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良堵文化和涌山遗址古陶和古瓷上的“文符” 传递着中华文明的火种

仰韶文化、良堵文化和涌山遗址古陶和古瓷上的“文符” 传递着中华文明的火种

首页休闲益智文明火种手游更新时间:2024-06-09

余希平 著

仰韶文化时期的“文符”,文符和文字都是没有语音的符号,记录、传承着远古先民们科学、技术、文化、生活的符号。它是由千千万万个远古先民们共同创作发明的,我们不能因为看不懂仰韶文化时代文符,就扼*它,称它不是“文字”。比如说:“我看不懂英文、蒙古文、朝鲜文字就荒谬地不认可它是文字”。我们不能用今天人的眼光看待仰韶文化时期的文符。

仰韶文化时期“彩陶”

仰韶文化时期文符,绝不是少数人发明创造,而是远古时期集体人群在生活、工作中需要表达一件事务,告诉家人或邻居、刻下的文符做留言,传播信息、传承科学、技术、生产、生活所需要的有效方式。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又不断改进,完善的结晶。

仰韶文化书封面,印有仰韶文化时期“文符”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考古学家们先后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湖北、贵州众多省份考古、发现同属一个时期的彩陶。那一时期先民们在制作彩陶时,在陶坯上刻画出“文符”是远古时期文字的一部分,遗留至今,商朝时期完全结束。至今约4000——4500年出现了“日”、“山”、“火”三个像形文字。

长江流域的浙江省良渚文化遗址,世界公认的中华文明的城池,中华文明历史五千年遗址,考古学家考古发现二件黑陶罐,上面刻着“文符”,

我在景德镇涌山旧石器时期遗址,考古、发现一件颜色釉瓷“豆”碗,底部内足发现二个文符,“V”与 “⊥”文符像英文字母,它的历史年代应该是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之前的古文字。

“豆”碗,现藏乐平博物馆

“豆”碗内足有两个“文符”“V”与 “⊥”

我研究确认涌山遗址考古发现的“豆”碗,它应该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第一件颜色釉瓷,距今约在四千年前后,处在夏朝前后时期。“豆”碗它的坯胎使用高岭土,瓷釉呈绿色,瓷釉流到碗中间的位置,烧成火温已超过1200度,它完全达到了现代瓷器的标准。

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和涌山文化都在使用同样的文符,历史时间之久。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在广泛使用文符,足以证明它是中华大地那一段历史中的古代文字,准确地说是早期文字,又称原始文字。

考古学家们先后发现黄河流域的彩陶上都刻划着“文符”。分布在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青海乐都湾墓葬地随葬陶器上见到“文符”,以及宝鸡北首岭,长安王楼,铜川李家沟等遗址都发现“文符”,并且数量很多。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在他的《古代文字的辩证发展》一书中论证:“彩陶上那些刻划符号,可以肯定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我们应该看待幼小儿童们的画作眼光,看待“文符”,不能因为幼小儿童画作幼稚,没到成年人画作的水平就小看它,认为没有价值,就不认可它,这就错了。文符是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节点,非常珍贵,我们应该知晓中华民族的文字,汉字是从哪来发展而来,后时代文字又会如何演变。因此“文符”它是历史文化遗产。

“牛”、“羊”、“馬”这三个普通汉字,就是从岩画当中演变而来,三万多年前的“岩画”它是艺术,它又是汉字的始祖。我研究确认,“文符”就是“文字”。岩画、文符、文字,一代一代传递着中华文明历史。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