拿手机听,B1做不到。

B3应该算是该品牌里较为异类的存在了。首先它很好推,是真正意义上的手机都能推得还不错的那种塞子,而且不怎么挑前端,当然上好一些的前端会把控制力拔高一些,拔高程度有限,总的来说这不是那种吃推力出潜力的货,更偏向日常随身使用的调调。

B3的低频量感稍多而下潜一般,上推力大些的前端也并不觉得下潜和弹性有多足,不同于大部分多单元动铁低频凌厉有力道的处理方式,反而是属于泛音疏松,骨头少而肉劲儿多的那种(有点威士顿,不过还是比典型的威士顿来得更为充沛更偏下半身),死金级别的鼓点会应付不来,拿来烘托流行、民谣的氛围则挺合适。

中频颗粒感和饱满程度赞,氛围感偏宽松一点,尤其是在表现乐器与人声的形体感的时候,这条塞子十分的有功候,实际上很多人喜欢final就是因为这牌子对于音乐的结象有自己的见解,这个见解这个刻画,不管你喜欢与否,至少在品牌理念上是真的具有独特性,乃至很多人一耳朵并不见得能听习惯。而习惯或者说理解了之后,则可以堂而皇之的跟人好好显摆显摆——不懂了吧?这就是final的味道,买这个牌子,买的就是味道!

高频很有趣,延伸细节有,亮度和透明度却偏低,乍一听有些闷,你仔细琢磨高频该有的交代都会给到你,只是给抹暗了一点,这种“层高不错却把天花板涂成灰色”的做法,一方面会让人怀疑这真的是个双动铁?一方面决定了B3在表现小提琴、长笛等乐器时给不了你什么感官刺激,反之这个处理对于耐听度和醇厚度则是加分的,整体来说中低频的氛围感更显得浓郁有回味。

声场还算可以吧?作为双单元来说是个中规中矩的规模,场内主次明暗处理得很融洽,都有、都远远谈不上纤毫毕现,这不是一条解析牛掰的塞子,不是一条听感刺激的塞子,倒是一条有好听泛音和结象的塞子,并且它很包容,前提是它应付不了大编制。

不好推 挑前端 挑音源是final大多数型号的特点,这特点一方面基于他们太爱尝新所以尝尝无暇顾及前端推力问题,一方面呢,声音太有特点是容易导致这样。B3值得称道的地方则在于,一方面它对乐器和人声的形体刻画很final,那种一听就是final理念的味道的东西它具备。另一方面它则算是该品牌耳塞里,最好推,推不挑前端音源乃至曲风的那一款,要优雅劲儿它是有的,要地气也是有的,没买过final的人,如果要开始尝试,个人很建议从这一款开始。

B2这款枪黑色的单单元动铁,声音亦是很不“动铁味”,甚至有些“Hufi”——这么设置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B系列的入门款,入门款玩优雅绝对不如玩接地气来的实际。B2有着整个系列里最足斤足两的低频量感,其泛音属于一个鼓点下去就很奔放的弥散到整个场感里(瞬态就肯定会差了),与此同时中频也是饱满为主浓郁为主,高频则较为暗淡,且延伸和亮度都明显弱于B1、B3。细节方面我倒是觉得解析还不错,该有的细节会表达,只是表达得不够具体不够分明,更像是故意把细节藏进整体氛围里,整体性很高的调音。

这条塞子也是比较好推的那种,手机、百元以上的Type-C转接线、五百上下的蓝牙耳放来驱动就完全够了,没必要为之买块砖头,如果是垂涎B系列漂亮姿色(外形)而预算有限,主要也就是听听流行,听个温暖舒服氛围感,对细节表达和高频没多少要求的人,那么买条B2就挺OK的(B2这种声音风格对音源品质要求会更低,拿来播网易云私人FM都挺好),毕竟塞子的卖相摆在那里,2000左右你想买素质更好的耳塞多了去了,final的颜值和逼格却是独此一份别无分号。

B1——锵锵锵,金灿灿的B1来了。

其实呢,说是B系列的最高存在,但是5000软妹币的售价,搁在final audio的产品序列里又算不得贵,跟LAB II那种妥妥的奢侈品比起来这很亲民了好伐,这顶多算个轻奢。

配置也并不唬人,一圈一铁,搁在许多品牌里这也就是个起步搭配——当然,这是final,final的东西,贵上一些是正常的。既然品牌是个性到底的,要把自己产品做成收藏品才罢休的存在,那么其相应的客户群也必然不会是数着大米下锅的主,就像买哈雷戴维森的人在意的是文化符号而非同等价位里的性能对比一样,总之呢,选择final买的人看重的是另一种价值,不会太计较性价比之类,计较这些的人也不会关注这个牌子。

当然,耳机的本质是回放音乐,或者说演绎音乐(final我认为更偏向后者,任何对音乐具备完整的独有认知的厂牌,都会或多或少的在回放时加入自己的理解,所谓的原汁原味,顶多是个理论上的相对程度罢了)B1在回放音乐时,表现出的音色,我认为是:“迷人的、具备独特韵味的、风格性相当明显的”那种。在搭对前端的情况下,演绎录音质量较高的现场音乐时,会给音乐涂上一层光芒感,这光芒感并不锋利并不咄咄逼人,也不是说高频多亮或者声场多无边无际导致的,只是纯粹的音色上多附加了一些东西,使得乐器和人声的形体感更饱满更生动……这么说吧,如果说一些监听向的器材会给人一种在监控里观看“音乐”,从而给人一种足够真实的印象,那么B1则能给你一种跟随Gopro镜头在乐队里穿梭的感觉,每个乐手每个乐器都被更生动乃至有些放大的呈现,却依然有条不紊,这,就是B1的魅力。

但是(注意这个但是),这个魅力的获取,是颇有些门槛的——首先B1是不好驱动的,我用KANN CUBE这种推力堪称BUG的砖机听这塞子都需要开中等增益才能对付;低价国砖就算开高增益估计也控制不住。其次这条塞子很挑音源,录音水平和格式差的,估计魅力你够呛听得着,毛病倒是都露出来了;另外这条塞子最好煲一煲,才会更圆融,否则刚开声会有点发涩。

至于素质方面,我觉得B1的素质在该价位还是挺站得住脚的,均衡,推好了也足够大气,分离度控制力都出得来,这条塞子是玩家的选择,它身上的变数蛮多的,玩得好你就买,觉得难以驾驭的话还是双单元的B3更为保险。

综合来看,这三条塞子里,我还是更推荐大部分人尝试B3,不挑这不挑那买回去怼上就能听,除了大编制之外别的音乐都吃的下,声音方面称得上是雅俗共赏,升级前端也会相应提升一部分表现,银色虽然没有B1亮*,却胜在耐看;

B2送人是好选择,只听流行啥的也没问题,其外观同样具备低调的“轻奢”属性;

至于B1,这条最final也是最折腾的塞子,是否敢剁,就得看您自己啦~

在我认知里,B系列这三款兼具了创新精神、精湛技艺的塞子,可以说是相当好的体现了final audio的日本匠人精神,并有着各自足够的特点与耐听度。这绝非华而不实孤芳自赏的产物,更不是空有噱头却无独特思路的纯粹的商品。final这种具备独特三观理念与音乐理解,并执拗倔强的一路执行到底,不断探索新思路的同时还能持续听取市场声音、考虑消费者需求的品牌,实在是值得人们报以期许、以及敬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